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校同年级的几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过程中 ,遇到“汉字的间架结构”这一问题 ,对于有些汉字的间架结构产生了意见分歧。其原因是参考资料不同 :一本是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4年出版的《小学生笔顺字典》 ;另一本是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3年出版的《3 0 0 0常用汉字基本知识手册》。在《小学生笔顺字典》中 :“发”字为独体字结构 ;“凹”为半包围结构 ;“竞”为上中下结构 ;“树”为左中右结构 ;“坐”为独体字 ;“老”为上下结构。而在《3 0 0 0常用汉字基本知识手册》中 :“发”为半包围结构 ;“凹”为独体结构 ;“竞”为上下结构 ;“树”为左…  相似文献   

2.
篆书:篆书分大篆、小篆。据段玉裁引注《说文·竹部》载:大篆为周代史箍所创。笔画雄强而凝重,风格典丽而峻奇。小篆则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而成。 隶书:由篆书演变而成,将字形变画圆为方,笔划改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国的文字都是从象形开始,但由于客观世界的“事物“不是都能以简单的”形象“所能记述得尽的,因而”象形“的”文字“随着时间推移而被”淡漠“,以至”停止“了。而直接记录声音的表音文字由于其直接方便的特点,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得到了发展。中国则因为各地语音不同,且汉语都是以”单音节“作为一个单位出现,中华民族因而从”象形“开始,运用”指事“、”会意“、”形声“等方法大大增加了汉字的数量,并用”假借“和”转注“的办法使汉字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汉字的”形“、”意“更有助于人们之间的沟通。它是中华儿女向全世界贡献的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上,学生分析“画”字的结构,有的说上中下结构,有的说半包围结构,有的说独体字。最后,老师说“画”字是上下结构。“画”字究竟是什么结构?众说不一,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小学语文写字教材第二册把“习”“冈”归为独体字;第四册把“司”“网”归为合体字的半包围结构。为什么要这样归划?恐怕也无充分理由能说明白。现在,大家对于将汉  相似文献   

5.
关于汉字演变脉络,人教社2007年版《历史》必修3第46页说:“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同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35页说:“汉字在长期演变过程中,经历了由商周的甲骨文发展到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至今大约有三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第139页说:“甲骨文之后.又相继出现了钟鼎文、篆书、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当代汉字的进步性、汉字的特殊功能以及我国汉字工作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再认识,力求从客观实际出发对汉字的一些现实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表述.谈到的问题是:1、有关汉字的评说之再认识;2、汉字功能的透视;3、汉字的进步性问题;4、汉字简化的多重性效果.§1 有关汉字的评说之再认识在文字改革问题提出后的多年社会实践中,一直存在着对汉字的正确评价问题.这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涉及到对汉字的科学认识和在发挥汉字社会效益的实践活动中对汉字的态度,涉及到汉字的发展和在发展中进一步调整使之更趋完善的理性认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如 《文教资料》2008,(6):34-35
关于汉字的性质的说法很多,表意文字说是比较传统的一说.对表意的"意"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意"是相对于表音的"音"而言的.汉字的"意"还表现在它包含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汉字性质的问题。通过对各家观点的评述,指出它们虽各有道理且用各有当,但都有一定的缺陷。确定一种文字的性质应把握三个原则:要紧扣文字记录语言的功能;必须与其他文字有可比性;分类要按层次,每个层次上只能采用一个逻辑标准。本文运用这三个原则,吸收各家合理成分,从而得出结论:汉字是表义的音节文字。  相似文献   

9.
“优美的汉字”这一专题是开启学生探索汉语之门的钥匙,是引领学生认识汉字之美的一课。本文认为应当以“优美”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入门学习汉字,同时提出了几个汉字文化现象,并以此带领学生对汉字文化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汉字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直到今天,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古代汉字的“天、地、山、水、人、鸟、牛、羊”,现代汉字还是“天、地、山、水、人、乌、牛、羊”,古今都是那么一个样子,几乎使人看不出有什么发展变化.北京大学语言学教研室编的《语言学基础》认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古代文字,大都处于一种混合的、过渡的状态.它们往往基本上属于表意文字,但是其中保留着表形成分,而且出现了表音成分.我们的汉字就是这样的文字.”高名凯、石安石主编的《语言学概论》也持类似观点.汉字的这种混合的过渡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呢?编者没有明说,但说:“这种文字有着严重的缺点,它是一个拼凑起来的文字体系,三种造字原则都用,很不一致.”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混合”状态吧.又说:“文字最后发展到表音期,表意文字、表形文字全都由表音文字所代替.”由于汉  相似文献   

11.
汉字结构的划分,早有定论,按其各个不同的构成形式划分为八种结构:独体字;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全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根据这八种结构分析字形,一般均无分歧。但在遇到“树”、“篮”这类部首加两个部件构成的熟字时,老师、学生却常常统一不起意见来。有的认为“树”是左右结构,由“木”与“对”两部分构成;有的认为“树”是左中右结构,由“木”、“又”、“寸”三部分构成。为了要对学生讲清其字形结构的划分标准,让其知其所以然,并能举一反三,这个问题颇有斟酌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汉字结构在汉字史上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强势结构是指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结构,包括义音结构、层次结构、二合结构等;与强势结构相对的是弱势结构,即在汉字发展过程中逐渐式微的结构,包括非义音结构、非层次结构、非二合结构。历时汉字构形属性的测查数据显示:强势结构的构字量一路上扬,而弱势结构的构字量一路下挫,这既体现在新造字形对强势结构的选择,也体现在旧有字形顺应强势结构而发生的形体改造。各强势结构的共同指向是使系统中的字形结构有序化,在诸强势结构的共同作用下,汉字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结构系统化。义音结构和二合结构这两种强势结构的协同作用,进一步生发出以左形右声为主的"形体—功能"匹配模式,汉字系统进一步精密化。  相似文献   

13.
孙梨梨 《考试周刊》2012,(80):17-18
中韩两国地理相连,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汉语对韩国语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在文字和词;12的使用方面。韩国在1443年“训民正音”创制之前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字生活要借用汉字来实现。1446年韩文颁布之后,汉字的使用并无减少。到了近代由于诸多历史原因,韩国曾一度施行了“韩文专用”的语文政策:现代韩国人认识到汉字的使用在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学习汉字。  相似文献   

14.
关于汉字的讹变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汉字演变中的讹变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 ,阐述了讹变的内涵 ,分析了讹变现象之所以产生和讹变现象能够积非成是的原因 ,认为对讹变现象的研究应把眼光扩大到整个汉字演变过程中 ,而不应只局限于古文字阶段 ,强调应结合汉字符号学来研究讹变现象  相似文献   

15.
吴德生 《考试周刊》2008,(52):26-26
当前中小学生甚至教师的汉字书写水平普遍不高,主要原因是从课程设置到各类考试缺乏对汉字书写要求。我们要从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识写好字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全民族的汉字书写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一、现行汉字的形成教材指出"现行汉字是指《简化汉字总表》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公布以后所通用的汉字".《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是1965年1月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公布的,因此现行汉字的最后形成期应在1965年.现行汉字有些书叫现代汉字.现代汉字是同古代汉字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说古代汉字是指汉末楷书出现以前的汉字,这样现代  相似文献   

17.
<正>一、问题的提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足以证明字写得好看的重要性。可是,我发现生活中有一些人写字潦草且随意,笔顺颠倒错乱,笔画歪七扭八。因此,汉字的书写问题也越来越引发我们的关注。学校是推行规范书写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更要写好字,体现出汉字的美!为此,我利用课余时间作了一次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这种关于汉字性质的看法是不够全面的。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但是,由于他们观察汉字性质的角度不够正确,因而,他们所提出的观点有的是不够完善的。因此,本文从汉字记录汉语的方式出发,提出汉字是“表意—谐音—记号文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信哪家?编辑同志,你们好!我们在语文识字的笔顺教学中,常常遇到几本参考书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教师们尽管各有所持,但又惟恐教错,误人子女。谨举几例,恳请编辑同志赐答为盼:1.“火”字: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出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用书》)和广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出版的例。学生多功能字典》(以下简称停典》)均为:、少火。而广西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广西美术出版社一飞九九六年出版的《写字》教材(以下称《写字》)则为:火。2.“车”字:“用书”和“写字”均为…  相似文献   

20.
本刊2009年11月中旬刊组织的主题策划“美丽的汉字我的家”,极力倡导在语文教学中留住汉字这寮“根”,在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关于初中汉字教学的思考”一文是对我们的主张给予具体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