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科学选材中,肌纤维类型的测定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采用肌电方法间接测定肌纤维类型,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工作。不同肌纤维类型代谢,收缩特征导致肌电参数各有差异。实验证明,快肌百分比较高的肌肉进行持续性收缩时积分肌电图(IEMG)增加,平均功率频率向低频转移。而慢肌百分比较高的肌肉积分肌电图振幅小于快肌振幅,功率谱变化小而稳定。机制主要是由于快肌运动单位较易疲劳,为维持力量输出,大量慢肌运动单位募集造成低频成分增加。此外快肌强大的收缩力量使肌内压增高,肌肉内供血不足和乳酸堆积是功率谱变化的另一个原因。这些机制已成为采用肌电方法测定肌纤维类型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18名8—11岁(男10人,女8人)儿童乒乓球运动员为被试,研究了运动员表象时的肌电图(EMG)和脑电图(EEG)特征。结果发现,运动表象时,手臂肌电活动没有显著性变化;左右枕叶和左右中央区2—7.9HZ的慢波功率谱百分比显著下降,左右中央区11.1—27HZ的β波功率谱百分比显著下降;IEMG值与02部位α波功率谱百分数.01部位β波功率谱分数和02部位β波功率谱百分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71和0.65。讨论了上述结果与前人以成人为被试得到的结果有所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测试了24名未受过体育专业训练的24名男大学生的最大吸氧量、无氧功率、肌纤维百分纽成,并对快肌百分比与最大吸氧量、无氧功率的相关程度分别做了分析.结果显示受试者的有氧与无氧运动能力均较低,慢肌纤维百分比与(V_(o2max))及快肌纤维百分比与无氧功率的相关程度均不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优秀武术运动员无氧运动强度时肌电信号特征及其与血乳酸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对象为12名一级武术运动员和12名二级武术运动员。研究方法:肌电指标测试:两组受试对象负重体重的7.5%,在功率自行车上持续运动60s后记录运动中和运动后30s内肌电指标MPF、MF和IEMG;血乳酸测试:采集运动中(20s一次)和运动后3min内的血乳酸浓度。结论:两组受试对象的MPF和MF均呈线性下降,但是对照组下降的斜率始终大于试验组,表明对照组比试验组更容易疲劳;IEMG呈线性上升,随着时间的延长,斜率加大,并且试验组斜率始终大于对照组,表明实验组肌纤维的募集能力要强于对照组;各肌电图指标与血乳酸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负相关,但是血乳酸的积累并不是引起肌电图指标变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简介人类骨骼肌的局部疲劳可由持续的肌肉活动引起,而且伴有运动能力下降和肌肉局部疼痛。显然,局部疲劳可以通过肌电信号的功率谱分析而测出。伴随疲劳而出现的肌电图低频功率成分的增加被认为主要是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减慢所致。现已发现肌肉局部缺血和代谢产物的积累可以降低肌纤维膜的动作电位传导速度。这样,功率谱的改变可以解释为肌膜功能下降的征兆,即可能是由收缩过程中发生在肌膜上的  相似文献   

6.
疲劳肌电图处理软件包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自开展对疲劳的研究以来,许多学者研究了神经肌肉疲劳过程中的肌电图变化。近十年来,koim、Bigland-Rilchie、Edwards等人研究了各种收缩形式下肌肉疲劳的肌电图的变化。Petrofsky对肌肉疲劳时的肌电的功率谱变化做了大量的研究。Naeije对肌肉疲劳时的肌纤维动作电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目的是探讨由IEMG测得的无氧阈与疲劳阈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阐明由IEMG无损伤测定无氧阈和疲劳阈的可靠性及其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7名受试者渐增负荷运动中股直肌个股外侧肌积分肌电图(IEMG)的变化及其与血乳酸、气体代谢AT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其结果显示:由IEMG非线性增加确定的AT与血乳酸AT及气体代谢AT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利用渐增负荷重股直肌和股外侧肌IEMG的非线性增加,作为无损伤测定AT的方法是可靠与可行的。同时,本文对用4mM/L固定血乳酸值确定AT的论点提出了异议,认为“个体无氧阈”才是反映每个机体运动中供能从有氧代谢为主向无氧代谢为主过渡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运用表面肌电测试仪器,对部分短跑运动员递增负荷下全蹲训练进行测试,对所测表面肌电现象进行分析。测试结果:随着负荷的递增,股二头肌的IEMG随着负荷的递增而逐步增加,臀中肌、臀大肌IEMG、IEMG/S和RMS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大。股二头肌、臀中肌、臀大肌随着负荷的递增而最大振幅也逐步增大,振幅最大时的膝关节角度范围分别为:88.94~106.33°,101.345~121.667°,88.779~101.591°;平均角度分别为99.77°,113.157°,93.917°。  相似文献   

10.
用表面电极贴于人的皮肤上引导出其下面活动着的肌肉的肌电,是当前运动生理、动力解剖、运动生物力学等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已经证明表面肌电图不能导出被浅层肌群所覆盖的深层肌群的肌电。但就浅层肌群而论,表面肌电图能否导出该肌深层肌纤维的电变化呢?虽有人做了这方面的工作,而仍需探讨。又由于表面肌电图在幅度、频率的分析上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就有肌电图积分(或积分肌电图IEMG)的产生,近几年又开始使用频谱分析的方法对肌电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不同齿轮比训练时自行车运动员肌电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利用sEMG对自行车运动员运动肌组织进行监测与机能分析的可行性。方法:8名自行车运动员进行42/15、52/12与52/15齿轮比练习台骑行测试,采用芬兰Muscle Tester ME3000P8肌电图仪与MegaWin软件系统记录分析运动时的sEMG值。结果表明:同侧同部位肌组织不同齿轮比练习时IEMG/s值不同,除小腿三头肌(P<0.05)外,各部位IEMG/s组间无显著差异;相同训练条件下同部位肌组织左右腿IEMG/s个体差异明显,提示sEMG能够直观反映动力性运动中肌肉的收缩活动,不同齿轮比骑行对下肢不同部位骨骼肌刺激不同。建议:训练监控中,sEMG适合应用于运动员个体的纵向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为测定并分析不同运动能力受试者在动力和静力性运动时肌肉运动疲劳过程中肌电和脑电信号变化特征,将20名受试者分为两组,经常运动组(A组)10名,运动不足组 10名(B组).受试者进行动力性MVC持续肌肉收缩和1/3MVC静力性持续收缩两种运动,同步记录EMG和EEG信号.结果显示,MVC动力性运动时A组受试者平均MVC、RMS、IEMG显著性大于B组,MF则呈下降.随肌肉收缩持续IEMG变化形成一明显的转折点,但1/3MVC静力性运动时肌肉持续收缩时间短于MVC运动时间.不管是动力还是静力运动IEMG拐点与脑电α指数拐点发生在时间上一致.结论:IEMG形成的拐点可能成为肌肉疲劳的参照点.EEG所反映的中枢疲劳与EMG所反映的外周疲劳在生物电学变化上具有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研究在极限负荷斜蹲运动过程中肌肉做离心工作、向心工作和静力工作时的肌电信号特征。结果发现,股外肌做离心工作对的IEMG低于向心工作,而向心工作的IEMG又低于等长工作。根据对肌电信号频率特性的分析结果,股外肌做离心工作时,参与工作的运动单位可能主要是慢肌运动单位,参与工作的运动单位的数目可能少于向心工作和等长工作,等长工作中参与工作的运动单位的数目可能最多。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实验,对划艇运动员拉桨臂和推桨臂肱三头肌肌纤维类型的分布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肌力、肌力与IEMGmax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肌纤维与游泳训练──澳大利亚的游泳训练观念与方法郑闽生编译不仅仅是运动员,任何人生下来以后都有红慢肌纤维、红快肌纤维、白快肌纤维。红慢肌纤维又称之为Ⅰ型、红快肌纤维又称之为A型、白快肌纤维又称之为B型肌纤维。白快肌纤维(B)比红快肌纤维大,红快肌纤维...  相似文献   

16.
无氧功率水平和能力是通过对多项生理指标的观测、分析来定性的,这些指标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无氧功率测定和倒谱分析研究,发现无氧功率和体脂百分比有一定关系。结果与分析从测试结果中看出男子211岁年龄组、女子214岁年龄组谱峰值较高,无氧功率强的...  相似文献   

17.
1972年戈立克应用针刺活检技术,对48名不同运动项目的优秀运动员与26名无训练者的股外肌和三角肌中肌纤维类型的横向比较研究发现,耐力运动员股外肌中慢肌纤维的百分组成占优势。嗣后,在杰出的长距离跑、自行车、划船以及越野滑雪等项目运动员的股外肌、腓肠肌或肱三头肌中慢肌纤维的百分率较高,短跑、跳跃和举重运动员的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的百分率较高。这些研究结果,提示了运动员的主要肌群中两类肌纤维的配布与运动项目特点有明显的依从关系。由此引起了不同项目优秀运动员的肌纤维配布是先天遗传的,还是由于长时间专项训练所产生  相似文献   

18.
肌球蛋白重链是决定肌纤维收缩特性的主要因素,运动训练可造成肌球蛋白重链多种多样的改变,从而影响他们的速度或耐力。阐述了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对肌纤维转型、肌纤维肥大、肌纤维增生的影响,及肌纤维特性改变的时相等大家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积分肌电对青年男子股四头肌的疲劳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30名青年男子按不同负荷进行下肢运动至疲劳的肌电图进行全程监测,通过对不同阶段IEMG进行分析处理,旨在探讨利用表面肌电图对受训肌肉进行监测和机能分析的可行性。结果发现,在使用IEMG,变化比例评定负荷程度和疲劳状态时应以运动初期肌电达到稳定状态的结果为基础。在双侧肌肉同时进行力量练习时,若着重发展弱势腿力量应采用中小训练强度,而采用大强度的训练刺激增加优势腿力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SDH-AchE结合法染色,光镜下观察了不同负荷训练的小白鼠胫骨前肌的肌纤维型和运动终板的变化。本研究证明:间歇跑训练组的红肌纤维数量明显减少,自肌纤维及中间肌纤维数量明显增多;连续跑训练的白肌纤维数量明显减少,中间肌纤维数量明显增多,红肌纤维数量无明显改变。雄性鼠三型肌纤维的平均直径训练组与对照组相比呈一致性显著增加;雌性鼠三型肌纤维的平均直径:连续跑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间歇跑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三型肌纤维上的运动终板数量百分比无明显改变。本文就观察结果讨论了这些变化的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