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玉峰 《考试周刊》2012,(22):68-68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于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情感中.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愉快体验之中。在这种情感体验下.学生就会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的学习侧重于形象思维.对书本的抽象文字和教师的讲解不能充分理解。如果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就会调动学生的感官认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谈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3.
情景体验教学,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以思想品德课为例,情景体验包括教材和自然社会两方面。教材中的情景体验是指学生通过对教材中文字图片的阅读产生的情感体验。具体做法:让学生独自体验、整理学习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积极的情感是一种动机,一种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原动力.Skinner & Belmont认为,学生的情感参与包括四方面的体验:兴趣、快乐、忧虑和愤怒.也有学者认为,学生的情感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包含六个基本要素:孤僻、遵守规范、反叛、顺从、革新和参与.这些要素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基本方面:积极情感、遵守规范和消极情感.其中,积极情感包括兴趣、快乐、好奇、信心、参与和革新等.数学新课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品质的发展.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参与许多数学活动,并形成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良好的数学学习过程,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反之,将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在数学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提倡“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应注重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注重内心对文字的情感体验。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正视学生的认知、体验、水平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引领个性化学习.努力为学生支撑展示个性的广阔天空.  相似文献   

7.
陈飞 《考试周刊》2013,(90):32-32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复杂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但其体验的过程和方式是有规律可循的。能否让学生真正地体验情感,要看教师能否提高自身的教育智慧,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要看教师有没有胆量和气魄真的放手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体验他们的情感:要看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还要看老师能否把文中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再现出来.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体验情感。达到这些条件,就能把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施苏玲 《考试周刊》2010,(56):91-92
体验式数学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它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活动中真正动起来。本文从体验学习的内容选择和体验学习的主要途径等方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体验学习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甘春瑜 《考试周刊》2010,(10):55-56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本文从“师生互敬互爱,让学生体验师爱之情;学习与生活联系.让学生体验学习之乐;教学与活动结合,让学生体验亲历之趣:教师善于赞赏,让学生体验成功之喜”四个方面来论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让他们真正地愿学、乐学。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这段话不难看出,通过语文教学,不仅让学生读懂文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得到情感、道德的熏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完成预定目标的学习任务,获取导向性价值取向外,还要关注学生在不同层面的独特体验。这种独特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个性特点、价值观以及周围不同的生活环境等个人情感因素,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价值观达成一致的产物。所以这种独特体验的产生,是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1.
陈烨 《考试周刊》2012,(69):100-100
本文从学生积极英语学习情感激活及合作认知体验深化两方面来阐述情感化教学和体验式认知对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表达学习能力生成的推动作用。情感体验教学是基于学生英语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基础上,关注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创造情境化教学环境.倡导合作探究体验式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的英语学习发展需要。情感体验模式运用能够有效深化课堂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使任务学习与情感体验得到完美融合,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标提出: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更多体现在其自身的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如自主阅读,理解文字,情感体验,情感朗读等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领会课标精神,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促进学生阅读富有个性化。  相似文献   

13.
情感不仅是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呢?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自己的讲课激情,并透过文字启发和引导学生触摸作者感情的脉搏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将“体验”纳入了过程性目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参与,获得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态度。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消极的情感体验.虚妄的泡沫体验.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习既是一个体验活动,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个人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语文是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教材大多包含着浓浓的感情色彩。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激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阅读课中真实的情感体验鲜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7.
心理素质教育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的.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语文阅读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去阅读甚至更深的探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字的感情和文字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语文阅读中的情感教育可以通过情境教学使学生体验情感,可以通过问题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通过发挥想象使学生领悟情感,也可以通过调动氛围与学生交流情感。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态度和体验,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以人的整体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教师良好的情感能感化学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从感情上扣住学生的心弦,达到以情动情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课文中人物的情感,三者融合为一体,使学生产生新的情感,通过文字再创造性地…  相似文献   

20.
杨丽萍 《考试周刊》2012,(55):74-75
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新课程更多关注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作者试图从丰富情感体验、加强实践体验、联系生活体验三方面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焕发课堂教学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