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延伸一下,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理解:"我们要活的课堂,不要死气沉沉、僵化保守的课堂。"而如今,"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  相似文献   

2.
<正>当阅读成为“悦读”时,读书的感受就会久久地回旋在脑海中,停留在心底,挥之不去。不管是与主人公同欢、同悲的幸福抑或痛苦,都会成为一种“悦读”的体验。暑期期间,我读了几本语文教研专业的关于新课标解读和作业设计方面的书,也读了一些平时难得看的“散书”,如麦家的《人生海海》、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以及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王爱芳 《考试周刊》2014,(57):105-105
<正>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好教师不仅是导演,还是演员,如何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要多样化、多元化,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学习的好习惯,让学生乐学、肯学,从而提高他们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1.快乐——听教学单词离不开操练,但传统的一遍一遍跟读、朗读很机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文人的笔下以及许多漫画家的画中,“约翰牛”和“山姆大叔”成了英国和美国的代称。那么,这两个绰号是如何来的呢?18世纪,苏格兰有位名叫约翰·阿巴思会诺特的英国作家,于1727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约翰·布尔的历史》的书,书中刻画了一位名叫约翰·布尔的性情急躁、滑稽、个子矮胖、举止笨拙的绅士,借以讽刺当时执政党的战争政策。以后的漫画家又把该书主人公约翰画成一个头戴小圆帽、身穿骑马衣、足蹬长统靴的矮胖绅士。由于人物刻画逼真,形象生动,很快传播开来而家喻户晓。这样,“约翰牛”便逐渐成为英国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5.
我是个小“书迷”,喜欢看书,也喜欢买书,所以家里有很多书。可是我有一个坏习惯,在家里随手拿书随手放,搞得家里到处是书。沙发上横七竖八躺着书;茶几上东倒西歪散着书;床上零零落落堆着书……妈妈说,书成了破坏我家整洁形象的“天敌”。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妈妈决定为我买一个书柜。寒假的一天,我正在玩,突然听到妈妈叫我帮忙的喊声。我推开门一看,一只崭新的小书柜出现在我眼前。妈妈郑重其事地说:“心研,这是我为你的书找的家,以后你要把你的书全部放在书架上,再不能东一本西一本地到处扔。”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我和妈妈把书柜搬进了我的…  相似文献   

6.
<正>于丹成为“现象”,又是在讲读《论语》心得中“红”起来的,从事儒学研究的我,自然不能不加以关注。我刚刚拿到《于丹〈论语〉心得》一书时,  相似文献   

7.
想必无论以前还是现在,"淑女"永远是被许多人推崇的一种女性形象。而"书女"自古至今不太招人喜欢,不是有那样的话吗:女子无才便是德。在我看来,淑女和书女在本质上就有极大差别。书女是饱读天下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那种女孩。床头枕边书,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新的知识和外面的世界,不甘心于坐在闺房里绣女红。淑女则是从小被长辈一句一句教给那些礼貌的举止、端庄的神态,然后成为人们眼中的"大家闺秀",嫁了人也就过上了自己母亲的生活,将"大家闺秀"  相似文献   

8.
书帕本是明代官样礼品,明代万历以后,改用白金,逐渐成为一种贿赂的手段.白维国先生的<金瓶梅词典>的[书帕]条释义有不当之处.<金瓶梅词话>的"书帕"多关合万历以后的事实,不能视其为成书年代"嘉靖说"的一内证.  相似文献   

9.
书内是生活,书外也是生活,不论在书内还是书外,生活的主题永不变更。走进书内,了解一种生活;走出书外,进行一种生活。你读书时,对书里的生活感兴趣吗?关注书里人物的命运吗?你曾跟书里人物进行过心灵对话吗?敢于质疑约定俗成的规范吗?你能从书里获得些生活经验吗?如果是这样,你的读书已达到了一种境界,从书内读到了书外。在书外,你愿意与读书的朋友们交流交流吗?“书内书外”这个栏目就是为你提供的展示读书生活的舞台,良机莫错。  相似文献   

10.
从小,我就爱在书海邀游,知识如一只吸盘,牢牢地吸引了我,令我如痴如醉;长大了,对书的热情更是有增无减,它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我十分喜爱收藏书,将它们整齐地放置在书橱里,无聊时,随手抽出一本品味。因此,我家有许多的书:天文地理的知识探秘;浩如烟海的历史读物;令人神往的散文诗集;侠骨柔情的武侠系列……各类报刊杂志更是数不胜数。平时,我十分注意保养这些书。前几年看了琼瑶的《还珠格格3》里面的“晒书日”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突发奇想:何不让我的书也晒晒太阳,享受一下阳光的温暖呢?说干就干。我搬来椅子,将躺在书架上的“伙伴们…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书画历来强调书法对绘画的作用,却忽略了两者间的彼此影响。宋元以后的"引书入画"理论,对新兴的水墨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加速了绘画中线条内结构的丰满和自律。宋元以后,中国画墨法、水法迅猛发展,同时,通过"引书入画"的旧途反馈给了书法,使书法、绘画成为一个回环往复的链条,书法的墨法成  相似文献   

12.
<正>近读《微软的优秀秘密》一书,书中介绍了一些微软的面试题,涉及面广,设计得巧妙而灵活,其中有一道平时似曾相识的天平验"次品"类题,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学图书馆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中学生,他们的借书还书状况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刚入学的初一学生,对新人读的学校图书馆充满新鲜感,借书、还书的频率较快,还书比较准时。但到了学期中和学期末,借了的书就迟迟不还,甚至有的借的时间长了,就把书给丢了,或损坏了,令图书馆管理员头痛;而到了初三,高三毕业班,更是三番五次催还书。有的中学图书馆管理员以为反正学生的毕业证书还在学校教导处那里,所以也不怕,等到毕业学生回来拿毕业证了,有的学生才把书还  相似文献   

14.
有这么一本书,它很小很小,翻开来,就像一只轻盈的小鸟;然而,它却是一本很长很长的书,低中高三个阶梯,长得能伴随孩子们走过小学阶段六个春秋;当然,它更是一本很大很大的书,从诞生至今,它时时都在长大长高。如果,把十多年出版的五亿多册书,一本一本连起来,铺成一条小路,真不知这条路该有多长?  相似文献   

15.
一个叫恩格的资深精神病专家,退休后写了一本中文译名为《惟一》的书。这是一本专门谈医治心理疾病的著作。书中介绍了三千多种治疗方法和一万多种药物。可是他在一次演讲中却说,他书中的所有内容只要四个字就能概括,即“如果、下次”。  相似文献   

16.
现代竞争,需要人们成为掌握多种知识的综合人才。多读书、读好书、读活书便是一条不断补充知识的捷径。但有些人由于读书自学方法不对头,结果,书没少读,其收获甚微。怎样才能把书渎好、读活?学学前人的经验,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17.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回母校,当起了“孩子王”“开学的第一天,校长就对我说:“小冒,从今天起,你就是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了。要当一名好教师.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书科研型教师……”那一次,校长还赠始我几本他订阅的语文教学杂志和一本《给教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曾经是多少教师赖以驰骋讲坛传道授业的“三大件”。不过,这说的可是过去;在崇尚“教育现代化”的今天,上述“三大件”似乎已显得功力不济,殊难支撑局面了。而今的教师到了课堂上,书已不必亲自去念,收录机中自有朗读带伺候着;板书也不必亲自去写,投影仪、放像机自有事半功倍之效;甚至连有些课也不必亲自去上了,按一下电钮,闭路电视中自会传来名家授课的实况,当教师的,仅需行间巡视维持秩序兼解难答疑使足矣。曾经红火一时的教师“三字一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竞赛而今也渐有被“三…  相似文献   

19.
说“门榜”     
<正> 赣州和吉安地区,民间过去有这样一种习俗:厅堂大门顶上,粉以石灰,画一匾额,书之四字,名曰“门榜”(亦称“榜书”、“署书”),既作装饰用,又标志户主的身份人品。门榜所书四字,大有讲究,约有这样三种情况:一、显示其姓氏之家风。如姓曾的则书写“三省传家”,说他们是春秋时曾参的后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一目十行,不是真会读书;十目一行,才是善于读书。对于这种说法,我不敢妄加评论。但《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张松见到曹操写的《孟德新书》,只很快看了一遍,马上就流利地背出来了。害得曹操以为自己的书恰与前人相仿,就把书烧了。这是历史事实还是文学夸张,且不去管它。但张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