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还取决于一些非智力因素。 一、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顾名思义,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着推动、维持、调节、定型、补偿等作用。在社会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以其声、形、色等表现形式刺激感官,再借助其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多种表现手法,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帮助学生更真实生动、具体形象地感知理解教学内容,启迪学生思维,与学生的智力因素相辅相成,达到比翼齐飞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科学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科学的教育应注重知识的教学,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阐释和记忆等智力因素的培养,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起着促进和保障作用。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创造与非智力因素(一)左丹科技创造主要依靠智力因素,但不能忽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有的科技工作者对智力因素在科技创造中的作用看得清楚,对非智力因素在科技创造中的作用就不甚了然。他们重视智力因素的训练,却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对科技创造是不利的。下...  相似文献   

5.
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培养浙江宁波市北仑中学(315800)林世华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态度和素质等方面。它是促使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对智力因素的发展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重要作用。教学...  相似文献   

6.
王小勤 《学周刊C版》2010,(3):119-120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英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在注重智力因素的同时,更应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的是素质全面的人才。而人才素质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所谓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记忆力等标志智商的因素。那么,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简而言之,是指与智商无关的因素。如信仰、道德、意志、毅力、兴趣、习惯等。在人的整体素质中非智力因素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学校教育千万不可忽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许多教育家曾试图找出决定人的个体差异的因素,以得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模式。然而实验结果却表明:人类个体智商差异并不大。但是,为什么在学…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性格等方面,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等方面的功能,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从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内在的、必然的关系,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影响与作用、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等方面阐述了非智力因素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通常指的是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智力因素是“内因”,非智力因素是“外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证明,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因”的影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热爱学习数学。下面从三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知觉、记忆、思维等)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因素。从人类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看,非智力因素属于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即动力系统,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发展的动力,在大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方面非智力因素起着积极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3.
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本文分析了利用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依据,阐述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健康发展的推动荆。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情感;磨砺坚强的学习意志;关注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非智力因素积极推动智力因素的发展,进而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个人素质的好坏是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与智力因素的高低和非智力因素的优劣是分不开的。本文旨在探讨有关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来讲,凡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统称为是非智力因素。从狭义来讲,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情感、学习习惯等。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成分不仅有感知、思维、想象、推理、判断、记忆等智力因素,而且有兴趣、情感、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职业中专的学生成绩较差,除了智力因素有直接影响外,非智力因素是不能忽视的。在十二年的旅游地理教学中,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探索,仅从兴趣、情感、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说明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试析音乐教育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说,它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从狭义上说,它是指直接影响和制约智力因素发展的意向性因素。非智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胜似智力因素。音乐教育在培养创造人格、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习的过程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学生学习的成绩如何,学生掌握实际技能如何,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智力因素,另一个是非智力因素。学习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智力因素通过非智力因素的不断开发而起作用。因此,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怎样培养完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为现代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基本心理素质为两大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人的成才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决定作用的过程。智力因素依靠教育来开发;非智力因素依靠教育来培养。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知识的获得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过程。智力因素基本属于先天形成,而非智力因素则依赖于后天的教育、培养和开发。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理想、兴趣、习惯、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因素,它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动机的力量。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充分发挥有促进作用,对智力的某些弱点有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