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机短信的信息传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媛媛 《新闻三昧》2005,(12):52-53
近年来,手机短信发展迅猛,据中国国家信息产业部2005年1月20日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手机移动短信业务量达2177.6亿条,比上一年同期增长58.8%。作为正在崛起的“第五媒体”——手机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信息传播形式,手机短信几乎集中了以往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所有优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手机短信谣言传播特点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后,邻近省份甘肃、陕西等地地震谣言四起,这些谣言多是通过手机短信方式传播,大意为两地近期会有7.0级以上地震.一时之间,当地市民工作、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不少人露宿街头,情绪十分紧张.在此之前,通过手机短信制造传播谣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据统计,截至2007年12月,中国手机用户数达5.4亿户,手机普及率为41.6%.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592 1亿条,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手机短信在给国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相似文献   

3.
随着手机在国民中的日益普及,手机短信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其中,青少年又是手机收发信息的主体人群。产业部的统计表明,从2006年起,中国每年的手机短信发送量都超过4300亿条。俨然,手机文化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如何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实现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有识之士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炎龙  邓倩 《新闻界》2008,(4):33-36
本文以手机短信群发这一新兴传播形式为出发点,分别从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角度,解读手机短信群发的传播特点,展现群发短信传播方式对手机媒介传续传播方式的突破。同时,指出手机短信群发的传播形式中存在的问题,为手机媒介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分析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观点出发,探究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短信行为。研究发现,被调查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主要在同龄人中进行人际传播,手机短信交往本身已经成为传播目的,希望取得成功的手机短信息交换则是其普遍的心理期望,这一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大学生群体独特的手机信息互动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6.
郝晓云 《今传媒》2007,(5):60-61
手机短信是一种新兴的以人际传播为主的传播媒介,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沃达丰的GSM网络上通过PC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后,短信便迅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个人通讯工具.2005年底,我国发送短信总量为3046.5亿条,平均每天有9亿条短信在用户的拇指间传送,而2000年短信发送量为十亿余条,六年间增长了300倍.(1)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的短信聊天已经成为继谈话、书信、电话、E-mail、网上聊天之后的一种新的重要的人际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7.
赵志刚  高霞 《新闻前哨》2003,(11):34-34
统计显示,2002年中国手机短信发送量接近1000亿条,15至25岁年轻人是主要使用群体,每天平均要发送短信近10条。人们用手指疾速拨弄手机键盘的同时。也在随时随地传送着各种信息和情感。在拥有近两亿手机用户的中国,手机短信衍生出的“拇指文化”成了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8.
全球无数典型社会行动中,手机短信传播发挥了巨大的动员、组织和协调作用,其改变了当代世界政治图景.手机短信传播的特点、短信传播的政治后果、短信传播的社会动员与协调力量的表现,手机的民主力量以及在我国当前政治社会语境中手机短信传播的作为等重大问题在本文中得到探讨.  相似文献   

9.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目前中国的手机用户已达到4.5亿人,越来越多的用户特别是年轻人群体对手机的关注点,正在由通信工具、外观设计转向多媒体功能,对手机的信息传播、文化娱乐等多种综合服务需求在不断地增加。从手机短信、彩信到手机广告、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正在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又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浅析手机短信迅猛发展的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宁 《今传媒》2005,(4):38-39
自1992年世界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沃达丰公司的GSM网络上通过PC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以来,中国国内的短信传播市场最近几年发展迅猛。2002年整个国内市场总额超过19亿人民币,2003年这一数字己经涨了3倍多,超过62亿。这种发展成为备受瞩目媒介新景观。伴随着手机短信的迅猛发展,手机己经被学们称为“第五媒体”,而不再仅仅是“移动电话”。这主要就在于手机短信功能具有大众传播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程岭 《今传媒》2006,(5):55-56
手机短信具有覆盖面广、指向性强、成本低,接收率几乎百分之百的优势,大江南北乃至全球范围,新闻、娱乐、教育等纷纷锁定手机短信的传播功能,短信新闻早已抢滩。2001年7月扬子晚报开通“扬子随身看”(手机短信息业务),成为全国首家新闻媒体主办的手机短信息新闻服务品牌。2005年8月份,湖南联通与湖南红网联手推出了精品新闻短信服务——CDMA手机新闻杂志,开创了短信杂志的先河。各大门户网站和新闻网站都开通了短信新闻订阅服务,并按照新闻内容或重要性进行分类,短信新闻服务已比较成熟。相比之下短信广告资源却没有真正很好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手机短信语言特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机短信(Short Message Service)是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短信息传送服务方式。主要技术原理是通过一个额外信道来传送包含有文本以及二元非文本的短小讯息,实现信息简单交换的目的。它具有移动性好、收发便捷、趣味性强、价格低廉等特点。近年来,手机短信成为人际信息传播的新宠。中国移动2000年开通手机短信业务,2001年短信业务发送量是190亿条,2002年飚升到900亿条,2003年则高达1700亿条。手机短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秘密的人际交流空间,从真诚的祝福到对社会现象的调侃,短信已经成为近年来社会上一道独特的现代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3.
手机短信息服务简称手机短信即Short Message Service(SMS),目前在我国很流行。2001年我国内地手机短信发送量156亿条,其中31亿条是由服务提供商即Service Provider。(SP)发送的内容服务信息。2002年我国手机短信发送量预计超过300亿条,实际发送约900亿条,呈爆炸式增长。全球手机短信发送量将超过3600亿条。手机短信息服务的内容种类很多,但是其中娱乐类和新闻类信息的贡献最大。新闻短信的数量占服务提供商短信发送量约40%。目前全国城镇地区18岁至60岁的手机用户中有近40%的用户收  相似文献   

14.
2003年非典之后,学界开始从危机管理、媒介功能等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媒介进行危机传播。而随着手机技术的日臻完善,手机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手机短信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及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手机危机传播系统模式,并从微观系统和宏观社会系统对如何发挥手机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优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3年非典之后,学界开始从危机管理、媒介功能等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媒介进行危机传播。而随着手机技术的日臻完善,手机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手机短信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及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手机危机传播系统模式,并从微观系统和宏观社会系统对如何发挥手机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优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1 手机档案馆的概念 信息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模式.从2006年的贵州省档案馆开通手机短信查档业务,到2008年泰达档案馆开通短信服务平台,再到2010年上海市档案馆提出“手机档案馆”,手机档案馆的发展已经是势不可当.手机档案馆并不是在手机上建立数字档案馆,而是改变档案馆的发展和传播方式,使档案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和及时,从而形成档案基于手机发展模式下的又一传播方式.手机档案馆是基于移动通讯和技术,在实体档案馆的基础上,通过手机客户端对档案信息的传播、咨询以及交流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7.
王薇 《新闻传播》2009,(6):44-44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由于除夕之夜手机短信发送量暴涨导致信道拥堵。据移动和联通的统计显示,在2009年的春节8天里,全国用户发送了126亿条手机短信,手机用户数快速增长是短信发送量增长的直接原因。截至2008年底.全国手机用户数达到6.41亿,比上年末新增9392.4万户.  相似文献   

18.
手机媒体已经成为了不容置疑的第五媒体,在中国手机的普及率接近40%,中国的用户达到6.08亿,原因就是手机的特点:便捷性、私密性、跨界性等。我们特别看到,手机终端高速增长,有关部门预计到2010年,手机用户人数会超过7亿。同时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手机媒体国家,特别是今年的1月份3G牌照正式发布,在09年整个市场会有一次高速的成长,当然成长的因素包括山寨机的发展,截止2008年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已经达到了1.176亿。  相似文献   

19.
一、新媒体的含义纵观人类的传播发展演变,从口头传播到手写传播,再到印刷传播的三个过程之后,现在已经进入了以网络、手机等为传播媒介的新型媒体传播时代。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介形态发展的不断成熟,手机媒体已经被纳入危机传播的长效机制。201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气象灾难检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的通知》。但突发性危机预警信息通常不能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人,手机短信就解决了信息传递过程中"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民政部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健全手机短信预警预报机制。北京、河北"7·21暴雨灾害"中,手机短信、微博意见领袖、官方微博、手机报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