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目标】1.通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和纪念物,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2.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感受成长的快乐。【教学重点】学生能比较全面地认识"成长"的含义,感受成长的快乐。【教学难点】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自己出生时的体重、身高。2.学生搜集小时候的照片、物品。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交流实物,感知成长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本案例是一堂学习表达抽象感觉的课。尝试用不同工具、材料,通过游戏的形式将难以表达的抽象味觉和嗅觉用彩色的点、线、面表现出来。【对象分析】此课的设计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突出“趣味”性,将难以表达的抽象事物,隐藏在游戏情境中,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以自己的方式去形象化表达。【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用抽象美术语言表达自己感觉的能力。2.了解人的味觉、嗅觉的基本常识。3.引导学生用彩色的点、线、面表现味觉、嗅觉。【教学重点】了解人的味觉、嗅觉的基本常识,尝试用彩色的点、线、面表现味觉、嗅觉…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绘画创作的教学,是以学生对生活的直观认识为基础,通过启发引导、欣赏感悟,让学生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把他们对事物的情感,展现在绘画中去,以达到让学生积极探索,诱发学生对命题画、记忆画、想象画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绘画创作教学的方法较多,就我自己的教学体会归纳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任务: 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要想画出一幅漂亮的画是离不开变化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的.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直线和波浪线,让学生说出不同的两条线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觉.(波浪线比直线更具有动感.)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直观操作、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等学习过程,探索发现用小棒摆图形中的规律,进一步体会探索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和运用。2.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探索规律的兴趣和能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唤醒经验。  相似文献   

6.
审美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之一,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依托“线造型”教学,引导学生观察、领悟、欣赏线条,发现美术视角下线条的艺术魅力,并学会灵活运用线条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抒发自身的艺术感受,丰富和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提升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初步感悟作品的能力。2、了解诗词所表现的诗人情怀,学习诗中运用的比兴手法,领会诗中所具有的深厚的感染力。3、了解和这首诗有关的文学常识。【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词的方法。2、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教学难点】学生对作品的写作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给作品的整体感悟带来一些困难。【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说起我国的诗歌,总有一种自豪感。的确,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就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适用年级】五、六年级。【设计意图】通过剪纸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心灵,美化生活;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目标】1.生动地介绍一幅剪纸作品,有条理地写一写剪这幅作品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组织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生活现象数学化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物体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掌握物体组合摆放的异同。【教学准备】圆柱、圆锥、长方体、魔方等实物。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做到匀称、美观。2.认识"鸟""隹"两个偏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认识六种鸟儿,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初步感受汉字文化,探究构字规律,激发识字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学过程及意图】一、欣赏视频,感受汉字文化1.欣赏视频。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练习4》"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特点,培养欣赏漫画的兴趣。2.在说话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进一步感受语言的魅力。【设计思路】1.抓重点。三幅画的重点是第二幅,图上画了两只小狗在哈哈镜前的不同表现,是提示内涵的主要部分。为了突出这个重点部分,让学生有话说,说得具体,说得有条理,本设计给出了"拐杖",引导学生从姿态、眼神、尾巴三个角度比较两只狗的不同表现,指导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审美评价和集体创作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合作精神。2.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剪纸装饰鱼及其表现特征——外形美、花纹美。3.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学会平面的鱼剪纸制作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观察鱼和装饰  相似文献   

13.
汪耀泉 《甘肃教育》2014,(24):115-115
正一、从绘画作品造型语言的角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绘画造型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明暗、构图等基本造型元素。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是怎样通过造型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或者是怎样围绕作品的主题进行组织的,让学生学会欣赏作品。如,吴冠中的《春如线》中往返游动的线描写的既是春光的流转,又表达了作者奔放的情态。画家自己说过"线,形象地表达了情之缠绵。"又如,梵  相似文献   

14.
倒数的认识     
<正>【教学内容】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8页例1及练习六。【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知道"0"没有倒数,"1"的倒数还是"1";会求小数、分数的倒数。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现求倒数的方法,可以用两个数的乘积是1或调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等,培养学生举例、观察、比较、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5.
美术欣赏,贵在享受艺术的美。如何培养学生享受美的能力,笔者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1.美术欣赏作品的合理分类;2.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3.教学时教师应注意的事项。总之,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并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才能进一步真正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使用教材】人教版九义初中《几何》第三册。【教学目标】1.随着对图形的演化的研究,使学生对圆幂定理的理解层层推进,螺旋上升,整体掌握,从而能灵活应用;2.让学生学会联想、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他们探索和发现的能力;3.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相交弦定理与切割线定理。【教学难点】让学生探究发现一般规律:PA·PB=|d2-R2|。【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法。【教学设备】多媒体电脑及《几何画板》工具。教学过程1.【问题1】已知弦AB和CD相交于⊙O内一点P(图1),则PA·PB与PC·PD有何关系?为…  相似文献   

17.
<正>【课标依据】2012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在审美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细腻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好的篇章,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对诗歌的不同艺术特性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出比较,掌握作品其中的意蕴,在作品的欣赏中发现美,在诗歌的欣赏过程中,获得不同角度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与诗  相似文献   

18.
年级:高中二年级 科目:语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2.增强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本课的"接受学习"以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为主要教学目标,以讲授、讨论、朗读为主要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师生共同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99页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2.形成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材简析】本次教学为苏教版小语教材第4册“练习5”的口语交际活动。教材共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文字材料,提出交际内容及要求;其二,三幅插图:跳橡皮筋、跳绳及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场景。【教学理念】创设具体、生动的交际情境,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让学生在感兴趣、欢乐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会询问。【课前准备】1.制作学生课间游戏活动的多媒体课件。2.学生自备游戏所用道具。【教学流程】一、课件播放,激发兴趣上课伊始,多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