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和谐校园文化呼唤德育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提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中,出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新的观点。那么,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些新的东西的逻辑关系究竟是什么?它们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我国的教育现实究竟存在哪些不和谐呢?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从方法论的高度理解并联系教育实际,时教育中的一些观念性问题重新审视,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哲学思考、探索与实践,很有启发意义。从本期开始。将陆续刊登房山区实验中学在德育方面的管理及实践经验。我们真诚地希望教育工作者们,能像他们那样领悟到德育的理性,变得更加聪慧,使我们的教育过程充满智慧!  相似文献   

2.
李晶  姜蕾 《学前教育》2021,(8):F0002-F0002
“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像一个魔术师,让大地上的每个角落都充满萌动温暖的气息,为人们带来美好和希望,忍不住走出家门去踏青。春天也是孩子身体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季的美食吧,为孩子储蓄能量,助力生长!  相似文献   

3.
<正>一、开展《三字经》故事会,激起诵读兴趣《三字经》是一部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于一体、既富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儿童启蒙读本,其内容体现了中华文化传统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早在入小学前,大部分学生已在家长的指导下接触了《三字经》,但对其中的故事却知之甚少,于是开展《三字  相似文献   

4.
德育课程是一门以生为本、以校为本、以生活为本的活的课程。但在实践中,原有的德育课程设置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如德育目标定得过高,学生不易理解;品德、心理、班队活动的课程内容有重复,比较零散,缺乏系列性和综合性,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课时安排不充裕:教育方式仍以“说教式”、“灌输式”为主,轻体验,轻实践。教育效果不理想。如何以课程改革为契机,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创新综合德育课程体系?这是解决德育课程存在问题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以德教民”的传统,十分重视“为政以德”“道之以德”,二十一世纪,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认识新时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处在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在教育理念上实现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建立以德育为本,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教育模式,“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目标能否实现,  相似文献   

6.
正一、我们的热切期待课程,从开发主体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实现提升学生"学习素养"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国家与地方系统地安排了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更有隐性课程在发挥作用。同时,许多学校针对教师和学生实际,编制、实施着相应的校本课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课程方面的具体体现就是,国家课程中安排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它们可谓落实小学德育目标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期和人格形成期的学生,播下最好的种子,打下做人的底子,我们开创性的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定期把学生的活动成果用展板进行展示,进行全县范围的交流,让语文实践活动成为学生才艺展示的平台。一、"诗配画"——指间流淌诗情画意"诗配画"是一项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其主要步骤是:第一,在背诵古诗文时,引导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发展到今天,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全民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以德为先?如何养德润行?如何让孩子们幸福触摸自己的中国梦?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与实践。大连金州新区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依托新思维、创生新机制、借助新点子、探索新路径,编织五彩德育梦,开启靓丽德育路,奏响育人新篇章,培育风华好少年。  相似文献   

9.
正生活德育源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思想。近年来,德育"回归生活"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界的推崇,并逐步推广到学校教育实践中去。德育专家认为,德育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基于生活。没有生活,也就没有所谓的德育问题;所有德育的目标都是为了人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只有基于生活的德育才是真实有效的德育。  相似文献   

10.
当科研兴校越来越被认同的时候,教育科研便发挥了学校教育生产力的应有水平,推动学校朝着规范、科学和高位发展。这是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一件可喜之事。校本课程作为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阵地,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不能没有校本课程,跟风也罢,效仿也好,总之,  相似文献   

11.
<正>如何识得"高考"东风面,赢得"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局面,是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为此,笔者倡导高三政治复习课应坚持"三性":生活性、思辨性和德育性。一、生活性综观高三复习课,两类现象较为突出。一是教师生活意识淡化,认为书本知识、解题能力理应成为高考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没有必要费时费力去关注生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必然反映为教育的竞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学校现行的课程将成为越来越苍白无力的“形式课程”,对此,教育工作者不应等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崔婉梅 《辅导员》2012,(27):55-56
爱的文化教育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我校爱的教育实际、具有学校自身特点,旨在提高学生爱的认识、培养爱的情感、形成爱的能力的课程。我们系统地查阅了国内外关于爱的教育研究的文献资料,对爱的教育的研究尚处在实践的探索中,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体系,其研究成果还处于零散、琐碎的状态、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我们根据小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构建爱的  相似文献   

14.
春之明媚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夏之娇艳夏初: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夏热: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夏雨: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夏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夏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秋之私语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秋思:故…  相似文献   

15.
正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教我们孝敬长辈、关爱兄弟。学习《弟子规》是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抓手,它能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  相似文献   

16.
《淄博师专学报》2007,(4):F0003-F0003
快乐学习、快乐生活,是二园不断追求的教育目标。 在二园,每一个孩子是快乐的。快乐的基石,来源于“爱”的主旋律。以“爱”为主的情感教育是幼儿、教师、家长和谐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为了弥补聋生身体和心理上的缺陷,教师只有展现自身的魅力,才能凸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彰显课堂的精彩和活力。一、关爱学生,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最为可贵的职业情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师爱更体现出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根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学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只有在学校德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才能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主要对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的融合策略展开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曦琛 《现代教学》2015,(Z1):48-49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在道德观念、心理行为等方面发生了许多新变化。这使得学校德育面临两个现实问题。一是各种外来文化对青年一代的影响在不断地加深。由于缺乏有力的宣传和教育,青年人对中华优秀民俗文化越来越陌生,不少优秀的民俗文化正在不断流失。二是德育工作中存在着脱离现实生活,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德育的有效性,培育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民众道德,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针对这些问题,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教育活动,无疑能为我们提供新的育  相似文献   

20.
有效的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一种民主、开放、科学的教研机制,也是一种坦诚、包容、赏识的学习文化,它应建立在教师的客观需求、真心参与、真挚交流、虚心借鉴的基础之上。校本教研实践使我认识到,找准真问题是有效校本教研的起点,确保教师的主体地位是有效教研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