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伟川老师在《罕见的连环错译》(本刊2006年11期)一中,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曾益其所不能”和“人恒过,然后能改”两句的通常翻译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曾益其所不能”通常翻译为“增加他的才能”与“人恒过,然后能改”通常翻译为“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是连环错译,前一句应译为“增加他不能做的事情”。笔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奈达(E.A.Nida)在《翻译科学的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Translation,1964)一书中把“动态对应”(dynamic equivalence)作为翻译的标准。鉴于“动态对应”常被曲解,他在《语言、文化与翻译》(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1993)中将之改为“功能对应”(func-tional equivalence)。所谓“功能对应”,或“动态对应”,是指翻译时不拘泥于原文的语法结构和字面意义,着重于译文读者的反应,使译文读者获  相似文献   

3.
词语翻译的“功能对等”问题陈志斌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搏士在1986年出版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FromOneLanguagetoAnother)中提出了内容与形式兼顾的翻译论点,即所谓“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t)。他...  相似文献   

4.
“直译”与“意译”这两种翻译方法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应用最普遍,是最常见的两种翻译方法。两者之间存在相同点和异同点.有其各自独特的特点。本文首先探讨了“直译”与“意译”这两种翻译方法在应用中体现出来的各自特点,及其所使用的语义场与语域:其次探讨了这两种翻译方法所使用的不同的背景及常出现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被我国广大译者奉为翻译标准,被认为是译界的金科玉律。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信”、“达”、“雅”提出质疑。首先,认为“信”“达”“雅”不能称之为翻译理论;其次,指出“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的适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后质疑“信”“达”“雅”的经典地位,并提出人们不能盲目推崇“信”、“达”、“雅”,而应该拓宽视野,借鉴西方近几十年来翻译理论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把中国的翻译理论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聂巧云 《双语学习》2007,(10M):158-159
奈达是美国著名的翻译家。1964年,他出版了《翻译科学初探》,在书中提出了“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和“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的概念。起初奈达特别强调动态对等,因为在他看来,形式对等的翻译是很少见的。目前翻译界对“功能对等”、“形式对等”翻译争论颇多,有些学者认为形式对等较功能对等重要,有些学者认为功能对等比形式对等更胜一筹。本文作者认为在翻译诗歌的时候,形式对等在翻译拟形诗的时候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中,有许多表达涉及到两者之间的关系,诸如两者之间的选择,两者之间的比较,两者之间的对照,两者之间的一致,两者之间的肯定、否定及其他相互关系等。这些表达方式有的常用一些固定结构,有的则灵活多变。一、两者之间的选择在表示两者之间的选择时,常翻译为“比起……来,更喜欢……”,“宁愿……”,常用固定结构“wouldrather…tha…”,“rather…than…”,“…rathertha…”,“wouldpreferto…ratherthan…”“prefer…to…”,“either…or…”,“not…but…”等。请看下列例句:Hewouldratherstayathomethangoou他宁…  相似文献   

8.
知名翻译家江枫翻译了大量著作,他翻译的英语诗歌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世纪也流传颇广。江枫关心中国翻译学科建设,推崇“忠实”和“形神兼备”的翻译观,对当代学界的一些翻译观与翻译实践提出质疑,与诸多知名翻译学者展开论辩。通过梳理江枫的翻译实践历程,分析其翻译理论以及介绍他与其他翻译家的争辩,全面展现这位功勋卓著的翻译家。  相似文献   

9.
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尤其是有关“雅”的标准,一百年来众说纷坛、襄贬不一。本文研究了各种对严复“雅”字翻译标准的评论,结合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的言(象)意论、“美善统一论”观点,认为严复求雅的翻译旨趣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传统使然,但作为翻译标准,“尔雅”的内涵应该重新界定为对原文风格的忠实。  相似文献   

10.
严复是我国第一届留英学生。他对中国文学的突出贡献,一是散文创作,二是翻译。他的散文,多是政论散文,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文学性,开了“社会论文”的先河,可说是“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的雏型。他的翻译,精审翻译西学名著,第一次系统地介绍西洋近世思想;厘定“信、雅、达”的翻译标准,建立翻译理论体系,推动翻译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任何翻译工作者在进行翻译之前,必定有其翻译的目的,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严复所提出的“达旨术”在他所处的时代有效地向中国知识界介绍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在把交流作为翻译首要任务的今天,“达旨术”也不失其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人匣过,然后能改”的翻译,现行的一些图书众说纷纭。1.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和上海教育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古诗文对译与详注》等参考读物是这样翻译的:“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2.张世礼先生在1999年第11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又是这样下结论的:“综上所述,‘人恒过,然后能改’中的‘过’.是名词用作动词,但不能解释为‘犯过失’,而应解释为‘良省过失’或‘悔过’,  相似文献   

13.
与二三十年代的“张扬个性”的散文作家一样,梁遇春无疑也是一个“满口荒唐言”,好出惊人之语的性情中人。如他在《春缪集》潇洒的陈词:“在这急景流年的人生里,我愿意高举盛到杯缘的春缪畅饮。”在1926———1932年不满6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在书斋、课余、闲暇之时撰写了37篇小品文,翻译了二三十种外国文学作品———如他所说的“聪明的想头,灵活的意思”。温儒敏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写到散文创作时,用的是“印象式的点兵法”:“……鲁迅的冷峻犀利,郭沫若的雄奇豪放,郁达夫的袒露自怜,叶圣陶的平实冷静,废名的…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漫长的语言实践中,语言的特质在不断地被借鉴、运用和提炼中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表达方式。各种语言所特有的独特构词能力、特定语序、特色的遣词造句方法以及特殊的语言形式,使翻译这一语际交流的心理活动变得复杂起来,使“在尊重‘他语言’的前提下再现作者原意”的玉律难以达到。就文学翻译而言,在追求翻译艺术手段的前提下做到完全传达其意、其形、其味,传达出原文的意境更非易事。在翻译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对原文意境的解读不够深刻,译品缺乏艺术性,显得枯燥晦涩,体现不出原作的或“气贯长虹”或“余音绕梁”的气势。本文拟通过对文学作品翻译实践例案的分析,来探讨翻译在语言教学中促进语言对比、增强学生译艺意识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曹靖华(1897—1987)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散文家、教育家。他是鲁迅、翟秋白的挚友,“五四”以来,我国翻译介绍苏联革命文学的前驱者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教授。1997年是曹老诞辰100周年。北京大学、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博物馆等单位,于1997年10月22日隆重集会纪念这位杰出的革命文学家,追忆他一生所从事的革命活动和文化教育工作,缅怀他为人民做出的光辉业绩和他的高尚道德风范。曹老生长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我们的祖国内忧外患,灾难深重,整个社会处于急剧的动荡变化之中。“五四…  相似文献   

16.
从全球化语境视角出发,探讨新词翻译中解读“他者”的理性诉求。首先通过三向度解读“他者”来构建“自我”,进而提出新词翻译的有效性不仅来自对新词信息内容的透彻解读,还取决于目的语读者的能力;再指出目的语读者获取异质他者时,通过对其文化政治语境的必要了解而将信息同相关文化情境联系的能力必不可少。得出结论:新词翻译应当在有意识性构建自我的基础上,接受和引入“他者”。  相似文献   

17.
《赤壁之战》中“卿能办之者诚决”一句,现行各种译本对它的翻译不甚一样。《教学参考书》译为“你能够对付他(曹操)(的话),就一定(同他)决一胜负。”《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译为“你能对付得了曹操的话,就请决战。”《高中古诗文对译》译为“(凡是)您能对付曹操时,(您就)确实(和他)决一胜负。”这些翻译不尽相同,但对“能”的翻译却是一致的,都把“能”看作能愿动词,理解为“能够”,这是不妥贴的。  相似文献   

18.
徐蓉 《双语学习》2007,(11M):177-178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里有一组以“要”字为构词核心的词,常称为“要”类词。本文对动词“要”,助动词“要/不要”,连词“只要/要是”及与“要”字相关的名词,形容词等进行认知角度的研究,并对不同词性的“要”的不同语义的译法进行了对比和归纳。从语义和翻译两个方面对“要”类词进行分析论述,讨论了语义语境,所接成分和词性差别对“要”的英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电影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之当今中国大规模地引进外国影片、且以英语影片居多,因此,电影片名翻译尤显重要。电影的本质与电影片名的功能决定了电影片名中“他者”的存在;同时,源语片名必然与文化“他者”紧密相连。与汉语文化相比较,英语电影片名中存在语言及思维层面的文化“他者”,对其加以清楚的认识,有利于电影片名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功能对等的起源 功能对等论是同等效果论的变体。第一个提出这一理论的是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他在1790写的一本《优秀的翻译》中为“优秀的翻译”下了一个定义:“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意思完全移植在译作语言之中,使译语使用者像原语使用者一样并清楚的领悟和感受非母语的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和作者创作的感受。”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1969年出版的《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才正式提到“动态对等”。“动态对等”也就是译文读者对译人语的反应程度大体上与原语读者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