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传主的时代性与社会性构成了类传存在的合法性,不同类传的设立与否因时代而异.范晔《后汉书》较之《史》《汉》,新增了《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等七篇类传,这七篇类传的社会性与时代性体现在:立传数量与种类具有涵盖东汉朝野人物的全面性;传主选择以传主所处时代的公论作为标准;写法上多用附载法,且能类从中犹见“细意”,从而从时间、空间的二维角度全面反映人物情况.此外,七篇类传对前继承了《史记》传统,对后又完善了类传体例,其立传标准又受到了范晔“耻作文士”的主观情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南朝时期,史学从文史哲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学科。但是,史学与文学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从《后汉书.文苑列传》、正史列传中收入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杂传创作的兴盛、史籍里有关传主的文学观念论述的记载、很多史学家同时又是文学家等方面,就南朝史籍编纂的文学意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史略》一书对中国古代史学史的贡献:一、《史略》在著录文书、分类等方面有所创新,是一部成熟的史籍专科目录,为历史文献学做出了贡献;二、《史略》集宋以前史学批评之大成,展示了古代史学批评的总体水平;三、《史略》体现了作者的史学思想,从侧面透露了南宋史学发展的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4.
<正> 戴名世是清康熙时代一位卓有建树的古文作家。关于这位古文作家与当时古文主潮——“桐城派”之间的关系,解放以来研究界大致有三种意见。有的认为戴名世不属“桐城派”。如贺珏在《戴名世及其思想的初步考察》(《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4、5合刊)中说:“戴名世虽是桐城人,又与方苞同以古文著名,但他与后来的桐城文派理论和风格是不同的。”也有的认为戴名世虽不属“桐城  相似文献   

5.
列女以贞洁为根本,她们是封建社会中妇女教化的楷模。宋代列女的时代特征非常鲜明。首先宋代列女呈现出两大反向走势:一是列女为丈夫殉死,这是一个非常盲目愚昧的误区;二是列女开始追求自强独立的人生价值。其次,死于战乱暴力的列女在《宋史·列女传》中也屡有记载,由此可窥见宋代的乱世特征。此外,妓女附在《列女传》中,体现出封建社会对女性价值取向的悖谬  相似文献   

6.
客家妇女的形象历来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赏。列女,作为封建社会中妇女的楷模,则集中、典型地体现了客家妇女的传统美德。本文着重考察乾隆《汀州府志》中的《列女传》,试图从列女这一特殊女性群体视角来加深对客家妇女形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清人李祖陶编选的当朝古文集《国朝文录》,以朝代先后为次序选文四十家,不拘于"天下文章出桐城"的门户之见,其选文、评论具有史学眼光,以选代传地勾勒出了从清初到嘉庆年间古文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8.
以往对传记的考察往往侧重于内涵的研究,而从史学形态角度对传记的分析还较为匮乏。传记史学形态是指传记史学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衡量史学传记发展的核心指标之一。新时期中国传记史学的嬗变不仅表现在传记内容的变化上,还表现为传记篇幅、传主选取、传记作者、传记语言风格、传记受众等方面的形态转型上。传记史学形态的嬗变究其原因归纳为两点:一是社会动因,二是史学本身的嬗变。  相似文献   

9.
《史记》的偏传主倾向表现为同一事例在不同篇章的描写中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但均有偏向传主的倾向性,秦始皇生父疑案与"下宫之难"以及诸多事例可证明这一点。这种倾向性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客观史实本身具有争议,史家被迫在求真不得的情况下作出了"妥善"处理。它体现了《史记》将求善精神融入求真之中的高超手段,从而展现出求真与求善相统一的中国史学特质。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莫尔在<国王理查三世史>中不惜违背尊重史实这一基本史学原则,创造性地塑造了传主阴险狡诈的人物形象.传者通过构建二元对立并借助基督教文化符码,揭示种种表面现象背后的传主本质,成功塑造了传主的暴君形象,以此服务于道德教化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1.
《经史百家杂钞题语》是曾国藩改造桐城、中兴桐城之始。它师法《古文辞类纂》,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古文选录的时空跨度与文体构架方面,曾国藩都表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扩宽了桐城堂庑。收录辞赋,超越方苞《古文约选》桎梏;垂爱骈文,突破姚鼐《古文辞类纂》樊篱;别树一帜,添增“叙记”与“典志”,使史传文与经世文纳人选编范畴。《经史百家杂钞》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突破一宗唐宋的桐城派文统,使桐城古文从狭小胡同迈向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2.
陈颖 《现代语文》2014,(3):39-41
《世说新语》内容丰富,不仅在史学和艺术上有丰富的研究价值,从语言上来说,这部著作也是六朝词汇研究中的重要史料。本文通过对《世说新语》中新生词汇的研究,来证明它在词汇学、史料学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晚清四十家诗钞》精加评点,分别涂径,以师友源澜为主,收录近代旧体诗人诗作,从编辑体例、选辑原则等方面表现桐城诗派的诗学观。辑者吴闺生继承桐城诗学并兼容当时各旧体诗派的诗学观,总结了晚清桐城诗学特色和创作方法,将桐城诗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五柳先生传》诞生以后,基本经历了隐士、儒家、玄学、佛学等视角的解读。隐士的视角肯定了传主超拔世俗的高逸,却忽视了传主的人间关怀;儒家的视角重视了传主的人间关怀,却忽视了传主天人合一的宇宙胸怀;玄学、佛学的视角重视了天人合一、超言绝象、超越世俗的人生境界,却忽视了生活、生命存在的本身。当代学人力图摆脱政治社会和伦理道德视角,从生活、生命本身出发来阐释《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为具体生命的现实存在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和模仿的审美生活方式,五柳先生是一位融会着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理想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5.
例说卷Ⅱ一、命题特点与考查方向高考文言文阅读在材料选文范围方面比较稳定,全国新课标卷Ⅱ近两年分别选了《旧唐书》和《明史》,而辽宁多出自《宋史》,全国卷范围较广;材料多为人物传记类,但不排除其他体裁和题材;2013年所选传主并非完全正面的形象,有褒有贬;测试题型分值稳定而有变化,如新课标卷Ⅱ将第5题对传主形象的理解改为文言断句。  相似文献   

16.
关于清代桐城进士的确切人数,历来文献记载不一。综合光绪《重修安徽通志》、道光《续修桐城县志》、《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桐城耆旧传》、桐城部分家谱等资料,清代桐城地区文进士人数共有152名,比安庆府其他五县进士总和还多,科举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7.
《河西学院学报》2016,(6):71-76
傅畅《晋诸公赞》属于史书"杂史"类别,作于归顺胡人政权之后,即西晋永嘉六年至东晋咸和五年之间。它继承了《史记》《汉书》等传记笔法,叙写西晋时期帝王、公卿百官及贵族女性等人物。传主经历颇为曲折,不乏传奇的色彩,典型事件与典型细节描写也得到重视,富有文学性。《晋诸公赞》的主要贡献在历史方面,它是官修魏晋史书所依据的材料之一,也可以补充正史记载的不足。此外还被编入了古代的类书,在知识的普及、传播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总之,该书在古代史学、文学乃至整个文化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桐城麻溪姚氏宗谱》中发掘出未曾被利用过的第一手资料,从桐城姚氏的理学家风、崇尚力行、表彰节孝等方面考察姚鼐与宋学的关系。由此可知,姚鼐尊崇宋学思想的形成与执着,应追根溯源于其家风。姚鼐反汉学、崇宋学思想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著录的闽籍作家中,部分作家字号、著作卷数、功名时间等缺载存讹。现考得张甄陶、高腾、张际亮等16位闽籍桐城作家字号、著作卷数,可补原著缺误;另闽籍刘国柱师从朱仕琇,受古文法,民国《闽侯县志》有传。赣籍鲁仕骥师从闽籍桐城作家朱仕琇,与桐城作家交往密切,承继古文文脉,民国《建宁县志》、同治《福建通志》、光绪《邵武府志》均有传。按原书体例,予以增补。  相似文献   

20.
史学是我国古代异常发达的一门学科。《史记》以前,史学虽有很大发展,但存在许多缺陷、弱点,始终未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本文从《史记》的体裁、内容、指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史记》在古代史学发展中的关键性地位。《史记》是我国古代史学发展成熟的标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