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人们清楚地看到,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感、促进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等诸多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美育既不能缺少也不可代替。“没有美育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必须高度地重视美育的意义,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积极地把美育提高到应有的地位上来。  相似文献   

2.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主要是通过对人的情感的激发,让其情感得到升华侧重于对美的直觉体验,着重陶冶个体的特定情感和独创性。一提起美育,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科目,其实相比之下,在美育方面,语文教学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由语文教学与美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够陶治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在技工学校进行审美教育,培养美的情操,是深化教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技工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项重要内容。因为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缺乏美的情操就不能说是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4.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美育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审美教育是个体和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社会共同体的和谐与完备的必要条件。通过对美育特征的探讨,进而明确了美育所具有的形象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特点,也就决定了其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美育的特殊作用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情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这无疑确立和提高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为美育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命题进行了文化人类学的追溯,认为美育代宗教是人类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从原始宗教,人为宗教,哲学、科学发展,教育的发展中论证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历史过程及必然趋势,展示了现代化进程中美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艺术家创造美的形象,以之美化人的心灵,使之向善,此之谓美育。审美教育,亦称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纲要》中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使它具备了实施美育的条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思想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本文现从诗歌教学出发,就诗歌的美育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霏 《教学与管理》2002,(10):56-57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智力开发的重要手段。人们很早就懂得以艺术手段作为教育人的工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曾认为,音乐有潜移默化和美化心灵的作用,他主张儿童都应学音乐。我国古代总是把“礼和乐”并提,并且很早就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观点,把音乐看作是对人们教育的工具。孔子所说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明确地把“乐”列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可见,音乐教育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中小学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9.
当前,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一下美育的功能:一、美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美育能够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三、美育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之,美育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美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0.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与人们对于客观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以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科学。美育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人类自身所创造的一切美,对人类进行自身建设的教育。就目前学校教育现实来看,美育的相当一部分工作就落在语文教学上。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所以,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开发美育资源,进行美育实践,发挥美育作用,通过美感、审美等教育来对学生人格整塑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美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和作用是极丰富的,搞好音乐教育对人们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都将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所强调的重要教育内容。马克思主义强调“未来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人”,①离开美育是不行的。本文试图通过总结自己教学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对美育的规律作初步的探讨。一、美育的性质美育即审美教育。这是一门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早在古希腊、中国西周时期就有了音乐教育等审美教育的基本形式,形成一门学科也有200年的历史了。说它崭新是因为近百年来——特别是“文革”以后的中国,人们对美育系统而科学的探索才刚刚开始。美育是和美学和教育学密切相联系的,还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审美教育活动———美育在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的作用愈来愈为科学的理论所证实。许多教育家提出了将美育贯穿于整个教育中“使德育、智育、体育升华为伦理美育、智力美育、人体美育。”这种主张基本上反映了当代科学和教育发展的趋势 ,也说明了美育的重要教育作用为人们所共识的现实。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美育 ,也是人类自身美化、自身建设的一个方面 ,并且是特定历史上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传播下去的手段。它是以生动、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或形式唤起审美…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说过:“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易俗。故先生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又说:“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弟子,其中的“乐”就是美育。五四前后,教育家王国维、蔡元培等都曾大力倡导过美育。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所有这些,说明美育在培养人的品德和陶冶个性方面有较大的作用。十八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指出:“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确切地讲,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热爱美、鉴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在各科的教育教学中,都应发掘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美育课程资源,实施美育。  相似文献   

15.
章从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作用,美育在素质教育所面临的知识经济社会中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美育能够张扬发展个性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殊功能,指出美育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呼吁社会各界尤其学校教育群策群力,推进这项美好崇高的事业。  相似文献   

16.
李春珍 《云南教育》2004,(35):21-22
语文新课程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加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以人为本”的“人文性”的集中体现。审美教育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纵观社会发展史,欧洲中世纪的倒退和我国十年浩劫的停滞,也可以理解为脱离“以人为本”、美育所受到的歪曲和摧残的结果。美育在人的健康、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菁 《甘肃教育》2003,(9):29-29
美育即美感教育,又称审美教育。蔡元培早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1993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历史学科有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中学历史美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准确区分美与丑,正确对待人生。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20世纪中国美育和艺术教育发展和演进的艰难历程,指出美育和艺术教育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就新世纪的美育和艺术教育的意义、方法和途径、目标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高等师范教育应加强美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师范教育应加强美育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崔晓航关键词:高等师范教育美育美育是整个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党和政府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建国初期,党中央就明确提出“要使青年一代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9...  相似文献   

20.
姚碧玉 《考试周刊》2013,(45):42-42
<正>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美育的重要地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育即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十分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育健全的有力源泉。"这就点明了美育在个人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从语文学科的特点看,其本身就肩负着美育任务,它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