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甄秀梅 《考试周刊》2022,(26):23-26
在农村中小学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社团是新时代弘扬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小学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学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社团建设实践和探索具有很深的意义和影响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社团活动有着很强的时代价值、教育价值,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对农村中小学的学校美育、校园文化、文化自信以及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今在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中存在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与方式的缺乏,如教学模式的单一化,课程结构的一成不变,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新科技智能化的影响,各种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对我们的学生思想影响很大,导致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缺乏深刻、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探索出艺术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式。加强艺术教育课程重构建设,增设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理论课程和相关实践应用课程体系。从而达到促进艺术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复兴的战略目标,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的责任。美育是以艺术实践为内容的生命教育,不仅渗透在各个学科中,更流淌在传统文化的血脉中。美术课堂不仅要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还需要打通学科边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以“寻美《诗经》植物”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例,以《诗经》中的植物为研究对象,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精神融入课程、将美育活动与多学科知识联动,聚焦美术核心素养、关注课程综合活动、变革学科育人方式。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地方本科院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索和实践的场所,建立适合新时代要求的传统文化美育体系是其关键问题.晋中学院探索构建了以课堂教学、艺术传承与创新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美育育人模式,对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地方院校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育是确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手段,是复兴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插花艺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同时,也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艺术。因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我国丰厚的文化资源,挖掘“插花艺术”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美学价值,将美育思政融入“插花艺术”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插花艺术”美育思政实践中探索项目式和C-STEAM教育法,增强课堂思政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从“插花艺术”美育思政的实施路径入手,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和美育实践的相融合,发挥“插花艺术”美育思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意识的不断提高,在课程教育改革与优化的过程中,提出要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切实推进教育教学领域的艺术性和创新性发展与传承。尤其在音体美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承担启发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和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教学任务,更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展开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有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体学科教学的途径展开探索,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和教学艺术性、创新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龙狮课程活动对青少年进行艺术教育发挥着积极作用,运用民族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进行美育渗透更是大有作为。本文以"龙狮课程活动"为例,利用传统龙狮活动的课程再造,对初中学生在艺术教育的价值认同、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等方面作了探索,促进学生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精神得到升华,灵魂受到洗礼,能更有效地促进艺术教育和美育活动的"交融"。  相似文献   

8.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小学德育活动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仅有利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与健全人格的培养。本文在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活动融合的产生背景、实践价值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凝练主题,将传统文化与德育目标相结合;丰富内涵,将传统文化与学校特色相结合;建构课程,将传统文化与德育体系相结合;神形兼备,将传统文化和儿童生活相结合四个方面展开实践探索,寻求实施策略,以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提升小学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9.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有效性,增强中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使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更好地为新时代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通过调研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在理念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与德育有机结合;在实践做法上,通过融入式教学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为中职思政课有效教学探索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
顾浩 《江苏教育》2022,(63):57-6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教师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精神引领。京剧脸谱艺术蕴藏着丰富的审美与情感力量,班主任通过京剧脸谱文化主题班本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可以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还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蕴丰富,将其融入民族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增强高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提升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内涵出发,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并基于民族类院校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五条可行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美育价值,为开放教育美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素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开放教育美育工作是开放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而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开放教育美育工作中的融合现状,从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利用现代科技统筹整合教学资源和打造云端校园文化系列活动3个方面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工作二者优质融合的育人方法,巧妙设计符合开放教育学生特点的最佳育人路径,最终达成“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推动开放教育美育工作开启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美育建设要凸显中华美育之精神,体现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扎根中国,回归经典美育论述,从先贤处汲取美育智慧。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中国音乐教育家沈心工(1870—1947年)一生致力于学校美育,是中国近代学校公共基础音乐课程的开创者之一,也是最早使用白话文进行歌词创作的人之一。从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与具体教学实践两个角度切入,爬梳史料、以古鉴今,试为当代学校美育工作提供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周好 《林区教学》2023,(8):92-95
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公共艺术课程作为高校开展美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应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五育融合,凸显中华美育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拓宽课程广度和深度,从明确方向、注重实践、学科融合和科学评价等四个维度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根与魂。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物质文化、中华优秀传统精神文化,还是中华优秀传统制度文化,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学校美育工作,应坚持正确导向,传承文化经典;结合时代要求,力求浸润无声;尊重教育规律,满足迎合学生需求;整体协同规划,科学合理布局等。其实施路径包括:重视传统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历史自信;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发挥美育的铸魂功能;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弘扬美育的教化力量;提高创造创新能力,彰显美育的育人价值等。  相似文献   

16.
欧阳娟蓉 《文教资料》2021,(2):46-47,6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统一性,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主体。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具体表现为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尚纯粹的自我价值追求;推动大学生进行自觉自信的文化理性塑造。基于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为理性传输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思政教育资源供给;拓宽传统文化传递方式,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丰富传统文化实践教育,增强学生实践感知。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的美育资源,而实施美育又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要想不断增强自身文化的软实力,不仅仅要靠人文精神的培育,更需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美育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间接提高美育教育的水平,更好地树立高职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基于美育教育视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教育的有机融合,使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根筑基。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民族观,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传承与弘扬中华古诗词文化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开展古诗词吟唱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诗词艺术的独特魅力,感知诗词艺术的思想情感,传承中华传统诗词文化。  相似文献   

19.
罗琦 《创新人才教育》2019,(1):20-22,32
艺术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多年来,西安市铁一中学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围绕艺术课程、课外艺术实践、校园文化交流的内容结构,突出艺术团队以点带面的教育载体,不断探索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的发展方式。学校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地方传统艺术为主线,强调通过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和多样的艺术教育载体,以艺术表现水平和校园文化氛围相融合,形成了具有良好文化营养的校园环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高校教师要充分提炼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德育贯穿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的难点是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要素,探索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中可以选取有关中国文化的优秀教材,用英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