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及的大别山、桐柏山地区,系指河南省境内淮河干流以南(长台关以上包括淮河干流两岸)的全部山地丘陵区,大致在北纬30°21′—32°40′,东径113°—116°之间,处于我国亚热带北部边缘。热量资源较暖温带丰富,比典型的亚热带稍有逊色。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热量条件区内差异甚大,为了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丰富的热量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自然生产潜力,对本地区热量资源的特征、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合理利用途径进行分析探讨,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淮海平原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东临黄海、渤海,西倚太行山及豫西山地。即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平原及部分丘陵地区。黄淮海平原总耕地面积为3.36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2.55%,是各大农业区中耕地最多的地区。 本地区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热量资源可满足喜凉、喜温作物一年两熟的要求;本地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光、温、水资源的配合优于东北、西北地区;光照仅次于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表1),具有形成优质农产品的条件。现将本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特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作物布局与种植结构是长期适应气候变化的结果。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相应发生变化,对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分析区域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为充分利用热量资源以及指导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西藏"一江两河"农区是西藏最重要的农作物集中分布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必然对该区作物和牧草的生长产生影响。本文基于"一江两河"地区主要站点的气象数据,采用平均气温、≥0℃和≥10℃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作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指标,分析"一江两河"地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年际变化趋势及其热量资源变化在年内的分配。结果表明:①"一江两河"地区气温显著升高,增温以冬季最为明显;热量资源年际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②研究区主要代表气象站点表现出≥0℃和≥10℃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的趋势;③从研究区各站点逐月积温年际变化来看,≥0℃积温在春季增幅明显,尤其以3月积温增加明显;≥10℃积温8-10月增加幅度较其他月份明显;④热量资源的增加正值作物或牧草生长始末期,热量的增加将影响作物或牧草的生长,如拉萨地区适宜冬小麦播种期明显推迟。  相似文献   

4.
范治源 《资源科学》1983,5(4):77-83
一、新疆的农业气候资源为农牧林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新疆地域辽阔,面积约165万平方公里,山地、平原约各占一半,可利用的草场面积为7.6亿亩,已耕地近4800万亩。由南至北,从平原到山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热量资源。阿勒泰、塔城地区大于10℃积温有2600—2800℃,无霜冻期146—157天;伊犁谷地和准噶尔盆地南部积温有  相似文献   

5.
陈书坤 《资源科学》1990,12(1):7-12
一、西南地区生物资源概况 1.形成西南地区生物资源的主导因索 西南地区(系指中国科学院西南资源考察队工作的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重庆),位于东经90°30′—112°04′,北纬20°24′—34°20′之间,面积为137.68km~2,约占全国面积的l/7。北回归线横穿广西和云南的南部。本地区跨越了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秦巴山地、滇桂岩溶山地和粤桂山地。处于南亚次大陆与欧亚大陆镶嵌交接带的东翼,是亚洲  相似文献   

6.
晏路明 《资源科学》1987,9(4):77-83
一、前言 农业气候资源是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它深刻地影响着农业生物的地理分布、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从农业生态系统的观点来看,农业气候资源和其它资源一样,是一种可为人类开发利用的、必不可少的天然资源。农业气候资源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特色,这在山地表现得尤其复杂。如何根据现有少数台站资料,推算出广无资料地区的农  相似文献   

7.
苏大学 《资源科学》1986,8(2):37-42
一、前言 本文所讨论的中国南方系指秦岭、伏牛山、淮河一线以南,四川省阿坝、甘孜、凉山,云南省迪庆4个自治州以东的自然区域,大致在北纬18—33°,东经100—122°之间。境内热量资源丰富,≥10℃年积温4500℃以上,雨量充沛,年降水一般在1000—1200mm以上,干燥度<1,水热同期。原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或热带季雨林,植被茂密。森林破坏后,逆向演替为草场,牧草种类繁多,植株高大,产草量高。万亩以上大面积连片草场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鄂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利用1971年~2000年辽宁地区54个气象站30年气候资料,应用线性气候倾向率方法对年和春、夏、秋、冬四季的光热水等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进行诊断分析,应用Mann-Kendall方法完成了对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的突变性检测。结果表明,近30年来,辽宁省增温趋势明显,热量资源更加丰富,特别是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尤其显著,冬季增温比春、夏、秋季都显著;气温、积温、无霜期等热量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同步发生突变。降水量出现减少的趋势,趋势并不剧烈,但季节性明显,秋季降水减少的贡献最大,与降水有密切关系的蒸发潜力和降水蒸发差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不存在突变现象。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一致,在1982年发生突变,并一直呈下降趋势,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的减少,主要表现为夏季的欠缺。辽宁总体的农业气候变化存在以“气温显著升高,降水、日照减少”为主要特点的暖干化趋势,这种趋势在秋季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最后简要讨论了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给辽宁农业生产带来的主要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汝 《资源科学》1988,10(2):35-41
热区农业气候是热区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充分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经济、生态效益有很大意义。 云南热区系指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本文所论述的热带作物只含典型的热带多年生作物,其中也包括热带山地作物在内。  相似文献   

10.
金忂盆地位于浙江中西部,包括:金兰衢盆地、常山盆地、江山盆地、南马盆地、东阳盆地、浦江盆地、墩头盆地和诸暨盆地一部分及其周围的山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120°47′,北纬28°15′—29°41′,面积约1.5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14.8%(图1)。它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红色盆地之一,是浙江丘陵盆地中最大的一个,自然条件复杂,土地资源丰富,是浙江省一个  相似文献   

11.
1 区域概况墨脱县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部 ,东喜马拉雅山脉南麓 ,总面积 3 4万km2 (我方实控 1万km2 ) ,地跨北纬 2 7°33′~ 2 9°4 9′ ,东经 93°4 4′~ 96°0 8′,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以南沿江两岸的深山峡谷之中。气候受印度洋孟加拉湾暖湿气流的影响 ,炎热、潮湿、多雨 ,境内最高是被誉为冰山之父的海拔 7782m的南迦巴瓦峰 ,最低是与印度毗邻海拔 30 0m的巴昔卡 ,平均海拔12 0 0m ,属于多种类型的立体式气候 ,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 ,生存条件极为恶劣 ,有雪域孤岛之称 ,生产生活必需品全靠人背马驮往返路程 10余天运进县内 ,…  相似文献   

12.
<正>石林,地处滇东高原腹地,东经103°10″—103°40″、北纬24°30″—25°03″,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省会昆明市70余k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为一体的著名大型综合旅游区。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米仓-大巴山地区由于受到多个构造域多期构造叠加作用,形成了现今独特的构造形态,研究米仓-大巴地区的构造变形时间对该地区油气成藏、保存、运移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该区区域不整合面、矿物裂变径迹、K-Ar以及ESR测年的研究,认为米仓山-大巴山构造交接区两期褶皱发育的时间应为K_2-E_2,从山前到盆内,隆升时间逐渐变新,背斜隆升时间早于向斜隆升时间,米仓山穹隆隆升时间为中白垩世(K_2),米仓山、大巴山前缘构造带变形时间为晚白垩世始新世(K_3-E_2),米仓山变形时间略早于大巴山变形时间,在晚喜山期的构造活动中,南大巴NW逆冲推覆构造扩展到通南巴构造带。  相似文献   

14.
王明珠 《资源科学》1987,9(4):26-36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北纬24°30′—30°6′,东经113°24′—118°30′之间,是一个三面环山向北开口的红色盆地。它以鄱阳湖为中心,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呈阶梯式抬升,构成湖区一阶地平原—丘陵岗地—山地的半环状地貌。山、丘、岗、平的比例约为3.5:4:1.5:1。境内气候暖湿、土壤资源丰富,是我国粮食及亚热带经济作物林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因此,进行全省土壤资源质量评价和数量统计可为江西大农业布局和农林牧配置提供土壤条件方面的科学依据,进而对整个中亚热带红黄壤地区的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业气候资源理论及其充分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农业气候资源和理论和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方法。在农业气候资源理论部分,论述了农业气候资源的涵义、内容,农业气候资源与农业气候的区别;农业气候资源的数量、质量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等。在农业气候资源特点等。在农业区后资源利用部分,  相似文献   

16.
胡欣  何冰  薛东 《内江科技》2012,(6):21+51
川西北地区下侏罗统珍珠冲组是重要的含气层。珍珠冲组储层砂岩以长石砾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具有明显的沉积相分异。根据研究区地层砾石最大扁平面走向对珍珠冲组岩层古水流综合分析表明,古水流方向以北东-南西向为主,次为北西-南东向;根据沉积地层特征对珍珠;中组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物源方向。据此,认为研究区珍珠≯中组储层砂岩具有多物源的特征,既有来自西部龙门山的物源,也有来自北部米仓山-大巴山的物源,主物源方向为米仓山-大巴山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自然生态区划及其大农业的发展(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北部山地和辽东丘陵平原:应抓好苹果、梨、葡萄、山楂等生产,山区25°以上的陡坡应退耕还林,饲养柞蚕为好。本区苹果出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二,是我国苹果的最大外销基地。柞蚕茧总产量也占全国的三分之二。要重视柞蚕生产基地的大力发展。平原则宜扩种大豆、花生等养地作物并与甘薯、玉米轮作。  相似文献   

18.
略论农业气候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气候资源是一种生产力 人们一般所说的“资源”是指可以被人类所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如石油、煤、金属矿、土地、水、生物等。从农业的观点看,气候是重要的资源,我们称之为“农业气候资源”,它是指提供并保证农业生产获得收成的气候因子及其组合,包括太阳辐射、热量、降水、风、空气(主要是CO_2、O_2、N_2),这些都是农业生产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  相似文献   

19.
赵献英 《资源科学》1987,9(3):59-64
一、自然地带的特性 喀喇沁旗是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的一个山区县。位于东经118°08′—119°22′,北纬41°33′—42°14′,地处燕山山脉北段,七老图山脉东麓,属燕山中低山丘陵地带,是兴安岭北东向构造带和阴山至燕山东西向构造带的交接处,90%的地区为山地和丘陵,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最高山峰为西南部山区的葫芦峰,海拔高度达1890.9m,中部低山丘陵区变化在1000—800m之间,坡度较缓,东部则降至900—500m。这种有规律的地势变化构成该旗三大地貌单元,西南部中山区,中部低山丘陵区和东部河谷平原区。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位于北纬18°11′—20°10′,东经108°37′—111°3′之间,是我国最大的一块热带地区。全岛土地面积5086万亩,平均人口密度168人·km~(-2)(1982年),是我国农区中地多人少,开发较晚,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农业资源潜力很大。由于长期小农经济经营的结果,又受“以粮为纲”的影响,目前海南岛种植业约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3/4,畜牧业产值仅占1/10左右,种植业中粮食作物产值又占了68%。因此如何开发海南岛的农业资源,已成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