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统女性称谓词的历史文化内涵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称谓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本文从称谓词的社会文化内涵入手,择取传统女性称谓中客观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我国传统封建社会,以伦理为主、男尊女卑的社会文化系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字狱自古有之,而以明清最为严重。它的产生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文字狱现象中包孕着丰富的修辞内容。从表面看它是由修辞接受错位造成的,实质上,它是统治者实现政治目的的策略手段。  相似文献   

3.
西方哲学东渐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研究这一现象对于认识中国社会的近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只就中国走出封建社会、迈向现代化的一个方面论述这一文化现象发生的必然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侠之大者为家为国,这是金庸先生对侠的解释。侠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最具有文学意味的形象之一。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该怎样解读侠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地位一直以来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描述、赞美任侠形象,发掘、传扬任侠精神是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一个传统主体,本文基于对汉魏晋南北朝任侠形象发展历程的研究,试对其做出赏析。  相似文献   

5.
贬官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由此而产生的贬官文学也独具一格,灿烂夺目。这些仕宦文人因个人心态与遭际的不同,在个人创作中往往表现出超脱、感伤、抗争、幽寂、孤愤等不同的形态。贬谪期间,他们的心灵世界更加敏感、丰富,发诸吟咏,著为篇章,造就了贬官文学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
文字狱作为清王朝专制政策的一部分,曾引起过学术界的重视,并有所研究。但如果冷静、深入地分析的话,可见一些传统观点尚可推敲:一、文字狱的认定不宜过于宽泛,以文字作品号召推翻清政府而获罪等3种情况不应划入文字狱范畴;二、不宜高估文字狱的影响,它既没有使封建统治强化到什么程度,也没有扼杀学术和思想,对受害者来说,它是暴政;对统治者来说,它是“败政”;三、文字狱的产生不能仅简单地归咎于专制制度,它不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其产生需要可能性──相对安定的“盛世”和必然性──此时的帝王具有刻薄的个性和自卑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印章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印章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封建社会关于印的典故也屡屡说明印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里,印章的用途仍然很大。印章的存在和使用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它进行研究和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歧路灯》作为18世纪一部现实主义著作,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在社会史学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小说寄言明嘉靖朝事,实言被誉为盛世的清康、雍、乾三代之事。盛世的繁华已经无法遮掩日趋暴露的底色的腐朽,康乾盛世的背后其实早已是危机四伏:文化教育上科举流弊与文字狱盛行,社会风气江河日下,这些迹象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征兆。  相似文献   

9.
两汉时期,社会上的复仇之风十分盛行,有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透过这一现象,可窥见儒家思想在汉朝社会中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及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法律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张森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1):169-171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女性文学的真正源头,它标志着其女性意识的觉醒.然而,由于受传统意识的限制,20世纪20年代女性文学呈现出觉醒与迷茫、反叛与皈依、希望与失望并存的独特现象.本文试图探求这一景观及其现象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儒家思想为尊,因此,古代公文通过直接或间接引用儒家经典,作为指导思想、出发点或证明具体观点的论据。这不仅使公文思想深邃、富有内在张力,也使儒家政治伦理和实践理性得到传扬。作为临民治事工具的古代公文与作为儒家思想具体表现形式的儒家经典相结合,成为“治统”与“道统”有机结合、互相补益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12.
康雍乾时期的蠲免政策达到了中国古代蠲免发展的鼎盛阶段,对于康雍乾时期的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它缓和了国家、地主与农民财富分配上的矛盾,促进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进而巩固了封建政权,这对维护康雍乾时期的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同性恋的态度比较宽容、理解,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男作家对男性同性恋现象的书写。五四时期,女作家对女性同性恋的表现成为五四文学的一道特殊景观。作家多以对同性恋的描写作为批判社会的立足点,其中也包含了一种对自然人性的公开表达。当代陈染、林白们对女性同性恋现象的表现带有女权主义意昧。男作家王小波的《似水柔情》则从社会学角度对中国同性恋作了理性探寻。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同性恋小说大致经历了由古典的编织传奇故事的写法到描述伤心的精神流浪旅程再到"新感官"书写的三个阶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社会诗文书画是主流艺术,因而文论也必然与音乐理论、书画理论关系紧密。以往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往往只注重单线演进,而忽略了它与其他艺术种类相互滋养相互启迪的关系。文章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论与画论的研究作一简单梳理,期在能对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系统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份资料、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15.
古代中国的道德教化是指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社会具有愚民性质的道德教育。道德教化主要是封建专制话语霸权下的一元道德价值和话语的不可通约所致。话语霸权是整个封建专制社会实施愚民教化的主要手段。统治阶级对话语的控制 ,促使封建话语权圈的形成 ,由此构建了统治阶级和平民大众之间无形的两套话语系统 ,从而随心所欲的“化民成俗” ,并抑制其他道德观念的影响。要消解话语霸权下的道德教化关键在于摧毁封建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16.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本土宗教,其承袭了中国原始社会最古老的信仰传统。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在两千年的中国封建国家史上,道教与儒家和佛教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思想、文化方面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数学衰落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数学曾一度辉煌,但在明朝之后却走向了衰落。文章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数学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认为中国传统数学衰落的真正原因在于其本身存在严重缺陷,另外中国古代的社会因素等也不利于数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古代学理论范畴的梳理以及对古代学批评实践的考察,可以归蚋出中国古代学批评中特有的诗意言说方式及其特点。中国古代的学理论为古代学批评提供了诗意言说的理论范式,中国古代的学批评又呈现出这一特有方式。具体表现为在学批评中批评主体运用“诗性思雏”,以意象作比喻进行言说。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诚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朝廷、学校、社会都非常注重诚信教育。古代诚信教育与现代相比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环境以及实现途径上虽有很大的不同,但其精华部分依然值得借鉴,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学校诚信教育,增加家庭教育功能,实行自律、他律等方面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的士人是传统社会的知识阶层,他们坚守着古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和准则,对儒家所追求的"道"有强烈的使命感,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社会批判与道德教化、造福社会等方面。传统儒家思想的和而不同、礼乐文化与大同理想对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