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在课内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应从阅读数学课本开始。数学课本是专家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依据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学习内容,适时提出数学阅读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和习惯。课上在教师指导下有要求、有检查地阅读数学课本,也是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对于一些关键性  相似文献   

2.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长期的,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根本。笔者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本是教学之“本”,阅读数学课本同样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阅读课本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很有利。具体来说,教师应该:首先,要强调阅读课本的具体要求,如课前预习课本,听课时勾勾画画课本,做作业前翻阅课本,复习时温习课本,这样做学生对于课本内容(包括习题)就理解得透彻,…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教育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形成,学习等于零。"可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较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低年级学生不仅要认真地"教",而且要用心地"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学生如何学好数学知识。一、善用教材,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数学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并坚持课前读一读,课内仔细读,课后反复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内阅读就是在课堂上学习课本,教师一定要有要  相似文献   

4.
李艳芳 《广东教育》2004,(10):48-48
在小学阶段,如果学生甫入学教师就根据其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最基本的插图人手,到公式,到数学语言表达,一步步地悉心指点,培养他们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那么,他们就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随着年级的上升,教师不断地提出要求和进行深层次的指点,他们阅读的能力会逐步增强。学生养成了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形成了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将大有裨益,甚至终身受用。那么,怎样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呢?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六)——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特级教师刘北荣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指导学生阅读好数学课本,是教会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首要环节,那么,怎样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下面谈几点...  相似文献   

6.
阅读理解题是近几年来中考数学的常见题型,而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根本在于落实数学课本的阅读。本文从激发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兴趣,使学生掌掘阅读课本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方面谈利用课本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是培养自学能力首要和重要的措施。由于不少学生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只做题,不读书的状态;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能力就更加必要了。本文仅就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中的概念、定理、例题和小结问题,谈一点初步作  相似文献   

8.
梁丽芬 《教师》2010,(6):83-84
阅读理解题是近几年来中考数学的常见题型,而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根本在于落实数学课本的阅读.本文从激发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课本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方面谈利用课本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小学阶段(特别是一年级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包括好的和坏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后继学习至关重要。所以,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应当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的内容及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应当着重培养学生以下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看书、用书和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从长远看,一个人获得知识,主要还是靠自己阅读书籍。所以,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一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0.
张庆丽 《中国教育学刊》2023,(S2):123-125+128
目前初中学生的物理阅读能力较为薄弱,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好课本,教会学生阅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物理教师应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如下: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课上创造阅读条件;重视课本阅读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通过预习指导,培养学生阅读课本习惯,促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给予学生展示机会,以评价促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内在兴趣;复习型阅读,充分利用课本,培养自主复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是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这不仅能促使学生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且能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为此: 第一,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对将要学习的新课内容提前预习,能使学生全面了解新课内容,初步弄懂其中部分知识,发现其中不会的地方,从心理上作好学习新课的准备。预习新课的过程,主要是阅读课本、从课本中明理悟道的过程。学生既缺  相似文献   

12.
数学阅读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终身发展有重要作用。我们有的教师正演绎着“替蝶破茧”的悲剧。教师应“营造氛围”,培养数学阅读的兴趣;“以本为本”,落实数学课本的阅读;“指点方法”,提高数学阅读的能力等,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主动阅读和自主学习,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而忽视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致使大多数学生不会阅读数学课本,从而严重地阻碍了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指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正>课本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之一。首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及方法。其次要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和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更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学生专心听讲老师的课,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着数学知识,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为学好数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本是加深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基本工具。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源泉之一。培养学生正确阅读数学课本,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是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初中学生没有自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在他们看来,以为听了课,做了作业就万事大吉了。为此,应提高学生对阅读数学课本的认识,树立阅读课本的良好风气。同时,采取“一布、二访、三看、四查”的办法,加强对阅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堂握知识.专民能力#其对于他们今后的独立学习和个性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五种学习习惯。1认真阅读的习惯。不要以为阅读课本就是看结论、背公式,要指导学生课前阅读数学书,预习要学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感知教材,在上课时呈现一种想学、想听、想问的积极心理状态。新授课后阅读课本,学生发现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当堂提问,当堂解决。要边读边想,前后联系,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2.专。听讲的习惯。要求学生强制自己集中注意力、排除各种干扰、认真听讲,以培养学生专心听…  相似文献   

17.
<正>学生的学习习惯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原本智商一般的学生进入成绩优秀的行列;反之,不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原本智商优秀的学生进入成绩不理想的行列。即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可以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加强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小学生所需培养的数学学习习惯大致有自觉阅读数学课本的好习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离不开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快速浏览课本,概括要点,提炼学习目标;设置阅读成果展示报告会,让学生想读、爱读、乐读;围绕教材引导学生细读、精读、研读,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掌握阅读方法,优化阅读技巧;回顾与思考,养成归纳总结知识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培养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方法,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阅读是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由己推人,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一、何为数学阅读数学阅读的对象是数学教育活动中的数学材料,包括数学文本、图形、  相似文献   

20.
袁松 《考试周刊》2014,(63):57-57
<正>习惯是后天不断重复和练习养成和巩固下来的一种动力定型。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学前制订计划的习惯、勤于动脑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系统小结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一进入高中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以下不良现象:1.被动学习。学生还像在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为不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