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碗,是人们吃饭和盛放食品的器具。吃饭时,我们都会用到碗,饭店的、路边摊儿的、家里的……可是,很少有人留意天天、顿顿端起的碗。其实,碗里大有乾坤,它可盛岁月,可盛历史,可盛生活,可盛万物,碗里有情、有自然、有世界……我家的橱柜里有四个粗瓷碗,是当年爷爷为了迎接家里添丁而购置的。如今它们盛着满满的光阴,无语也无声,固守着家的温度。粗瓷碗是那种最普通的白瓷碗,碗边有两圈蓝色的釉纹,口大肚浅。我记忆中,小时候的饭桌上一直有它们的身影。每到吃饭时,我喜欢帮着摆放碗筷,  相似文献   

2.
不能将筷子插在盛着米饭的碗里特别是家中有七八十岁老人的,  相似文献   

3.
咖啡和香醋     
明明指着饭桌上的两只碗,问妈妈里面盛着什么。妈妈笑着说:“碗里装着咖啡和香醋。你能识別出哪只碗里是咖啡,哪只碗里是香醋吗?”明明拿来筷子,把筷子伸进碗里,再把筷子伸到嘴里尝了尝,然后告诉妈妈:"妈,大一  相似文献   

4.
平时在家里吃饭之前,我都会主动给爸爸妈妈拿好筷子盛上饭,但几乎每次拿碗盛饭时,我都发现碗柜里洗过的碗里有一些积水。我担心碗里的这些积水会滋生细菌,对我们全家人的健康不利。于是我开始琢磨,能不能将碗柜里的碗和盘子换一种放法,使碗盘里不积水,  相似文献   

5.
从筷子开始     
《红领巾》2012,(3)
国王用象牙做了双筷子,一位大臣见了,十分担忧。他觉得,国王一旦有了象牙筷子,就再也不会用陶罐土碗盛饭菜了,一定会用犀牛角做的杯子、碧玉做的碗来配;一旦有了碧玉碗.碗里放的绝不会是小米和朴素的蔬菜,  相似文献   

6.
懂得     
三个人同喝一口井里的水,其中一个人用金杯盛着喝,另一个人用泥碗盛着喝,第三个人用手捧着喝,用金杯之人觉得自己高贵,用泥碗之人觉得自己贫贱,只有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痛痛快快地说了  相似文献   

7.
郝老师支招     
上次给大家介绍了几个简单的绕口令,大家掌握了,接下来就可以练习复杂的,如《南南有个篮》:南南有个篮篮,篮篮装着盘盘,盘盘放着碗碗,碗碗盛着饭饭。南南翻了篮篮,篮篮扣了盘盘,盘盘打了碗碗,碗碗撒了饭饭。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镜子     
我没忘带上我的破碗,尽管它盛不了半碗水,可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当第一枚一角硬币落入其中时,我想抬头看看是谁向我的碗里扔钱,可四周半径两米以内没有人。我知道很少有人离我的距离少于两米。  相似文献   

9.
折叠卫生碗盘架文/向子轩平时家里吃饭之前,我主动给爸爸妈妈拿好筷子盛上饭。每次装饭时就会发现洗过的碗里有一些积水。我担心如果碗里这些  相似文献   

10.
1.准备材料。姥姥事先腌制好的熟扁豆、两双筷子(表弟一双,我一双)、两个鸡蛋、半碗面粉。2.我们先把两个鸡蛋打到盛着半碗面粉的碗里,为了公平起见,表弟打一个,我打一个。不过呢,因为  相似文献   

11.
“余三慢”     
“余杨迪”——学校里,同学、老师都这样叫我;“余三慢”——回到家,爸爸、妈妈又这样叫我。提起“余三慢”这个名儿,我就有气。气谁呢!唉,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爸爸总说我吃饭慢。每次吃饭,我只盛小半碗,可我总爱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常常看得入了迷,就忘了碗里的饭。就说今天  相似文献   

12.
秦雯 《新读写》2012,(2):40-40
在中国文化里,酒可以饮,茶需要品,饮酒为的是心情,品茶得的是态度。相较之下,我更钟爱于茶。记得几年前,喝过大碗凉茶,一个瓷质大圆口的碗里盛着满满的凉茶,带着少许的茶叶,在炎炎的夏日里,一碗下肚,清凉解渴。但也只此而已,所谓的茶香茶味也只不过在口腔里回旋半秒而已,与凉开水无异。  相似文献   

13.
只想着水,怎么能看见水中映着的天空?只想着功名,怎能为科学、创新做出贡献?有时,一件事就是那么玄妙。同样的半碗水,有的人看到的是"碗里的水少了一半",有的人看到的是"空碗里盛了半碗水"。而我,在水中看到了天空。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去做没有人做过的事。创新也未必能有成果:第一次的尝试,可能会完全失败,不受重视;第二、第三次…··依然可能会被冷落。但如果像爱迪生发明电灯泡那样,尝试成百上千次呢?成功不会永远把一个人拒于门外。抬起头,仰望天空,感觉成功就仿佛天上的群星一般遥不可及;低下头,换个角度欣赏湖泊,划船到湖心捞起一把水,"成功"就在你的手里。  相似文献   

14.
王浩廷 《辅导员》2013,(Z1):102
这天,妈妈做了两碗面条,一个碗里卧着一个荷包蛋,另一碗里没有。妈妈问:"儿子,你选哪一碗?"我立刻说:"我选有鸡蛋的那碗!"可正当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荷包蛋"的时候,妈妈却在另一碗里挑出了两个荷包蛋——原来,这两个鸡蛋藏在面条下面!这时,妈妈说:"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第二天,妈妈又做了两碗面,和昨天一样,一个碗里卧着一个荷包蛋,另一个碗里没有。我接受上次的教训,选了那个没有鸡蛋的碗,心  相似文献   

15.
父亲(节选)     
关于"出息",父亲是有他独到的理解的。一天,吃饭的时候,我喝光了一碗苞谷面粥,端着碗又要去盛,瞥见父亲在瞪我,我胆怯了,犹犹豫豫地站在粥盆旁,不敢再盛。父亲却鼓励我:"盛呀!再吃一碗!"父亲见我只盛了半碗,又说:"盛满!"接着,用筷子指着哥哥和两个弟弟,异常严肃地说:"你们都要能吃,能吃,才长力气!你们眼下靠我的力气吃饭,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  相似文献   

16.
稀奇的考试     
清朝大官张之洞见那些洋人用洋枪洋炮进攻中国,立志招考一批有志气的青年学生,学会制造枪炮打退洋人的进攻。消息传出,赶来报名的人很多。考场说在一座大酒楼里。开始考试了,只见张之洞把手一招,从伙房里走出一个人,手托盘子,托盘里放着三个鸡蛋、一双筷子和一个碗,还有一碗混装在一起的黄豆、黑豆,以及一碗清水。张之洞大声地对考生们说:“第一道题是竖鸡蛋,要把这三个鸡蛋都竖起来,并能说出道理;第二道题把一双筷子在碗里竖起来,也要说明理由;第三题这黄豆和黑豆混合在一个碗里,有谁能用最快的办法把它们分开,还是要说出道理来。”当下,这…  相似文献   

17.
黄豆生长记     
<正>前几天,我尝试着生发了一次豆芽。我找了一个装黄豆的瓶子,又从餐柜里拿出了一只碗,在碗里倒了一些黄豆。我细心地观察了黄豆,它们是椭圆的。摸一摸,滑溜溜的,像小小的玻璃珠子。开始生豆芽了,我往碗里倒了些水,接下来就是漫  相似文献   

18.
问题妹妹     
我的妹妹小不点一个,可是她却有全世界所有穷极无聊的问题。别看她乖乖地坐在那里,眼睛骨碌骨碌地转,可一旦被她缠上,保证没完没了。"你说我们吃饱为什么要洗碗?"通常她的问题都不太像问题,可是别掉进陷阱里去。"当然要洗碗,这样碗筷才会干净啊。""可是我们吃第一碗饭,再盛第二碗时并不需要洗碗。""那当然不用洗。""如果我们午餐只吃两碗,那么晚餐盛第三碗时,为什么要洗呢?""这,这……是因为,嗯。"好了,现在问题愈来愈不可收拾,"嗯,因为第二碗和第三碗之间隔太久了,会长细菌出来,吃了细菌以后会肚子痛。"  相似文献   

19.
翁秀美 《老年教育》2010,(12):35-35
自打我记事起,一家人吃饭时,父亲盛的第一碗饭必先端给母亲,然后再给自己盛。若尝着哪样菜好吃,总要夹点给母亲,说:“这菜好,你多吃点。”等母亲碗里的饭快没有了,父亲会轻声问一句:“再添点?”母亲摇摇头说饱了。父亲就劝道:“那,来碗汤吧,你喜欢的丝瓜汤。”母亲把碗递过去,父亲舀了汤放在母亲面前。母亲也不谦让,坦然接受。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手指     
我从小就爱喝稀饭,母亲给我盛稀饭时总是盛得满满的。从厨房到饭桌前有一段距离,母亲为了把碗端得更稳,总是用拇指扣住碗口,这样一来,拇指就很容易接触到碗里的稀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