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言的任意性特征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而象似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语言的象似性是指语言形式和其概念结构之间存在映照关系,而句法象似性指句法结构的组织形式和人的思维结构之间有着某种自然的对应关系,主要遵循三大理据原则:距离象似、顺序象似和数量象似。理解句法象似性的概念和原则,有助于从认知层面更好地掌握二语习得的规律,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象似性体现于人的认知过程中,又作用于人对客观世界自然、真实的描绘,语言象似性遍及诗歌的各个层面,起到修辞的效果,帮助实现诗歌形意和谐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3.
语言象似性指的是语言形式或结构与客观现实或概念结构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本文对四种象似性原则(即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标记象似)进行解读并指出了语言象似性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仿拟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被广告英语广泛使用,广告根据需要,模仿现有的语音、词汇、句法、语篇、语调等来达到其广告效果。而广告英语作为一种英语语言文体,它有效的证明了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特征。本文通过例子分析仿词、仿语、仿句、仿篇、仿调在广告英语中运用,并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四个原则,即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探讨广告英语是如何通过仿拟让消费者根据自身的身体经验形成的象似性达到共鸣,产生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形式主义语言学与认知功能语言学问世以来,语言学界关于任意性与象似性语言观的争论从未停止。任意性和象似性均从属于心理范畴,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语言系统中的要素是否具有理据性。在语言符号层面,符号的生成主要取决于任意性,在言语活动层面,象似性是语言系统的内在动因,支持着语言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近些年不断受到质疑,来自语言象似性的研究是最大的挑战。象似性的多种原则体现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其中的标记象似原则是词序排列、语用分析、文体分析中的重要认知手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发展,语言的象似性逐渐被人们所发掘,也为英语教学提供了重要基础.在教学中,有效应用语音象似性、词义象似性、语序象似性、语法隐喻象似性,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 ,语言学界对语言象似性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 ,对语言心理层面涉及甚少。本文试图应用象似性理论从语言心理层面来探讨象似性  相似文献   

9.
牛艳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2):141-142,147
语言结构和人类的时空概念或经验结构有着自然地联系,即顺序象似性。在认知语言学界,它极大挑战和补充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本文重在从英汉语料库分析中发掘其存在性,及其与语法结构发生的关系,使人类在最小努力下获得最佳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距离象似性原则是指概念距离与语言符号间距离的相似关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剑桥商务英语3本教材(初级、中级、高级)中的阅读文本为语料,对其中符合距离象似性原则的句子进行整理,分析商务英语文体中缩小的语言距离现象,如省略、直接引语、直接称谓和连字符的象似性原则及其修辞意义,探索思维、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中国英语"这一语言现象和汉语的象似性,依次从语音、词汇和句子结构等方面并结合大量实例解读"中国英语"与汉语的象似性,从而得出影响"中国英语"产生的原因和认知理据.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发展,"中国英语"必将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为学术界的一个新的理论增长点,象似性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跨学科研究中,但广告英语中的象似性现象及其修辞功能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通过选取典型的广告英语实例、集中探讨广告英语中的书写象似性以及书写象似性在广告英语的重要修辞作用,从而为广告英语的研究提供新尝试。  相似文献   

13.
人类语言都具有临摹性,但临摹的程度因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英语的临摹更注重抽象性,而汉语则具有临摹现实感性经验的思维特点。汉语的临摹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都体现出时间顺序原则和整体部分原则。  相似文献   

14.
性别不对称现象在体育媒体语言中并不鲜见,但几乎总是对女性不利。女子运动和赛事名称常常是性别标记的,女子运动员的美貌比起其运动成绩来似乎更为媒体所津津乐道,女子运动员依然被描述成在身体和智力方面劣于男子。语言中性别不对称之原因不在语言本身,而在其外部。标记象似原则认为标记成分具有额外、不寻常和意外等意义,性别标记亦然;社会学认为,性别标记是由社会构建的。本文选取体育媒体语言为切入点,例举其在涉及性别时所表现出的不对称现象,主要以标记象似原则并结合社会语言学等相关理论来阐释其存在的社会理据。  相似文献   

15.
飞行员表象扫描加工的认知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反应时的加因素法为研究范式,通过相应的计算机技术检测了20名歼击机飞行员及其控制组的表象扫描加工水平,并在柯斯林高水平视觉加工模型的基础上对该认知加工特性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除较易任务上的反应时外,飞行员与其控制组相比,在各表象扫描距离上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相对于其他视觉空间认知加工任务,表象扫描加工表现出了相对较低的认知可塑性水平.结果提示在飞行员、宇航员以及其他特殊职业人员的心理选拔中,应加强对那些认知可塑性水平较低的认知功能的评价与考察.  相似文献   

16.
导游词翻译属于应用文体翻译领域,以服务游客为宗旨。根据关联—顺应理论框架,翻译是一个原文作者、译者和译语读者认知相互作用的动态交际过程。译者需要解读原文并产出译文,需要做到:寻求原文最佳关联,顺应译语游客物理世界;传递原文交际意图,顺应顺应译语游客心理世界;减少信息理解负担,顺应译语游客社会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