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从19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清政府为了应对东北边疆的危机,开始实行移民以充实边疆的政策。但在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移民实边政策实施力度不大,在黑龙江尤为如此,采取的是局部开禁政策,而且在开禁的过程中,在政策、法规方面对旗人多有照顾,试图使京旗在呼兰屯垦,以期达到解决旗人生计兼顾实边之双重效果,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2.
论清末清政府对内蒙古的“移民实边”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朝末期,清政府曾在内蒙古推行一些新的政策。人们一般把这些政策叫作“移民实边”政策。本文下面要讲到,“移民实边”四字与这些政策的实际内容是不相符合的。但是,“移民实边”政策的叫法,已成习惯,本文还是沿用了。“移民实边”政策在内蒙古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是内蒙古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几十年来,各种各样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做过文章。但多半是别有用意的,因而把同题弄得更复杂了。今天,我们应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依据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原则,从历史的实际情况出发,来重新分析和评价这个政策。近几年来,有一些历史书和论文论述了“移民实边”政策。另有一些论文,虽然  相似文献   

3.
在蒙古近代史上,清末对蒙古的新政和所谓移民实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国以来,我国蒙古史学界对清政府在内蒙古推行的移民实边,已有了一些专题研究和讨论。而对于清朝对蒙新政,直到1986年之前,除了几部蒙古通史(简史)性著作中有关章节的概括性介绍和一些相关论文中的部分论述、涉及,还没有看到专题论著。邢亦尘同志近来发表的《略论清末蒙古地区的“新政”》(以下简称《略论》),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第一篇专题论文。文章就新政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內容,以及它同移民实边的关系等问题,阐述了一些重要史实,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19世纪美国的移民运动与20世纪初清政府在内蒙古地区推行的移民实边,起初两者的目标类似、措施雷同。但由于它们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的,且又土地政策取向趋异,其移民运动就呈现出殊异的历史特点,构成了各自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付春锋  曲剧 《文教资料》2009,(21):101-103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历代对西部多实施"恩威并施"的羁縻统治,"因俗而治"实施移民实边、屯田开发政策,促进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边疆地区危机四伏。在边疆危机和内地人口压力的刺激下,清政府和以后的民国政府相继推行移民实边政策,改变了炮地与边疆人口分布稠稀悬殊的差距。边疆地区移民人口的大量迁入,筑成了一道抵御外来入侵的坚实边防;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力量的增强;促进了边疆地区新的行政建置的设立,使国家控制力得到加强;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中叶以后,沙俄侵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东北边疆危机加深,清政府认识到了移民实边的重要性,黑龙江地区逐渐解禁,移民促进了黑龙江地区土地开发和农业的发展,加速了黑龙江地区农业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一西汉文帝时期,最严重的外部威胁就是匈奴不断侵扰边境。其时,晁错为太子家令,遂于文帝十一年(前169年)上书《言兵体三章》,陈述了制服匈奴的基本方针,嬴得了文帝的赞赏。接着,晁错又上书《言守边备塞、劝农力本,当世急务二事》,提出了移民实边的政策。这项政策进一步确定了逐步制服匈奴的具体措施,把移民“守边各塞”和开垦荒地“劝农力本”当世急务二事连同一起解决。“守边备塞”是摆在当时统治集团面前的一大难题。早在秦王朝时就采取了征发远方戌卒备边和移民实边两种办法。但秦统治者只是依仗行政暴力强制推行,终于激起民变。晁错认真地总结了秦王朝速亡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该论文是"清政府与台湾的土地开发"课题的系列论文之一.台湾的大规模开发始于清代,清政府的移民政府、民族政策、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对台湾的土地开发均产生深刻的影响.清领台湾之初,大部分土地控制在台湾土著、即所谓的"番族"手里,台湾汉民开发领域的扩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与番社"争地"的过程.台湾番族根据其汉化程度,有生、熟番之分,在清领台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清政府将生番视为化外之人,并将他们划在"界"外,不许民人越界私垦,以启衅端.但清政府的防番战略遏制不了台湾开发的步伐,清中期出现了大面积的界外土地开发,"牡丹社事件"之后,清政府看清日本企图侵略台湾的狼子野心,决定开山抚番,开发台湾东部及深山地带.本文主要论述同光以前,清政府的防番战略举措,它对清前期台湾的土地开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乾嘉以来,清朝国势日衰,边疆危机凸显,尤以北方为甚。龚自珍立足于筹边谋防,对新疆防务作了精辟的论述。他从力主守卫新疆,建议移民新疆,发展新疆本地经济,搞好新疆民族关系,夺伯克之权。在新疆建省等9方面来加强新疆防务,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东汉筹边失当有三:其一是对武装力量进行压缩,对兵役制度进行调整,削弱了边防军事实力和战略后备力量;其二是“以夷制度”,羁縻失当,民族矛盾激化;其三是放弃边防经济开发,使得边郡空虚,经济萧条,筹边经费日增,国家财政中的军费负担增加。其结果是加重了东汉政治、经济、军事危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内忧外患交互作用,最终导致东汉衰亡。  相似文献   

12.
清代统一新疆以后,清政府向天山北路大量移民,而在天山南路则实行汉、回隔离政策,不准内地人口迁入。19世纪20年代末在平定和卓后裔叛乱后,清政府的边疆政策随之调整,逐步将移民南疆作为巩固边疆的方略。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南疆的民族状况迫使清政府改变初衷。清朝国力衰退,国库空虚,社会矛盾激化,已不具备大规模移民的能力以及维吾尔族人口的增长,1828年到1850年在南疆开垦大量土地大多数交予维吾尔人耕种,这无疑对南疆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嘉庆年间,清王朝开始走向衰落。针对国内西北动荡的局势,爱国学者龚自珍致力于西北史地研究,在家学、朋友及国家时局的影响之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西北边防思想。虽然他的西北边防思想最终未能得到朝廷的采纳,但他的西北边防思想却成为日后新疆建省的滥觞。本文旨在发掘龚自珍的西北边防思想的渊源、内容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清代是云南边疆地区市镇发展的高峰时期之一,也是云南边疆地区城市化的发端时期.原因主要是清政权加强了对云南的控制、人口的增加、农业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然而,由于很多市镇正处于草创阶段,所以总体上城市化水平不高.很多市镇由于先天不足,很长时间里都受到发展瓶颈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明代边塞诗因“南倭北虏”的独特边患形势而称为边防诗,包括以北方边患为背景的塞防诗和以东南海患为背景的海防诗两个系列。明代嘉靖时期作家唐顺之的边防诗正是存“南倭北虏”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因差赴北部边塞而作塞防诗,东南海上抗倭期间创作海防诗。唐顺之的边防诗创作是明代边防诗创作的典型代表,是明代边防诗创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锡恒是清末首任阿尔泰办事大臣。科阿分治后,锡恒在阿尔泰地区大力开展以边防为中心的各项建设。主要包括:编练新式军队、改善武器装备、增设台站、开通电报线路、兴办屯垦等,有效地巩固了阿尔泰地区的边防。  相似文献   

17.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先秦时期,云南的土著民族与氐羌、百越、百濮等民族群体相融合,云南多民族分布格局已见端倪。秦汉至唐宋时期,随着汉族的不断迁入及与云南各族的融合,云南多民族分布格局形成。元明清时期,大量的汉族人民进入云南,汉族即成为云南的多数民族,其他民族则成为少数民族,云南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分布格局形成,这对云南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云南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作为清朝北洋水师防御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旅顺海防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旅顺北洋水师的创立与旅顺水师营的建革有密切的关系 ,旅顺水师营的创建与发展在清朝海军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可以从旅顺水师营的沿革中认识清朝辽南地区海防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清王朝的对外关系中,中缅宗藩关系始终占据着一个特殊位置。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清王朝对西南边界的划分一直比较模糊,缺乏明确的领土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其西南边防建设也成为一种摆设、形式。然而,在近代以来,因为英法的入侵,清王朝在加强自身西南边防建设的同时,也开始力图维持中缅宗藩关系的存在,从而成为缅甸抵抗外来入侵的坚强后盾。晚清中缅宗藩关系的这种特殊性,对于西南边防建设的研究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20.
郑观应边防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观应是清末洋务运动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边防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晚清社会上层阶级边防思想的反映,并对清季乃至民国时期的边防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