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有许多的中学生朋友来信询问,“鲁迅小说中的我是不是就是鲁迅自己?”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鲁迅小说中的“我”有些有他自己的故事,有些则未必,而有的并非以“我”出现的人物则又有鲁迅的影子,但无论哪类作品,鲁迅的小说都有他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下面就从叙述、故事、“意思”(鲁迅语)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张箭飞博士在《词语细读:论鲁迅小说中的“我”》一文中,通过解读鲁迅小说中的关键词语“我”,认为在鲁迅的小说中,除了那些“无我性”的病态人格和“空心人”之外,“的确找不到一个理想的人格”。其实不然,鲁迅小说中,除了那些病态人格的“我”之外,同时也塑造了如“狂人”、“疯子”和《一件小事》中的“我”这样一些自我完整、人格独立、个性鲜明的健全人格的典型,他们是鲁迅笔下另一类中国国民的魂灵。  相似文献   

3.
在鲁讯的白话小说中,“反复”这种辞格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它在刻划人物形象、突出小说主题、描写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等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给鲁讯的小说增添了异彩。  相似文献   

4.
视角即人称问题,是解读鲁迅小说的关键。鲁迅小说最常用的叙事方式是第一人称,其叙述人“我”既是一个经常出现、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艺术形象,又带有鲜明的作家主体特征。认识“我”的作用及其形象内涵对理解鲁迅小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共收小说二十五篇,其中有十二篇小说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呐喊》有:《狂人日记》、《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彷徨》有:《祝福》、《在酒楼上》、《孤独》、《伤逝》。这些小说,反映的思想和表达的内容都和作的人生经历有关,作试图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暴露社会现实生活的矛盾。当然,“我”作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能等同于鲁迅,只能说有鲁迅先生的影子。现就鲁迅小说中“我”的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小说常用第三人称“他”或第一人称“我”来写(叙述),用第二人称“你”写的不多。前两种人称的写作方式,作者视适合需要而分别采用。这两种人称的写法各有所长。第三人称写法作者的视野无所不至,笔触无所不到,宜于表现广阔的和复杂的生活。第一人称的叙述娓娓动听,给人以更真实亲切之感,宜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可是第一人称小说中的“我”往往被学生误解为作者自己,其实“我”不是作者自己(即使有作者的影子),而是作品中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五四”前后一批外国小说涌人中国,他们不但从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开拓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领域,推动中国小说由近代化向现代化过渡,如风行一时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以第一人称自叙主人公的感情生活和信仰追求,在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震动国人灵魂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在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 ,“我”的大量出现是其形式的重要表征 ,换句话说 ,“我”作为叙述者成为鲁迅小说中一种非常重要而常见的叙事视角。“我”不仅具有形式的功能 ,即往往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叙述故事 ;而且“我”把小说作者鲁迅的价值观念、情感世界以读者更能够接受的形式带到小说的叙述中去。因此叙述者“我”的创造性的运用 ,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带有鲁迅鲜明的主体特征的高度理性化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
王实甫的《西厢记》作为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的作品家喻户晓,而其作品中塑造的红娘也因为其不惜一切帮助崔张反抗礼教,追求爱情而广受赞誉。但是,红娘帮助崔张结合的真正动因是否单单是因为同情心和正义感,笔者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探索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得出红娘帮助崔张这一行为除了有道德因素外,还有其对张生的朦胧爱情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越来越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但若想保证与提高节目的品味与质量,就必须在节目主持人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节目构成上下功夫,努力将更多的观(听)众吸引过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文艺民俗美学的视角,对鲁迅小说之民俗美予以探析.鲁迅小说从民俗视角设置和推进小说的情节,表现出民俗视角的叙事美;鲁迅小说着力表现社会下层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并始终把人物置于其赖于生存的民俗环境,通过对民俗生活及文化心理的描写,捕捉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动因,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灵魂;鲁迅小说还特别重视并善于把握民俗事象的意蕴,从而使作品具有厚重而深邃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庸众的根本特征在于自我的缺席、精神的荒芜,因此鲁迅小说中的庸众不仅包含底层的贫民,也包括社会中上层的权势、知识阶层,甚至貌似新潮的新派知识者。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缺乏自我意识与反思能力,从而导致灵魂的空洞,为各种精神枷锁的进驻留下可趁之机。这也造成对他人苦难的隔膜,沦为看客,进而成为“吃人”社会的助力者和维护者。庸众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其反讽性的人生困境以及社会环境的缔造者和维护者。  相似文献   

13.
鲁迅没有过时,鲁迅研究还有着广阔的空间。当下的鲁迅研究至少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一是发掘鲁迅的和谐文化资源;二是总结鲁迅的文化斗争经验,回应当前文化思潮的不良倾向;三是鲁迅精神品格研究,防止鲁迅被“软化”;四是深入开展鲁迅生平研究;五是拓宽鲁迅作品研究的空间;六是拓展鲁迅的比较研究;七是开拓文化视角新领域;八是拓展鲁迅作品教学研究;九是加强鲁迅研究之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鲁迅小说的形式研究颇多,从"形式分析进入意义"固然可以增加对鲁迅艺术创造力的理解,但是意义之间的转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点,它涉及人物命运的转折和故事意义的深化。就小说的转换方式这个视角对鲁迅小说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对其小说创作方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陈明远在<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中,研究了鲁迅的经济收支情况,王锡荣在<鲁迅生平疑案>一书中对陈文提出了异义,本文对王锡荣的异义作了批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鲁迅作品的色彩运用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就鲁迅作品的黑、白、红等系列的色彩表达及其特征作出阐述,从中钩沉鲁迅的色彩诗学,进而总结文学家鲁迅的色彩品格及其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一生致力于通过文学、文化活动改造愚昧落后的国民性,促使保守落后的中国社会与传统文化向着进步的光明的方向转变。为此,他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大致的"捣乱"边界:尽可能地不直接同权势者发生正面冲突,以便使自己存活下来,并能够坚持"韧性的战斗"。除了改造国民性这一目标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以外,统治者的残暴、对"不可再造的"个体生命价值的珍视以及庸众的"看客"心态等等也是他采取这一策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论“文革”对鲁迅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革"对鲁迅的传播,具有与"文革"作为特殊时期高度一致的复杂性。鲁迅著作的出版受制于文革政治需要与当时的文化观念和运作方式,是极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制度化行为;鲁迅言论的引用表现出强烈的选择性,既显示了引用者的立场与态度,又参与了鲁迅形象的文革版的改写。  相似文献   

19.
1981年版《鲁迅全集》收鲁迅所作书信1333件,其中大部谈到文艺问题,内容涉及文艺理论、文艺创作、文艺鉴赏等诸多方面。鲁迅的精辟见解,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综观鲁迅的小说,可以发现母亲形象是时时出现、看似不重要而实则不可缺少的,这些母亲形象往往是众生相的聚合体,是具有社会典型意义的范本,因而或多或少地会带有某种象征性意味。通过对这些有象征意义的母亲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鲁迅对于旧社会妇女命运和境遇的关注。鲁迅之所以塑造这些母亲形象,一方面是因为母慈子孝情结的驱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小说创作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