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倩倩 《家教指南》2022,(3):131-138
吐蕃统治下生活在河西地区的吐谷浑人分两种情况:一是早年弃蕃归唐而来的旧吐谷浑人;二是跟随吐蕃对唐作战来到河西的新吐谷浑人,因而导致了吐蕃对两者不同的统治方式,以及在吐蕃统治之下二者不同的生存样态,新、旧两类吐谷浑人分别聚居于瓜、沙两地,生存境遇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
论吐蕃时期的敦煌壁画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吐蕃时期的敦煌壁画艺术李其琼敦煌唐称沙州,于建中二年(781年)陷于吐蕃,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张议潮收回河西十一州,恢复唐制前的67年间,瓜沙诸州均在吐蕃势力控制下,因此称唐代中叶的敦煌艺术为吐蕃时期。吐蕃世居西南边疆,在赞普松赞干布的治理下...  相似文献   

3.
吐蕃瓜州节度使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吐蕃瓜州节度使是吐蕃占领瓜沙地区后将其本部的军事部落联盟组织与唐代的节度使制度相结合、在瓜沙地区设置的一种吐蕃域外军政机构 ,隶属于吐蕃东道节度使 ,其辖区为瓜沙二州 ;又是吐蕃统治敦煌的最高官员 ,把持着瓜沙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宗教各方面的大权 ,是吐蕃赞普在该地区的最高代言人 ,在唐蕃争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安史之乱后,瓜沙地区被吐蕃占领.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起义,推翻吐蕃统治,归附唐朝.大中五年,唐于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自此之后,一直到北宋初,瓜沙地区由张曹两家世守.其中,曹氏自唐末五代初到宋景佑年间,被西夏灭亡为止,前后一百几十年,一直宗奉中原王朝正朔,对维持瓜沙地区长期相对和平局面.保持丝绸之路畅通和中外文化经济交流,曹氏与有力焉.但曹氏的创业者、第一个继替张  相似文献   

5.
张议潮出行图研究——兼论唐代节度使旌节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在敦煌莫高窟156窟内南壁及东壁南侧下部,是一幅与佛经无关的历史人物画。唐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调集西域和河西驻兵平叛,河西一道兵力空虚,正处于强盛时期的吐蕃乘机进入河西,连克凉州等重镇,建中二年(781年),敦煌也陷入了吐蕃的统治。一直到9世纪中叶,吐蕃发生内乱,沙州将领张议潮  相似文献   

6.
一已有的研究和存在的问题在伯希和、斯坦因自敦煌搜去的一批古藏文文书中,有一些不属于吐蕃统治河西时代的,而是其后沙州归义军节度使、甘州回鹘和于阗国相互交往或官府使用的文书。由于8、9世纪吐蕃分别统治过这些地方,皆曾使用藏文,所以在吐蕃统治结束后,藏文仍然通行,尤其是三地之间彼此交往,不论用于阗文,回鹘文,汉文都有一定困难,至  相似文献   

7.
榆林窟党项蒙古政权时期的壁画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项族、蒙古族都建立过政权,统治过河西和瓜沙地区。党项族更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民族,11世纪初,在“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的胜利声中,建立了以兴庆府为中心的西北小区域的统一政权——夏国,史称西夏。管辖的境域:东至黄河,西至  相似文献   

8.
吐蕃帝国于9世纪中叶结束了对河西及西域的统治之后,藏语文在这些地区继续使用,敦煌出土文献中,属于后吐蕃时代的藏语文献多达57件,时代均在10世纪末或11世纪初。既有沙州归义军政权与于阗、甘州回鹘间的通信,也有沙州与和周边地区相联系的书札,更有当地人所写的佛教典籍。藏语之所以在河西及西域长期流行,与吐蕃对这里有过数十年的统治密不可分,也与当地固有的多语言环境密切相关,自8世纪中叶始,藏语便逐渐成为当地居民母语之外的一种共用语,况且藏文字母较易掌握。这些因素促进了藏语文的广泛流行。影响所及,在西夏国境内,古藏文也得以流行,有关文献在黑水城和绿城也有发现。西藏本土缺乏9世纪中叶以后至12世纪以前的藏文文献,这些写本与印本的发现,正好有填补空白之价值,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9.
张议潮①,’甘肃敦煌人②。他所领导的唐末沙州(即敦煌)人民反对吐蕃奴隶主统治的大起义,在甘肃的历史上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河西人民为了纪念这一位民族英雄,还曾经将他的事迹编为说唱的故事,其中有这样的几句: 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萧关雁信稀; 赖得将军开旧路,一振雄名天下知③。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本文试就唐末河西走廊的情况、唐王朝与吐蕃的关系以及张议潮起义的经过和意义作一简略的评述。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记载唐代河陇陷蕃范围的文献中,以《会昌一品集》所收《赐缘边诸镇密诏意》的记载最为精确。诏书中所记载的唐朝陷蕃的"河西、陇右四镇一十八州",当指原属河西、陇右两道,为河西、陇右、安西、北庭四节度所领的秦、渭、临、武、洮、岷、叠、宕、河、兰、鄯、廓、凉、甘、肃、瓜、沙、伊等十八州,而这部分地区正是吐蕃统治河陇以及晚唐政府收复和经营河陇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11.
于阗王国与瓜沙曹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阗王国与瓜沙曹氏荣新江公元九世纪中叶,漠北回鹘汗国被黠戛斯破灭,部众大批西迁。青藏高原的吐蕃王国内乱并迅速崩溃。这两大政治势力在其所占领的西域与河西广大地区统治秩序很快瓦解,而原曾据有此地的唐王朝也走向衰落,无力西进。西域和河西地区的政治真空被当地...  相似文献   

12.
吐蕃占领唐河西后是如何实施其统治的呢?作者认为,虽然吐蕃在行政上用部落──将制代替了唐王朝的乡、里制,在经济上用突田制代替了唐代的均田制,从而在一段时期内维持了其在河西的统治。但从根本上说,吐蕃是用其落后的大隶制度来改造新占领区,所以不可避免地激化了与河而各族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其在河西统治的瓦解。  相似文献   

13.
陆离 《家教指南》2005,(3):93-98
敦煌文书P.3699<祈愿文>中的天下僧统触坚为公元824年以后的吐蕃佛教宗师;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都教授为当地最高僧官,下属有若干寺院教授,每个寺院教授具体负责管理敦煌僧团中某一方面的事务,该做法应来自吐蕃本部,为吐蕃僧官制度所特有;吐蕃统治敦煌中前期有一位翟姓沙州都教授,法号当为乘恩,原名翟涓.  相似文献   

14.
西夏时期(1038-1227年)是敦煌石窟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笔者曾在专著《西夏文物研究》和一些论文①中,做过比较全面的介绍、探讨.但因近年来出现了较大的歧说,非澄清不可,故结合一些新资料、新思考对西夏开始统治瓜、沙的时间问题进行再探讨,因为这不仅是个时间早晚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敦煌学上一个重要问题--1036至1070年间是否存在过统治瓜、沙州的回鹘汗国以及西夏史、回鹘史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吐蕃沙州都督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吐蕃沙州都督进行了新的探索,指出吐蕃沙州都督军政机构中地位显赫,设正副二职,是沙州节儿之重要僚性,一般由吐蕃人或汉族世家大族担任。诸都督中以杜氏父子、安氏、索氏、张氏都督最有名气。  相似文献   

16.
吐蕃占领敦煌后进行过多次制度性的改变和调整:公元790年政治上废乡里、建部落制,经济上建突田、突课制是第一次变革;820年建沙州汉人二军部落体制,是第二次变革;而832年(鼠年)推行的第三次变革,则人所未知。本文通过敦煌永寿寺系列文书,钩沉出此年吐蕃统治当局曾下令民间契约一律用吐蕃文书写的命令,同时下令收回佛教信众供养给佛寺的所有农田草地林苑,重新分配给百姓为口分地,这是其统治晚期鼠年的又一次变革。此次变革的社会效果有限,其产生的社会民族矛盾激化,导致了吐蕃在敦煌统治的覆灭。  相似文献   

17.
元明敦煌与裕固族的历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必烈至元十八年(1281)以后,大批察合台系诸王及其部民涌入河西,并被安置在瓜州、沙州、哈密一带,从而大大改变了当地的民族成分。由于他们长期镇戍西部,在与中亚诸叛王的对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河西西部逐渐成为他们的分地,瓜、沙一带为察合台之孙出伯的分地。过去,学界公认今裕固族是以明朝内迁关西七卫各族融合形成的,主源是撒里畏兀儿,蒙古族是汇入的最大支源。而我们的研究表明,蒙古族也应是裕固族形成中的主源。裕固族著名叙事民歌《尧呼儿来自西至哈至》中的“西至”、“哈至”就是汉语沙州、瓜州译成阿尔泰语系语音后再译回汉语的过程中音变的结果,沙州、瓜州是裕固族东迁的起点。而裕固族民谚“天下头目都姓安”,也说明裕固族东迁前的居地就在敦煌。  相似文献   

18.
一、瓜沙曹氏政权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布局现在国内一般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从908年张氏政权灭亡开始,河西已实际统一于甘州回鹘政权,归义军瓜沙曹氏政权不过是甘州回鹘的附属政权而已;另一种意见认为甘州回鹘始终未能统一河西,只是符个独立的割据政权弱肉强食的场所。我们认为后一种意见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9.
弁言唐自安、史乱后,陇右河湟州郡,尽没于蕃。宣宗大中初年,张议潮崛起敦煌,始逐蕾归唐,以瓜、沙等十余州图籍上献,于是河西遗民得重睹汉官威仪,实皆议潮之力。唐室因授议潮沙州归义军节度使。嗣议潮守归义者,有其侄淮深及婿索勋、族孙承奉  相似文献   

20.
敦煌文书中的Lho bal与南波——吐蕃统治时期的南山部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山或南山部族,作为族名在敦煌汉文卷子中已发现8个编号。近年有学者提出,这些卷子中所记载的“南山”,就是晚唐、五代分布于河西至西域东部的“仲云”,系汉代小月氏的余裔。据笔者考察,“南山”这一族名,是在吐蕃统治结束以后的敦煌汉文卷子中出现的,其由来应与吐蕃在关。因而,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藏、汉文卷子中,不会没有关于“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