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云母钛珠光颜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云母钛珠光颜料开发研究的新进展,分析了多覆层云母钛珠光颜料的优点.概括介绍了几 种包覆法,最后指出今后云母钛珠光颜料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用NaOH和Fe(NO3)3·9H2O共沉淀法制备了半导体纳米材料α- Fe2O3的前驱体.分别在350℃、550℃、700℃焙烧得到α- Fe2O3.通过XRD、T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由于少量钠离子的存在制得的α- Fe2O3呈棒状,用该方法所制得的α- Fe2O3纳米棒在光催化降解活性染料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1].  相似文献   

3.
以Zn(Ac)2·2H2O和NH3·H2O为原料,以Zn(NH3)4(Ac)2为前驱体,在低温条件下采用水热法制备多柱氧化锌.探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形成氧化锌微晶形貌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产品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
以FeCl3·6H2O、Ba(NO3)2和NaOH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合成了M型超细钡铁氧体.通过TGA/SD-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在900℃进行煅烧,合成了以M型钡铁氧体BaFe12O19为主,含有少量BaFe2O4>的起细粉体,粒子粒度较为均匀,粒晶在100nm左右,分散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硝酸铝[Al(NO3)3.9H2O]和硝酸钇[Y(NO3)3.6H2O]为原料,碳酸氢铵[NH4HCO3]为沉淀剂,PET400为分散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AG前驱体粉末,分别用直接干燥和共沸蒸馏对YAG前驱体粉末进行脱水处理。用X射线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度分析仪等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在1200℃煅烧1h,相对于直接烘干,共沸蒸馏制得的YAG粉末纯度更高,粒度更细,分布更均匀,团聚较少。  相似文献   

6.
钒酸铋黄色颜料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Bi(NO3)3.5H2O和NH4VO3为原料,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BiVO4黄色颜料,并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初始浓度、溶液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粒径和颜色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得出如下结论:用化学沉淀法制备钒酸铋,粒子粒度较小,均匀性好.同时得到的钒酸铋是一种颜色鲜艳、无毒的高级无机黄色颜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别以不同配体三聚氰胺、双氰胺、硫脲、尿素为原料通过高温焙烧法制备了g-C_3N_4,采用XRD、UV-Vis、SEM、FT-IR等手段对合成的g-C3N4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并以可溶性染料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各种前驱体原料制备出来的g-C_3N_4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以尿素为前驱体原料加热缩聚法制备的g-C_3N_4光催化性能最佳.通过改变溶液初始pH值进行降解罗丹明B性能测试,发现酸性条件有利于g-C_3N_4(尿素)对罗丹明B的吸附和降解.  相似文献   

8.
首次以饱和Keggin结构阴离子[α-SiW12O40]4–前驱体为原料制备出了一例具有3D结构的仲钨酸化合物[Cu(H2O)2][Cu(H2O)3]2H3K[H2W12O42].5H2O(1),并用元素分析、IR光谱、UV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质研究.在化合物1中,仲钨酸阴离子[H2W12O42]10–之间通过Cu2+离子的连接构成了漂亮的3D结构.  相似文献   

9.
采用五种不同的前驱体.利用较简单的沉淀法制备了纳米NiO催化剂,并采用BET、SEM和XRD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五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小顺序为K2CO3>NH4HCO3>CO(NH2) 2>NH3·H2O>KOH,粒径大小顺序为K2CO3,NH4HCO3>CO(NH2) 2>NH3·H2O,KOH.因此,沉淀法制备纳米NiO催化剂时,尿素为前驱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导电珠光颜料是在片状云母或云母钛的表面包覆一层或几层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如掺锑二氧化锡SnO2-Sb2O3(antimony—doped tinoxide,简称ATO),而制得的浅色导电颜料。导电珠光颜料具有稳定性高,耐腐蚀性好,产品颜色浅,导电性能好等优点,展现出了不同于传统珠光颜料的特殊的抗静电性和屏蔽电磁辐射与干扰的性能,是一种新型无机纳米功能材料,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探讨了导电珠光颜料的导电机理和ATO与基质的复合机理,介绍了导电珠光颜料的几种制备方法,如共沉淀法、均相沉淀法、微乳液法、金属醇盐水解法等。  相似文献   

11.
以硝酸铋[Bi(NO3)3·5H2O]和钨酸钠(Na2WO4·2H2O)为原料,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辅助水热法成功合成了B2WO6晶体,并用XRD、SEM、IR、Raman、UV—vis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呈圆饼状形貌,属于正交晶系B2WO6晶体,平均晶粒尺寸约89.5nm。样品可见光降解罗丹明溶液(1×10^-5moL/L)表现为准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为0.03111min^-1,光照60min时的光降解率可达91.6%。  相似文献   

12.
按照文献合成了三元固体配合物[Sm(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六水氯化钐、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Sm(C9H6NO)2(C6H5COO)]·H2O三元固体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合成了化合物[(C36H36N24O12)ErNa(NO3)Cl(H2O)4]·(NO3)2·5H2O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单晶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a2(1),a=31.969(5)A,b=14.828(2)A,c=11.768(2)A,V=5578.5(2)A^3Z=3,F(000)=2352,R1=0.0600,WR2=0.1719。  相似文献   

14.
以均苯三酰胺甘氨酸为配体,合成了[Zn3L2·15H2O]n(1)和[Cd3L2·DMF·7H2O]n(2)(L=均苯三酰胺甘氨酸,DMF=N,N-二甲基甲酰胺).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荧光光谱测定,与配体相比,[Zn3L2·15H2O]n(1)和[Cd3L2·DMF·7H2O]n(2)的荧光光谱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红移和蓝移,其最大发射峰分别在467nm和428nm.  相似文献   

15.
超细氧化镁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硫酸镁和草酸铵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了超细粉体氧化镁,并通过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DTA)、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该纳米微粒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氧化镁微粒呈立方晶格,形貌为椭球体,分散性好,粒径在25~35nm之间.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加料方式和煅烧温度等各种因素对粉体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硝酸铈与丙氨酸的稀土氨基酸配合物Ce(Ala)4(NO3)3·H2O(s)。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在298.15K测定了Ce(Ala)4(NO3)3·H2O(s)在水中的溶解焓△aHm=-3.268±0.022kJ·mol^-1,并计算出配离子Ce(Ala)4^3+(aq)在298.15K时的标准生成焓△fHm^θ[Ce(Ala)4^3+,aq,298.15K]=-3030.9kJ·mol^-1。  相似文献   

17.
当前硝酸镝与丙氨酸配离子的标准生成焓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合成了硝酸镝与丙氨酸的稀土氨基酸配合物Dy(Ala)4(NO3)3·H2O。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在298.2K时,测定了Dy(Ala)4(NO3)3·H2O在水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计算出配离子Dy(Ala)]4^3+在298.2K时的标准生成焓△Hif,m^8,[Dy(Ala)4^3+,aq,298.2K]=-2920.6410·mol^-1。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流变相法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六方晶型的LiMnBO3/C复合材料.用XRD、TG、SEM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电压范围为1.0~4.6 V,电流密度为10 mA/g的充放电条件下,煅烧温度为800℃时,合成的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39 mAh/g,而煅烧温度为800℃时,合成的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只有105mAh/g.其电化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和优良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