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燕子声声里     
正不知是什么时候,在小区车库的檐下,两只燕子就着一根电线和固定电线的闸盒,在墙上筑起了小巢,窝的上方有二楼平台掩着,下雨浇不着。小小燕巢两角向上,中间低凹,像个泥做的兜兜,细细的草茎掺和在其中,还挺结实的。两个小家伙居然在都市楼林的水泥墙面上筑窝,也真是难为它们了。不知是什么时候,两只小燕子当上爸爸妈妈了,它们一口气生了四个小宝宝。起初,从窝的外面根本看不到雏燕的身影,燕  相似文献   

2.
乡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文人骚客都曾抒写乡愁之苦,并形成一个世代传承的精神信仰,去国怀乡,留恋故土,一切尽在不言之中。杜甫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写出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颢睹景思乡,写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马致远流浪异乡,望见夕阳日暮,有感而发,创作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3.
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一种隐藏在思想深处的痛,一种欲说还休之感,更是一种难以言尽之情。  相似文献   

4.
李金坤 《学语文》2012,(2):46-47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1972年创作的《乡愁》(见卷首),分别以"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人生成长四阶段的时间顺序,逐一展示了诗人"我"与"母亲"(生离)、"新娘"、"母亲"(死别)、"大陆"之间朝思暮想、难以排遣的"乡愁"。全诗采用层层递进、渐次放大的表现形式,将诗人对亲人的相思与挚爱之情升华到对祖国母亲的眷念与酷爱之忱,  相似文献   

5.
一、说教材 《燕子专列》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燕子专列》是一篇非常感人的叙事文章。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课文主要写了欧洲瑞士的一个春天气温骤然下降,导致燕子经过瑞士时因找不到食物而濒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就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  相似文献   

6.
《乡愁》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诗歌,文质兼美,读来也朗朗上口。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看,它适合学生学习,难易适度,可以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角度看,可以在知识能力上有所提高,并且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不失为名篇。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与《乡愁》邂逅是在7岁。我仍清晰记得在那个不谙世事、日日云淡风轻的年纪里,自己怎样读余光中、读他的《乡愁》。常常是拍着小手,又蹦又跳地念着“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对仗如童谣的句子。  相似文献   

8.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是温先生自称的为语文教育“敲边鼓”的著作。温先生自称“敲边鼓”,一是自谦,认为自己的专业不是语文教育,是现代文学史,主要精力也不在语文研究上,只是偶有心得,时而提些看法。一是有感而发,温先生认为语文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极少人有科学的语文研究的观念,语文教育研究的总体水平多在经验层面打转,“‘敲边鼓’的本意,就是呼唤更多有识之士关注基础教育,关注语文教育,为社会做点实在的事情,尽知识分子的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9.
余光中先生笔下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枚窄窄的船票,我的乡愁是琦君对那场八月桂花雨的回味,是李白对月而吟的低头思故乡,是稼轩无意间的深山闻鹧鸪——那透明的阳光是乡思的誓言,那细微的啜泣是雨水的吟诵。异乡羁旅客行走于别人的城市,踽踽独行,衣上酒痕诗  相似文献   

10.
庄周的燕子 今天的燕子.两千多年前就已飞入庄周先生的视线,并引起他的注意。看来他不仅仅喜欢蝴蝶。他看着围着茅屋飞进飞出的燕子.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鸟都怕人.所以巢居深山、高树以免伤害。但燕子特别,它就住在人家的屋粱上.却没人去害它,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  相似文献   

11.
一、说教材《燕子妈妈笑了》是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北京版)第二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燕子在妈妈的帮助下,一次又一次到菜园里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终于取得了进步,学到了本领。这一单元的教学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按自然段阅读,再把自然段的内容连起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这是教材对一年级语文教学的最高要求,通过《燕子妈妈笑了》和另一篇课文体现出  相似文献   

12.
13.
人的思想使人心变得复杂,人的七情六欲把这个世界搞得朦胧迷离,唯有时间还能那样从容流过,把一切沉淀,把一切澄清。然后,我们静下心来,学着直视,学着思考,心平气和地看那光阴,轻轻,流过。席慕蓉就是用那清灵而细腻的笔法,触摸着轻轻流过的时间,用那沉淀至平静的心成就了这篇至空至纯的美文。  相似文献   

14.
《燕子》     
全文分为四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赶来"、"飞行"、"休息"的情景,描绘了燕子的俊俏、伶俐、轻快、可爱的样子,显示出了春天特有的美丽和生趣.文章开头,作者用洗炼的笔墨勾勒出燕子"乌黑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三个特点.板书带点的词语,使学生理解是什么"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第二自然段,作者用色彩鲜明的笔触描写了春天的特征:"细雨"、"微风"、"柔柳"、"青草"、"绿叶"、"鲜花",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赶来"、"加入"既形象地写出了燕子——候鸟的特点,在  相似文献   

15.
即使以议论之笔开头,也不忘用形象之笔。发现木鱼与馄饨的一对矛盾关系,这样的眼光是极为不俗的。感悟老人的那颗佛心,作者文笔清秀,读后有“十里荷花”般的清爽之气。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篇撼人心魄的哲理美文,从燕子搭窝认识到做人的真谛,归结出人生的哲理,从平凡熟视的现象中,洞察和捕捉了纷纭复杂的世态人情。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书出无穷,著书似乎是体面的事,明代名士风流就有"起个号,刻部稿"的时尚.然而,有书出版就可称为"著书"吗?未必.个中说法,且读清人郑献甫的<著书说>.这是一篇不起眼的短文,收在作者的<补学轩文集>里.文中提出衡量"著书"的唯一标准,即所著之书必须是"前所未有,后所不可无".平平淡淡两句话,意蕴深刻,警世正俗,万古不磨.  相似文献   

18.
对于席慕蓉 ,我是早已知道的 ,无论是她的诗 ,还是散文 ,都是年轻人极推崇的。开始 ,我想 ,这一现象恐怕就像年轻人爱读琼瑶小说一样 ,被作品中的带着些夸张意味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吧 ?暑假闲暇 ,认真读了她的一系列散文和诗歌 ,我被她惊人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深深地折服了。她从绘画始 ,又写诗、著文 ,作品中自然充满了艺术的灵性 ,如语言的纤巧通透 ,情感的细腻温柔 ,写景状物的自然鲜活 ,等等 ,都是优于不少作家的。更难得的是她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思考 ,显得是那样的深刻而独到。就以散文《谜题》来说 ,文章从孩童问话写起 ,运用描写、议…  相似文献   

19.
人的思想使人心变得复杂,人的七情六欲把这个世界搞得朦胧迷离,唯有时间还能那样从容流过,把一切沉淀,把一切澄清。然后,我们静下心来,学着直视,学着思考,心平气和地看那光阴,轻轻,流过。席慕蓉就是用那清灵而细腻的笔法,触摸着轻轻流过的时间,用那沉淀至平静的心成就了这篇至空至纯的美文。《眠月站》字字空无却字字有情,极富诗情画意。开篇写自己面对寂静的山,回归“这样寂静这样无所欲求的心情”,感慨时光不再,却也已然明了,逝去的光阴才使自己变得冷静,让自己“可以从流走的岁月里学到这么多的东西”。随后自然而然地忆起自己曾经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席慕蓉作为女性作家,写了一系列极为精致、极蕴内涵的小品,《贝壳》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海边的贝壳,是文人墨客们经常涉笔的爱物,他们多赞其经风着浪、百磨不衰的阳刚之气。席慕蓉却用她女性的敏感与纤细,将贝壳被“阳光、沙粒和海浪的淘洗”一笔掠过,精微毕现地将视觉投射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