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OpenInnoLab是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教育中心团队发布的面向青少年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能够降低青少年人工智能学习门槛,打通工具之间的数据流转,从而实现数据集制作、数据标注、模型训练、模型推理、模型部署应用等人工智能技术全流程实践。“行空板”是一款专为Python学习和使用设计的新一代国产开源硬件,  相似文献   

2.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各领域迅猛发展,其中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虽然能够在知识生产、知识计算和知识服务方面完成多种智能任务以提供教学辅助,但其在功能构建、数据收集与管理、教学测评和应用等方面仍存在局限,同时缺乏适用于多个教育场景的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基于此,文章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标准化的现状出发,对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概念、原则和属性做出界定,并提出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准体系,包括总体框架、信息模型、数据规范、测评规范和教学应用要求等,以从指导角度对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研发、应用、管理和评估进行规范。文章通过研究,旨在规范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赋能、赋智于教育,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改变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使其从工具型应用跨越到互构式发展。然而,生成人工智能真正走向与教育的融合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集中表现在生成式模型固有的低认知性使其难以与教育垂直领域求真求实的底色相符。因此,从以大语料和高参数为特征的生成式模型向以认知推理学习为基础的世界模型跨越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然方向,教育的基本理论将成为推动这次跨越的重要力量。基于该视角,借助以世界模型为基础逻辑构建的契机,研究从知识、实践、态度和认知四个维度充分探讨教育对人工智能的反哺价值。此外,本研究还从技术实现和理念转变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在当前生成式模型井喷式发展的节点,研究提出人工智能模型与教育的互构作用,对探索未来人工智能教育生态新高地有较为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领域,探索教育中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是让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更具“责任感”的重要议题。该文从教育中人工智能应用的现实问题出发,重点回应教育中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是什么,做了什么,以及未来走向三个问题。首先,以数据、任务、模型、人四个关键要素为切入点,分析阐述教育中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内涵;之后纵观教育中人工智能的可解释工作的演进过程,分析得出已有工作在教育意义注入、模型趋于复杂以及单向解释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局限性;最后,从知识联邦、模型融生、人在回路三个角度,阐释教育中人工智能可解释性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新路径,进一步提升应用型高校的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实验教学水平,同时能实现科研成果向业务价值的转化,提出了建设具有多模态人工智能数据分析能力的实验和科研一体化的教科研服务平台。多模态人工智能是计算机视觉和交互式人工智能模型的融合,基于应用型高校的基本特征,在分析了服务平台功能需求基础上,提出了整合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引擎模块;实现了其关键核心技术多模态数据重构及转换、多模态深度学习服务平台;构建了基于平台应用的人才培养课程服务体系。可为高校在教学、管理、人工智能实训、大数据开发和可视化、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课程实训资源等多方面提供核心技术应用和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的应用遍布高科技产品和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对人工智能5种常用算法和人工智能课程教育现状与教学理念进行了介绍,并以"猴子与香蕉问题"为例,对人工智能课程中基本算法与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表明,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品质发展并将人工智能置身于智能科学的大背景中;同时,为了培养人工智能高端技术人才,我们应该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中尽可能开展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让人工智能课程的受众不仅能掌握其基本知识,更能解决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网络》2023,(7):12-14
<正>算力是指计算的能力,它在数字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数字经济的底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高铁和5G一样,算力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地,高效处理数据,对于确保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元宇宙的质量至关重要。人工智能的三驾马车包括大数据、算法和算力,智能算力的不足将限制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能力。正所谓“大力才能出奇迹”,Chat GPT大模型需要使用一万块GPU卡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效能,其成功也离不开强大的算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对教育生态系统的迭代升级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为探析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运行机理,从技术哲学和技术生态位的视角出发,运用理论分析法揭示技术竞争机制,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模型。模型包含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以发现竞争意向为支撑,奠定微观层的哲学根基;以显现演化机制为核心,总结中观层的运行规律;以实现深度融合为目的,构建宏观层的系统表征。从技术与技术、技术与教育主体协同竞争的两个维度,激活技术潜力,激励教育主体,主动把握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模型在理论深度上尝试明晰竞争机制,厘清演化关系;在时间跨度上能够贯穿竞争全程,打造循环生态;在范围广度上能够协调竞争和融合,涵盖人工智能和教育主体,对人工智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对形形色色的车模、船模、航模,同学们再熟悉不过,那你是否听说过“大语言模型”?难道语言也能变成什么模型?没错,那可是人工智能擅长的“绝活儿”!确切地说,这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一种聊天机器人程序。哈哈,说到聊天机器人,你大概就能想起某些客服电话或对话框中应对自如的语言、文字了吧,那些亲切的“叔叔”“阿姨”,没准儿就是大语言模型的杰作哦。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金砖五国”之一的印度为了确立其在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6月,印度国家转型研究院(NITI Aayog)发布了《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全民人工智能》(National Strategy for Intelligence Artificial:AI for All)报告,将人工智能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提出“全民人工智能”的战略目标。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发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对此,印度中央中等教育委员会(Central Board of Secondary Education,CBSE)采取了双重举措:一是开设专门的人工智能选修课;二是将人工智能有机融入K-12阶段其他学科的教学,作为综合课程,帮助印度的下一代“为人工智能做好准备(AI Ready)”。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美国OpenAI公司研发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横空出世,国内的百度公司也紧接着推出了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再结合此前美国的研究实验室推出的AI绘图模型“Midjourney”等各种人工智能工具,大家想过这对我们的未来生活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吗?今天我要让语言AI“ChatGPT”和绘图AI“Midjourney”一起来试试人工智能是否能通过宋徽宗主持的难度空前的北宋画院入学考试,看看人工智能的智慧是否比得上古代画家的巧思。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要给美好人生一个定义,那就是惬意;如果要给惬意一个定义,那就是轻松徜徉于AI新时代。一、人工智能经济学1.我们面临的挑战预计到2030年,会有30%的任务和14%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预测人工智能会引发的失业规模,已经成了全球经济学家们的主流研究课题,使用不同的研究模型会得出不同结果。这些结果的数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底,OpenAI发布了ChatGPT——一个基于GPT-3.5架构的能够用自然语言与人类对话的大型语言模型。Chat指对话、聊天,而GPT则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的缩写,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语言模型架构。ChatGPT在整个人工智能乃至互联网行业中激起层层巨浪,相信各位读者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至于它的潜力和能力如何、距强人工智能有多少距离、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推动着社会各领域的变革,高等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变迁的外部压力.在人工智能的作用下,高等教育的内部教学结构遭到了撼动,人工智能试图重塑传统教学结构以使其更适应自身的技术安排.然而,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范围并非是没有限制的.一方面,人工智能在传授技能上的缺陷使其在教学中仅具备较弱的结构刚性;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智能难以培育受教育者的德性修养与批判性思维,因此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被限定了技术边界.在高等教育和人工智能二者间相互作用、相互建构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改革需要在承认教师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前提下,借助人工智能这一技术"代具"弥补教师缺陷,促使高等教育领域在技术辅助下实现良性转型.  相似文献   

15.
把握人工智能教育现状,关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能否持续有效地发展,而人工智能教育竞赛是观察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现状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竞赛测评模型,遵循公平公开、高影响力和可操作性原则,选取教育部认定的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项竞赛活动结果作为数据来源,以地区、年份、学段为调节变量,系统考察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水平。研究发现,影响我国人工智能教育的因素包括传统学科教学和人工智能教育的差异、参与人员和活动机制的交互作用,以及区域组织与经费分配的叠加辐射。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优化方向:均衡实践环境,构建多元的人工智能教育育人模式;重视区域活动,打造合理的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场景;强化资源流通,建设优质的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6.
《课程.教材.教法》2020,(12):123-130
在推进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过程中,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师资质量,特别是教师胜任力的状况备受关注。通过对N市211名具有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经历的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N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师胜任力表现一般。差异检验表明:男性教师的人工智能课程胜任力与女性教师无显著差异,但其专业知识与能力显著高于女性教师;信息技术类教师的人工智能课程胜任力显著高于非信息技术类教师;人工智能课程教师胜任力随相关教学经验时长和培训次数的增加而递增。回归分析显示:与没有参与人工智能课程相关培训的教师相比,最近一年培训次数大于等于四次可以显著解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胜任力。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都是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革命的伟大成果。基于此,提出互联网+人工智能"理念及模式探析。阐述了"互联网+人工智能"理念的含义及其本质,并对"互联网+人工智能"发展新模式进行探析。研究模式发展分别在学习者模型领域、教学模型领域、特定领域学习模型三大领域开创了新特色。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兼有科学与技术双重性(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分别对应其技术性和科学性),其发展必然与教育关联:人工智能助力教育,为教育提供新的教学方法、技术支撑、学习内容;教育也作用于人工智能,负责为其输送人才,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新知识^[1]。笔者基于第二种关系,即教育之于人工智能的作用,讨论如何在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项目式学习与实验教学法相结合,构建了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模型,用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人工智能课程目标,并以“AI看世界”这一图像识别项目为例,阐释了模型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一线教师开展人工智能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在全球引领了新一波技术热潮,并对教育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开创教育行业新纪元。本研究利用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工具“citespace”对“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计量分析,梳理研究现状,通过聚类分析归纳目前学术界研究的四大视角,包括中观层面的行业变革以及技术应用,以及微观层面的人才培养和教育主体,并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是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变革的影响,包括智慧教育的赋能路径、智能技术的解决方案和智慧课堂的创新探索等;二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包括ChatGPT等应用推动教学效率提升、大数据教学模型构建、在线教育体系构建等;三是推进人才培养和知识学习方面,“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带来观念和实践的变化以及对知识学习途径的创新性影响;四是人工智能对教育主体的影响,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义和塑造,学生角色要推动自主、个性化、混合和泛在学习,低年级教育要利用人工智能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最后,人工智能发展也带来了新的伦理困境,需要制定算法向善和数据向善的伦理准则,建立人工智能算法监测与数据安全防护措施,来构建人工智能的治理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