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对铜的化合物在氨水中的溶解性进行了讨论 ,侧重讨论了铜的难溶化合物 ,认为铜的难溶化合物在氨水中的溶解性主要取决于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和铜氨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  相似文献   

2.
铜具有不活泼金属单质的共性;氧化铜具有难溶氧化物的共性及氧化性;氢氧化铜具有难溶氢氧化物的共性和弱氧化性;铜盐中的Cu2+具有弱碱阳离子的共性和氧化性.因铜的不活泼性及化合物的难溶性,在平时的学习中往往重视不够,但这部分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常涉及到,应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铜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新增的考点,亚铜化合物知识点更能高层次的检验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大多数亚铜化合物难溶于水,亚铜为+1价,在酸性条件下,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Cu+=Cu2++Cu.现将近几年的相关考题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铜的冶炼和使用已有几千年历史,铜及其化合物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由于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特殊位置以及铜及其化合物的“个性”,所以铜及其化合物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同时也是考试的重点之一,如陕西省2010年理综化学第26题.所以,我们将铜及其化合物归纳起来,以便于我们学习和掌握.  相似文献   

5.
要谈难溶金属硫化物溶解与否的判据,大家都知道应用容度积规则即可。即: Q_iKsp 难溶化合物不能自动溶解; Q_i=Ksp 溶解沉淀处于平衡状态。 难溶金属硫化物在酸中溶解与否的判据与其它难溶物一样,也是应用以上容度积规则。然而,本文要谈的是另一种判断方法,用溶解过程中体系的自由能变△G的大小来判断溶解过程是否可以自发进行,进一步说,是应用浓度商Q_c与平衡常数K_c的相对大小进行判断,具体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并没有关于铜及其化合物的系统知识,而近年来在全国的高考试卷中却多次涉及铜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成了高考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中的重要部分,且在高考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是:内容繁杂,易混淆,难记忆。针对其特点,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初步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讨论酸效应对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提出条件沉淀形成常数概念,为控制酸度对不同离子进行沉淀分离的可能性提供半定量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利用电导率传感器测量难溶电解质PbI;悬浊液的稀释过程,论证溶解平衡的存在并获得溶度积常数。通过对比实验,测量溶液的电导率证明难溶电解质也存在溶解平衡的同离子效应和溶度积常数的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10.
化学平衡常数是2007年新课改以来,人教版选修四的《化学平衡》章节中新增设的内容,进而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中又相继出现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和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因而掌握好化学平衡常数对后面的两个常数的学习具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有机锡化合物的形态分析方法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有机锡化合物在工业、农业、防腐涂料和木材防腐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介绍,从而指出了主要的污染来源.同时介绍了有机锡化合物的性质,进一步了解此化合物的形态.对有机锡的形态测定方法分两部分作了综述:第一部分,测定前的样品预处理,包括萃取和衍生技术;第二部分,总结了有机锡化合物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气相色谱(GC)联用技术、液相色谱(HPLC)的联用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毛细管电泳法(CE)和增敏溶出伏按法(ASV).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热力学角度分析无机物的溶解性,比较易溶、微溶和难溶的特性及热力学根据。既解释了物质的溶解性质,又分析了溶解原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酸效应对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提出条件沉淀形成常数概念,为控制酸度对不同离子进行沉淀分离的可能性提供半定量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就无机化学教学中无机含氧酸的相对酸强度等问题,确立了一种含氧酸及其阴离子的相对酸强度的判据,在不知道Ka的情况下用这种判据来判断酸根离子的水解反应,水合Brφnsted-Lowry酸碱反应以及某些难溶盐在强酸中的溶解性等等,都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从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θ可以计算络合物的稳定常数K稳和难溶盐的溶度积常数Ksp,计算时需要先设计出具体的电池,再通过查还原电极电势表,算出所设计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θ=ψ^θ右-ψ^*左)进而计算出相应的稳定常数或溶度积常数。但在电池的设计中极易出现错误,从而达不到目的。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从电池的标准电动势计算络合物稳定常数和难溶盐的溶度积常数时电池的设计方法,以与读者共议。  相似文献   

16.
以端基为丙烯酸酯双键的树状化合物[PAE(=)8]分别和二乙醇胺(DEA)、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为原料,合成了端基为16和24个羟基的树状化合物.测定了多羟基树状化合物的表面张力及对苯甲酸、水杨酸、甲基红的增溶性.实验结果表明,端基为16个羟基的树状化合物[PAE(OH)16]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而端基为24个羟基的树状化合物[PAE(OH)24]不具有表面活性.对比PAE(OH)16PAE(OH)24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苯甲酸、水杨酸及甲基红等难溶客体分子的增溶性,得出增溶能力大小顺序为:PAE(OH)24>PAE(OH)16>SDS.  相似文献   

17.
铜及其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没有完整系统地去研究、讨论,而是分散在从初中到高中的不同阶段去学习,如初中学过CuO是黑色物质、具有氧化性;高中学过新制的Cu(OH)2与含醛基的化合物反应可得到砖红色的Cu2O;铜盐能使蛋白质变性等等.  相似文献   

18.
本讨论pH对难溶铬酸盐形成的影响及其在具体分析实验中的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19.
《大连大学学报》2016,(3):35-38
研究了光促进温和条件下,非贵金属铜化合物、镉化合物催化氯代烷烃与甲酸甲酯的羰基化反应。结果表明,以CuCl_2、CuBr_2或CdI_2为催化剂,可实现氯代烷烃与甲酸甲酯的羰基化反应,得到相应的羧酸甲酯,如以CdI_2为催化剂,氯代环己烷的羰基化产物环己基甲酸甲酯的产率和选择性分别为64%和65%;镉化合物CdCl_2或Cd(OAc)_2单独使用时,无催化活性,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碘化物,羰基化反应可以顺利进行。MS分析表明I-在镉化合物催化体系中的作用是I-在光照下先原位取代氯代烷烃中的Cl-生成相应的碘代烷烃,然后再与甲酸甲酯进行羰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20.
碱土金属碳酸盐化学性质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用化学热力学的方法讨论了碱土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在水中的溶解性,在强酸和二氧化碳溶液中的溶解性等碱土金属碳酸盐的重要化学性质,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