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市)电视台是离中国基层百姓最近的国家媒体。"因为最近,所以最亲"这句形象代言词,是我们宁海电视台关注基层民生,传播本土民俗风情,弘扬地域优秀文化而提炼并秉承了多年的工作追求。"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则向我们提出了更高职业要求。如何将这种传媒文化工作精神和态度贯穿到电视节目的各种形态和层面,地方电视文艺节目如何立足本土,发挥自身优势,拓展程式,创新理念,走出一条属于县(市)电视台独创独有的品牌之路?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思考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广播节目同质化现象普遍,本文以泉州广播电视台FM105.9刺桐之声为样本,结合全国各地部分广播频率的具体实践案例,通过地方元素和区域文化的特征剖析以及本土受众的需求分析,指出:灵活、合理地吸收、运用地方元素,是避免广播节目同质化现象,打造个性化节目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同时在应用层面,对如何在广播节目中融入地方元素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传播学的研究表明,文化上的亲和力,地域上的亲近感,最能使本地的听众产生共鸣。因此,作为地方电台我们必须认识到广播节目的这种地域性的差异,深入研究地域特色,突出地域特征,将自然环境、传统观念、生活方式、历史变迁、时代风尚等都要融入节目的设计策划中。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感觉到:作为地方电台树立广播节目的本土意识,强化服务功能,是参与媒体竞争保持强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传播学的研究表明,文化上的亲和力、地域上的亲近感,最能使本地的听众产生共鸣。因此作为地方电台我们必须认识到广播节目的这种地域性的差异,深入研究地域特色,突出地域特征将自然环境、传统观念、生活方式、历史变迁、时代风尚等都要融入节目的设计策划中。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感觉到:作为地方电台树立广播节目的本土意识,强化服务功能是参与媒体竞争保持强势的重要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革命加剧了品牌和品牌之间的竞争,地方品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保持自身品牌的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格外引人注目.乡土文化作为现存最好的造血材料和培育平台,能为地方品牌发展注入新的元素,令其保持独特的竞争力.但乡土文化在地方品牌具体运用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如定位、包装、管理、推广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从乡土文化、地方品牌、政府的角度展开研究,为企业在实战中更好地运用乡土文化进行品牌塑造提供一定方法上的指导,有效地解决具体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萍 《新闻爱好者》2012,(15):71-72
广播节目中强烈的地方文化色彩,是对一个地方文化资源优势的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它对现代社会各种文化信息的相互融汇交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地方文化旅游产业乃至推动整个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群众综合素质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彰显地方文化特色,要通过对"三点",即对当地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风物与"一线"——贯穿古今的能够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主线的正确把握,处理好地方文化点与面之间、地方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和地方文化欣赏性与知识性之间的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杨莹 《新闻爱好者》2012,(24):67-69
当前,各家省级卫视都把自制剧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它所带来的文化传播效应和收视趋向成为自制剧生产的重要吸引力,自制剧成为推广本土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做好自制剧关键在于讲好故事,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讲故事,在地缘文化背景下发掘故事,展示本土人物群像性格,展示地方语言、民俗、生活形态,以及风土人情等。讲好自制剧故事需要明确主题,深入生活,贴近本土,占据首播权。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回族文学》杂志坚持"立足昌吉州,面向全国,打造本土文化品牌"的办刊宗旨,坚持走时代性、民族性、文学性三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发展和繁荣回族文学和新疆多民族文学事业"为己任,始终把刊物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打造体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文艺精品,弘扬了民族优秀文化,繁荣了地方文艺创作,丰富了人民群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与中国寻求文化身份:以方言电视节目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中国在面对全球化和保持本土文化身份时的困境。中国在保护文化身份方面的努力表现为两种趋势:一种是,主要通过大众传播的中央集权式控制构建统一的民族文化;另一种是通过基层的传播和草根式的努力保存传统和本土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来自政府和草根阶层的推动力量在某些时候、某种场合会不谋而合。在另外一些时候,它们又各自为战,甚至产生一定的冲突和论争。当代中国人对文化与身份多样性的追求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在重新发现和重申已经被国家追求发展的战略边缘化和未被官方版本的"民族文化"认可的中国遗产中展示的草根需求和民间努力。作者认为,这样一种基于本土的需求和基层的努力才是保护和复苏中国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现代的广播音乐节目大部分是以流行音乐为主,主要是由专业的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来传播流行音乐,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听众歌迷,由此可见,流行音乐广播节目对广大听众的影响力跟覆盖面都是很大的。在大家收听广播节目调节身心的时候,它的传承文化的功能也慢慢地被业界人员所重视,学术界对此提出了"文化殖民"等问题,对此,大家进行了理性探讨:如何使流行音乐节目顺利运行,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了主要的问题。本文主要讲的是如何在音乐广播节目中体现出它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基层公共图书馆如何构建该地区阅读服务的立体式平台,并助力于营造具有本土特色文化的书香氛围,确保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地市一级的媒体,贴近地方本土本源,与本土特色文化交集最多,理应不断提升文化自觉,深刻认识地方特色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地方特色文化传播与文化发展的关  相似文献   

13.
潘虹 《新闻实践》2014,(6):78-79
在网媒兴盛、文化娱乐新闻日益泛滥的时代,如何办好报纸副刊?在实践中,我们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守本土文化,精耕细作,使得《文化周刊》成为温州日报的一个品牌栏目。来自读者的一片叫好之声,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温州日报文化副刊多年来立足本土的办报理念的肯定,上级领导、主管部门也多次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4.
"品牌的一半是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实质上就是文化的影响力。传媒品牌如果失去了文化的灵魂,就如同无根的浮萍,不可能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观察城市电视目前小有气候的品牌节目、品牌频道,无不是在利用、发扬区域文化特色上清醒较早,先行一步的。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不可替代的品质是城市电视的生存之本,只有浸润其中,浸透每一个细胞,拼命吮吸精华,我们羸弱的躯干才会强健,才  相似文献   

15.
立足基层、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然而,转型后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不匹配、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的系统方案未形成、与基层传承人的联系匮乏等因素,导致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地方传统文化弘扬方面出现了同质化严重、代表性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力度弱、创新性系统布局难以为继等问题。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从制定系统化全局性地方特色文化挖掘方案;纵横向结合打破地区特色文化发展壁垒;在合理范围内扩充融媒体中心媒介资源补给、打造品牌特色;加强与县域文化传承人联系、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等维度进行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如今,当你走进一座城市,打开收音机,人们大都会搜索到许多的广播频率。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给了听众广阔的选择空间,但同时,也为地方广播媒体提出了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如何走出广播同质化的怪圈,拓展属于自己的一条航线,在激烈的电波大战中把握先机,赢得听众,赢得市场。近年来,抚顺电台致力于"立足本土特色,奏响时代节拍"的办节目宗旨,打出了地方广播"本土贴近、时尚引领"的特色牌,节目地区市场占有率高出了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
广播节目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赢得了老年人的青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典型的“老年受众环境”正在形成,这对广播节目内容的创新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如何巧妙融入健康、时尚、公益和文化元素来凸显老年广播节目的时代特色为切入点,探讨了有关老年广播品牌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是基于对少数民族如何在文化转型的社会求得生存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而后这一概念逐渐发展深入,被认为是国家层面上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的理论前提。在地方视域内,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富有个性的传播实践所体现出的本土文化自觉,能够起到加强人与地域的互动、强化文化认同、建构城市文化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丁婕 《东南传播》2021,(9):139-141
作为新闻工作者和文化自信的践行者,作为致力于文化传播的新闻媒体,2021年福建新闻广播开启"吾即潮流"年度宣传主题,以传媒人的视角,深刻解读阐释文化自信,体现责任担当.本文以福建新闻广播《新闻国潮风》节目为例,浅谈广播节目如何以新闻为依托,挖掘文化表达的多元方式,在节目创新和创作上如何为受众传递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伯鸿”是风雅桐乡建设的文化基因,桐乡以“伯鸿”为阅读品牌进行系统打造,探索在全民阅读背景下,基层公共图书馆如何结合地方实际,实践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建设路径,实施品牌建设和推广策略,并提出问题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