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谦 《云南教育》2007,(9S):31-32
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 教材简析:《梅花魂》这篇文章记叙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外孙女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并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相似文献   

2.
《梅花魂》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在异国时外公教他读诗、爱惜“墨梅图”,以及送他“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手绢的事,充分表达了外公对祖国的眷恋和作者对外公深深的怀念。在一位华侨老人的心中,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是祖国的象征,梅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不屈不挠。“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外祖父珍爱并保存着这幅梅花图,正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作为华夏的儿女,我们要学习梅花那种不图外表,不媚世俗,一身清气,高洁自重的精神,这也是《梅花魂》…  相似文献   

3.
卢谦 《教学与管理》2006,(12):70-71
教材简析: 《梅花魂》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记叙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并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表达了这位华侨老人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全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相似文献   

4.
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这是因为它经霜傲雪,不惧严寒,在它的身上寄寓了人们对美好品格的向往。今天我再次读了《梅花魂》这篇课文,依然感慨万千。课文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叙述身在异国的外祖父对梅花的敬爱以及他对祖国无比的眷恋。本文用三件事讲叙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一颗热爱祖国的心。  相似文献   

5.
“就那么从容不迫,就那么悄无声息地,上帝把你赐给了我们。没有彩虹,没有鸽哨,只有一个晶莹洁白的世界和窗外那一树傲立于雪中的寒梅。后来,爸爸给你取名红梅,那是因为你第一眼打量这世界时,你看到的就是窗外的那株寒梅,也寄希望于你能像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出类拔萃。”当我学着在日记本上第一次写下我的名字的那个雪天,妈妈凝视着窗外那白茫茫的世界喃喃地对我说。从此,我便开始品尝属于我的那份天真和烂漫。  相似文献   

6.
教材简析:《梅花魂》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记叙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并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表达了这位华侨老人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全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7.
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简析:《梅花魂》这篇文章记叙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外孙女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并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  相似文献   

8.
正读着《梅花魂》,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但是我的学生能否被文章的内容所打动呢?面对当今社会这个大的国际环境,在价值取向复杂的今天,学生会被这篇文章所感染吗?会因老华侨这个人物形象有所触动吗?我的教学目标能够达成吗?带着一连串的思考,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品味梅花的精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析】 《梅花魂》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讲的是一位身居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出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文章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相似文献   

10.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设计理念 教学中,牢固树立“课堂是学生的”“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等课程新理念,紧抓外祖父三次流泪的场景,由浅入深地引导,调动学生感悟外祖父的思乡、爱国之情,启发学生领悟外祖父将爱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之上,他对祖国的眷恋一如梅花,忠贞不渝,使学生受到浓郁的爱国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11.
正《梅花魂》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发生在旅居海外的外祖父身上的五件事,表达对梅花精神的赞美,对中国的无尽思念。字里行间充盈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礼赞,是涵养学生传统文化精神的好教材。一、品读文字,把握精神内核外祖父自幼饱受中华  相似文献   

12.
梅花魂     
第一自然段"特殊"二字引领全文。在此之前有一"雪"字,在其后有许多"雪"字,这"雪"作了"傲"的对象,从而卒章显志,揭示梅花魂之所在。此文能放能收,收放自如--写其他的花都是为着反衬梅花"傲雪"之魂。最后一段"俗套"。以上一段"傲雪"之意收束全文,余音袅袅。  相似文献   

13.
《梅花魂》记叙了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眷恋祖国、思念家乡的几件感人事例,表明了他崇尚梅花精神、立志要做一个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的决心。这篇课文是阅读课文,其教学步骤可作如下设计:初读课文,了解全貌。梅花,落叶乔木,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有粉...  相似文献   

14.
董花莲 《广西教育》2008,(13):39-39
《梅花魂》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一册第7课,是新增的阅读课文。课文叙述围绕梅花发生的一些事,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对祖国眷恋之情,体现了作者热爱祖国,立志做一个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情怀。教学时,我主要通过分层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条理,弄懂课文内容,感悟梅花之“魂”。  相似文献   

15.
《梅花魂》是第五组教材的第三篇课文,属新增篇目。文章讲述了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这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文章可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我”看到故乡的梅花便忆起长眠异国的外祖父;第二段(第2自然段起至...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梅花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好教材。课文讲述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因此,笔者结合课程特点,在教学中从细节入手,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17.
《梅花魂》记叙了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眷恋祖国、思念家乡的几件感人事例,表明了他崇尚梅花精神,立志要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国人的决心。因为这篇课文是阅读课文,在教学的设计上就应该注意既要运用所学的阅读知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要落实“前后照应,首尾连  相似文献   

18.
<正>在阅读教学中找准了突破口,就找准了教学各环节的纽带。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突破口,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在简简单单的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梅花魂》这篇回忆录,以倒叙的手法给孩子们勾画出了一位远在异乡的老华侨,也就是"我"的外祖父与梅花之间的那份深情。整篇文章以梅花喻人,以梅花魂喻国人之气节。透过"我"的记忆,追溯了我、外祖父关于梅花发生的五件事,虽然在叙述上有详有  相似文献   

19.
一、扣题质疑,导入新课1.(板书梅花)请学生们朗诵关于梅花的古诗。2.(板书魂)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文《梅花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文中的事都是作者的回忆。作者当时还是个孩子,虽然  相似文献   

20.
梅花谢落复次前韵玉妃摘唯烟雨村1人间草木非我对,阁香入户寻短梦,披衣连夜唤客饮,松明照坐愁不睡,先生来年六十化。多情好事余习气,留连一物吾过矣,,先生作诗与招魂。 奔月偶桂成幽昏. 青子缀枝留小园。 雪肤满地聊相温。 井华入腹清而曦⑨,道眼己入不二r丁⑤ 惜花未忍都无言。 笑领百罚空蓉槽⑧译诗冰清玉洁的梅花仙子, 滴降到蛮烟瘴雨的荒村。我满怀缝蜷的深情, 为她吟咏招魂的诗篇。人世间那些凡庸的草木, 尽都不是她理想的对象。为与丹桂结伴她翩翩飞向月宫, 留下昏朦的夜色显得一片阴沉。暗昧的幽香吹入户精, 我扑朔迷离重寻旧梦。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