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主任》2010,(6):40-43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相处,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科任教师为提高本学科成绩,常出现抢课现象;学生有不完成作业或纪律问题,科任教师推给班主任解决;班主任埋怨科任教师不尽心教本班学生、科任教师抱怨班主任管理力度不够……班主任该如何处理好与科任教师的矛盾呢?(北京王平供稿)  相似文献   

2.
凌荷仙 《广西教育》2014,(41):60-60
正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班集体。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核心,然而教育学生不只是班主任的责任,也是科任教师的本职。班级科任老师是建设班集体的重要力量,没有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班主任单枪匹马,是很难搞好班级建设的。一个班级的健康成长,依赖于班级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努力协调好各科任教师的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主动邀请科任教师参与班集体建设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让科任教师参与到班集体建设工作中。一是主动与科任教师互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就班级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的情况要多与科任教师交流。一是主动与科任教师交流,互通情况,研究问题,确定方向,讨论措施,制定计划,共同管理好班级。比如在制定班工作计划时,主动征求科任老师的意见。二是经常向科任教师征求意见,倾听科任教师对班风、学风建设的合理意见、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及个别学生的教育对策。课间可以聊些学生的情况,假如有的科任老师抱怨班上孩子上课不听话,违反纪律等,你可以提出自己准备怎样教育这样的学生,或者一起想办法。三是热情地邀请科任教师参加班级活动,特别是一些联谊活动,使师生增加感情,沟通思想。四是科任老师有困难或身体不舒服时,可引导学生送上问候,或者预先跟学生说:某某老师不舒服,大家要体谅他。五是班主任要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教育学生尊敬科任教师,听从科任教师的指导。六是利用茶余饭后、课前课后,把学生对科任教师的赞誉与不满反馈给科任教师,通过沟通,赢得科任教师的支持与配合。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看似简单,实则"微妙".处理得好,双赢互利;处理不当,两败俱伤. 如何处理好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笔者以为,不妨从以下"三多三少"上下工夫. 多一点彼此信任,少一点唯我独尊.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如果彼此缺乏基本信任,合作关系将难以维系,即便勉强为之,也不可能真正形成合力,共同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5.
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一样,都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和科任教师形成合力,全方位、立体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然而现实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我们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没有定好各自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交往行为理论作为教师合作的理论依据,通过建立定期例会制度、专题问题研讨制度、共同参加学生活动来构建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交往机制;通过充分理解话题、选择空间和时间、创设自由言谈环境来创设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交往的"理想话语情境";通过培育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主体意识、结合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考核来促进主体间性关系发展。班主任在与科任教师的合作中,以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来观察、理解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在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担任班主任这么多年来,本人一直坚持与科任教师协同合作,给科任教师一定的空间,让他们一起参与班级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让科任教师明白,带好班级不仅是班主任的责任,也是本班全体科任教师的责任.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位科任教师都想把学生教好,而要实现这一点,他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但如果班主任态度不明朗,就会使教师之间发生不必要的误会,使得科任教师不知如何去做.这样,就会使班主任陷于孤军奋战的境地,无法形成班级管理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孙娜 《班主任》2011,(4):19-20
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一样,都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和科任教师形成合力,全方位、立体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然而现实中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却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我们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没有摆正各自的位置。一个班级要和谐高效地运转,要出成绩,就  相似文献   

9.
科任教师德育工作方法种种詹红红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班级,班主任只有一个,而科任教师却有许多,一个好的科任老师,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模仿的对象,甚至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被崇拜的对象。其原因在于科任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多,机会多,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情况多交流班主任就班级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的情况要多与科任教师交流。一是主动与科任教师交流,互通情况,研究问题,确定方向,讨论措施,制定计划,共同管理好班级。比如在制定班工作计划时,主动征求科任老师的意见。二是经常向科任教师征求意见,倾听科任教师对班风、学风建设的合理意见、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及个别学生的教育对策。课间可以聊些学生的情况,假如有的科任老师抱怨班上孩子上课不听话,违反纪律等,你可以提出自己准备  相似文献   

11.
黄文龙 《中国教师》2011,(22):68-70
<正>在班级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必须明确自己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工作关系,以利于有效地进行班级建设。科任教师指的是与班主任在同一班级任教的教师。在与科任教师的工作配合中,班主任要扮好三个角色,即合伙人、召集人和助理员,强化与科任教师的合作,更好地促进班级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贫困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背景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是“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体工程。云南地处边疆,是一个山多、民族多的省份,教育的基础差,地区发展不均衡,部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初级中学都还不具备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条件,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严重缺乏信息技术教师。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没有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而是由其它科任教师进行兼职。因此建设贫困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让全体教师尽快了解并认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基本理念,充分认识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功能、结构、内容及评价…  相似文献   

13.
我不同意吕兵同志提出的“科任教师只能管教课”的看法。吕兵同志以“科任教师兼课较多,接触的班级也不少”为理由,提出不能要求他们象班主任老师那样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并进行具体的教育工作。我们知道,谁也没有要求科任教师一定要象班主任一样进行那么多具体的教育工作。但是却不能因此而得出“科任教师只能管教课”的结论。教师应该把课教好,这是对的。但是怎样才算教好了课?如何把课教好呢?这些问题就值得我们深思了。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认为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由班主任“优化组合”挑选学科老师不是个新鲜话题。早在2008年,我们市就有部分初级中学进行这项改革了。这个举措初衷虽好,但事与愿违,最后无疾而终。问题出在“优化组合”之后,教师之间关系不断恶化,特别是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关系更僵。班主任认为对自己聘来的科任老师有权进行管理,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科任老师并不买班主任的账,认为自己和班主任是平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劝学生辍学违法湖南湘潭市护潭中学廖立军近年来,中小学辍学现象愈来愈严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与有些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有意规劝有很大关系。我们不难发现,有些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或遇到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总爱如此训斥人:“你不...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看似简单,实则"微妙"。处理得好,双赢互利;处理不当,两败俱伤。如何处理好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笔者以为,不妨从以下"三多三少"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正班里有一个叫小强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每天早出晚归,生活等全靠60多岁的奶奶照顾。因为他经常在班内捣乱,我这个班主任几乎每天都会收到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状纸":有的说他没有完成作业;有的反应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有家长直接找到学校,说小强欺负小同学。即使是在我的课上,他能集中精力的时间也很少,回答起问题来经常是颠三倒四,不知所云。平  相似文献   

18.
李顺宏 《班主任》2010,(3):15-16
对于班级管理工作,大多数科任教师可能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自己不是班主任,除了自己所教的学科外,其他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二是想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却又有所顾虑——会不会“越位”了?我认为有这样想法的科任教师都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科任老师和班主任一样,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但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要和班主任形成合力,全方位、立体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组织者、协调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如何,对全班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班主任在做好学习、纪律、卫生、安全等班级常规事务工作的同时,还必须积极主动和科任教师沟通、交流,与他们和睦共处、齐心协力做好班级工作。一、尊重科任教师尊重科任教师,班主任尤其要尊重科任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观念,他们有权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来选择自己的教学方式。班主任切不可对科任教师的教学行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即使学生对科任教师的教学产生意…  相似文献   

20.
<正>教师这一职业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爱,选择了这一职业就选择了爱,这种爱是随着教师角色不同,所教学科不同,面对学生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教师的爱随着角色不同而发生变化:当你是科任老师、班主任、校领导或工友时,教师爱的内容随角色不同而发生变化。做科任老师时,教师的爱是备好课、上好课,维持好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