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任琨 《教育文汇》2013,(14):35-36
《师恩难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的一篇课文,节选自我国著名作家刘绍棠自传《我是刘绍棠》中的《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一文。  相似文献   

2.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1课《师恩难忘》中,著名作家刘绍棠回忆了自己上小学四年级时教他语文的田老师,田老师“口才、文笔”都很好,特别是上课喜欢讲故事,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所讲内容的意思和其中蕴涵的道理。在课文中,刘绍棠回忆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王玲君 《教师》2010,(34):15-15
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语文课内既“夯实双基”,又培养能力,还能愉悦情感,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呢?答案是吸引学生热爱学习。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目的就是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让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充满吸引力呢?  相似文献   

4.
刘绍棠先生在《师恩难忘》一文中写道,他在小学上语文课时,田老师一边教课文,一边给孩子们讲故事,四年讲述了一千多个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田"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今天,小学语文资源比刘绍棠当年读书时已多了几十倍、几百倍,我们能像田老师那样,持续不断地用中华民族的母语故事慢慢浸润孩子的心灵呢?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1课<师恩难忘>中,著名作家刘绍棠回忆了自己四年级时教他语文的田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所讲内容的意思和其中蕴涵的道理.在课文中,刘绍棠回忆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刘绍棠先生的《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我已经教过三次。第一次教时,觉得它语言平淡,整篇文章就靠老师讲的一则故事支撑,嚼之无味,没什么教头。于是,我草草教完后补充了大量词藻华丽的赞美老师的诗歌和魏巍的《我的老师》。教后,自以为学生收获很多,而学生反应却一般。第二遍再教时,我驾轻就熟,重点难点的把握似乎胸有成竹,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次写人的习作,从单元内容看,本单元的主题是“师恩难忘”,由写老师的两篇课文组成。从习作内容看,导写部分首先带着我们回顾《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写得感人的主要原因;接着以表现师生情谊的情境试图唤起学生对老师的回忆;然后又以《我的班主任》片断为例指出本次习作的要点;最后对本次习作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张新华 《师道》2005,(11):30-30
苏教版第十一册的《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一篇饱含着浓浓爱国情感的佳作,章平实流畅,学生易于理解,所以在以往历次的教学中我都是以“读了全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和“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这两个问题引领学生轻轻松松搞定课教学的。  相似文献   

9.
害羞的学生     
苏教版语文第五册有篇课文叫《掌声》,主人公小英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一天上演讲课,犹豫不决的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出色地完成了演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我在进行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二课《师恩难忘》这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这个问题上发生了争执,有的说是10个自然段,有的说是9个自然段,问题的焦点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小诗该不该独立为一个自然段。认为独立成一个自然段的理由是:这首小诗另起了一行,前面空了两格,在形式上明显是独立的一段。认为不能独立成自然段的理由是:前面一段的最后一句是“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紧紧跟着的是那首小诗,不能把它们分开。我当时很明确地肯定了后面一种意见,并着重提醒学生注意前一段最后一句是用的…  相似文献   

11.
老师领进门     
《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改编自现代著名乡土作家刘绍棠先生的散文《老师领进门》。文中刘绍棠先生深情回忆了给他启蒙教育的田老师。田老师的教学方法极其特别,他能将教学的全部内容巧妙地编成一个个故事。刘绍棠先生在田老师的门下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也正是这些故事在刘先生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后来成为中国重量级作家。  相似文献   

12.
赵龙 《教育文汇》2006,(3):40-40
课文《牛郎织女》(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讲述的是孤儿牛郎和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女之间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样一则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很多同学小时候在夏夜纳凉的小板凳上就听老人们讲起过,他们太熟悉故事中的那些人物了:憨厚老实的牛郎,贤惠温柔的织女,神奇的老牛,还有天庭中那无情无义的王母娘娘……是这些生动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会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怎样使我的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怎样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成为“最具魅力”的人?我拿什么来吸引我的学生?经过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4.
《冰花》是国标本苏教版第一册教材中的课文,本课通过小童与他妈妈的对话,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冰花的千姿百态和晶亮洁白。全文充满了童真童趣,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想像力,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恬静纯洁的冬天风景图。教学流程如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来欣  相似文献   

15.
任菊莲 《宁夏教育》2005,(12):56-56
“好教师可以使人享受课堂。”在青铜峡市新课堂教学设计展示竞赛活动中,作为评委,我在听完市三小教师执教的参赛课《台湾的蝴蝶谷》后,的确感受到了这句话的精彩,对公开课也有了深刻的思考与认识。《台湾的蝴蝶谷》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台湾蝴蝶谷每年春季彩蝶翻飞、景色瑰丽的迷人景象,文美、情美,但执教教师做课的效果更美。  相似文献   

16.
【案例1】跟学生一起学习《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后,教师又读了一篇有关写老师的文章,读到感动至深处,他竞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原以为学生能够被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打动,没想到,下面却传来了偷偷的笑声:“看,老师哭了……”  相似文献   

17.
《老师领进门》(浙教版第十一册)是当代作家刘绍棠先生的作品。文章通过具体事例的娓娓叙述和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画龙点睛”,表达出作者对田老师深深的感激。基于此,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应该着力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悟与体验,使他们经历充分的语言实践,主动积累语言,体会到作者40年来不变的感恩情怀,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为知识而教,塑造知识人,是传统教学最鲜明的特征。这种教学被刻上了深深的“物”的烙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观要求我们超越纯粹的知识教育,为学生智慧的生长而教。  相似文献   

19.
周萍 《广东教育》2004,(1):19-19
我常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拿什么来吸引你,我的学生?尤其是当学生听我讲课做出哈欠状或双眼无神的时候。我希望坚守我的信念——做一位有个性的老师,构建属于我自己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一、幽默是我的调料谁也不得不承认:学习的确是件苦差事,分数与名次像山一样压在学生的头上。如果我们老师上课不懂察颜观色,随机增添一些“调料”,而仍然一本正经地,苦口婆心地念经,那当然只会是一厢情愿,收效甚微。我的课堂常会发出会心的笑,大家心花怒放,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轻松活泼。一日学到《争画》这一课,一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把毛主席、齐白石…  相似文献   

20.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被选编在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中,写词人退居江西上饶,夜行黄沙岭时所见所感。摊开教材静静品赏,油墨清香偕着稻花的浓郁馨香,迎面扑来。“明月”之夜,幽静恰人,旷野阡陌染上了清辉的底色,盈手可掬。“清风”习习,拂去夜行的疲倦,“扑棱棱”斜枝上乌鹊突然惊起,啼叫声划破夜空,却在诗人的心底撩起波动的悦弦,倾耳可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