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高校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为新时代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欠佳。基于此,文章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机制出发,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以促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2.
根据“液气压实训”课程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详细阐述了“液气压实训”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现。从课程思政总体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四对接、六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下,“液气压实训”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教学实践,以及课程思政的建设模式。总结了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实施的方法,为装备制造大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主要依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类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为例,针对课程思政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研究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实现人才培养中育人与育才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沈世勇  张莎 《文教资料》2020,(2):192-193,198
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如何将思政元素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全过程,是当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共享中国”课程建设目标、内容结构与方案选择,探索了“课程思政”改革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是高校对学生所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专业课是教授高校学生某个领域中专业技能的课程,两者之间其实有着内在联系。文章针对车辆工程专业课“发动机原理”,从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环节、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以及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发动机原理”上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顶层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才能切实提高育人成效。以“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为例,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实践,以“着眼学生发展,以国家需求为牵引,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课程思政理念贯穿,创新提出了“五环联动”的课程思政整体设计方案,从“分析起点”“确立目标”“教学实施”“考核评估”“持续改进”五个环节阐释了具体内涵。为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了完整的体系架构,同时为其它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全面深化过程中必须认清实践取径的立场与走势问题。早期课程思政实践取径曾存在“两张皮”或“脱嵌”的问题,其生成逻辑有着特定的观念根源、实践诱因与价值基础。“脱嵌型”课程思政因其立场偏误引发了一系列教育实践风险。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深化的路向是从“外嵌”走向“内生”,并将由此带来课程思政实践境界提升。而作为内生型课程思政实践取径的现实着力点,包括:重新审视“意识+能力”作为推动课程思政“双核动力”;突破趋同化壁垒,落地落实专业课程分类推进思路,以特色求实效;用大爱照亮课堂“主渠道”,引领课堂教学回归育人本质。  相似文献   

8.
挖掘工科类课程隐藏的思政资源是“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环节。针对工科类课程思政面临的思政方法欠缺、思政资源难挖掘的问题,提出一种“课程思政862法”,具体包括构建“八大思政观点”、梳理“六类思政素材”、归纳“两种思政实施方式”。教学实践表明,所提出的“课程思政862法”具有思政观点易于明确落实、思政素材易于按图索骥、思政方式易于操作实施的“三易”特点,取得了较好的课程思政效果,实践结果证明了“课程思政862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为工科类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校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应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新挑战的迫切需求.本文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结合自身实践,阐述了“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知识点中,并探索了开展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从而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为其他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模式。理工科类专业课程不同于人文社科类专业课程,实现“课程思政”难度较大。上海高校率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但也存在理工科类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难处。文章从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重要作用、理工科类专业实现“课程思政”应思考的内容出发,梳理了如何在理工科类专业中实施“课程思政”,为“课程思政”在理工科专业中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才能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从“社区康复”课程思政教学出发,阐述了“社区康复”课程组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分析了思政教学的实施成效,旨在为康复相关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好课程思政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专业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经济学专业课程自带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多元思政特性决定了其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必要性。文章聚焦“当代中国经济”课程,以课程特征为研究起点,在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及思政目标基础上,从经济理论、思想与现实等多个维度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与典型案例,并据此提出“问题导向、双向贯通、三链融合、多维推进、团队协同”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增强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实效性是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挥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价值,落实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要求,必须本着专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强化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和规矩意识,遵循“课程自身”到“课程体系”和“外引”到“内生”,以及“灌输”到“启发”的转变路径,才能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质效。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课程思政”代表一种课程理念,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进行讲授,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新时代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向同行,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有效挖掘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注意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并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和“主渠道”,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是课程思政的关键。“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是专业基础课程,担负着专业知识传授和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重要作用,在该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和专业知识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思政进行探索实践,深入挖掘梳理课程德育元素和育人资源,在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多元混合教学设计,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融合共振,强化课程育人的广度和深度,推进专业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同向同行、联动协同。  相似文献   

16.
结合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基础A1”课程长期的教学实践,秉承文化自信的思政育人价值观,结合学科综合性及专业课程知识的多元化特点,以此开展典型课程的思政教学探讨与建设。在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下,构建了适宜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思政核心框架,即明德、明理、明美、明思的“四明”课程思政教学框架,为示范课程建设及育人目标达成起到思想引领作用,期望能为同类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模式。工科类专业课程不同于人文社科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难度较大。以土木工程专业课“桥梁工程”为例,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思政元素,从“桥梁工程”实行课程思政的着力点、教师育人角色的转变、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实践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四方面出发,梳理了如何在“桥梁工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实现专业知识与德育的融合,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及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责任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育德育才的新模式。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为例,在“四有教师”标准的视域下,从建构课程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德育体系、实施方法、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探索课程思政的建设策略,形成“四有五育,自树树人”的课程思政模式,呼吁思政教育要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熊楚卉 《成才之路》2023,(24):69-72
“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综合课程。高校在“战略管理”课程中落实“课程育人”,对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心同向育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战略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探讨“战略管理”课程思政整体教学设计,并对“战略管理”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情况进行研究,指出高校要深挖思政元素,精准对接思政教育和知识传授;运用案例汇报、PBL项目等形式,融课程思政于案例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生动体现课程思政元素。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机结合、构建全课程育人的综合教育形式,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之根本,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实践问题做出了回答,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影响的教学实践。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力学课程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探究力学课程思政的内涵,深层次了解什么是课程思政、为什么开展课程思政以及如何做到课程思政这三个问题,从而构建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