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古代,从元朝到清朝.政府对官员采取的不是“限购”而是“禁购”。 元世祖忽必烈率先出台了史上只针对官员的房产“禁购令”,即“不许当官的共房”。宋朝刚亡时,一批蒙古人跑到并南做官,他们对老百姓的房子强买强要。甚至一分钱不给.激起民愤。为化解民怨,元朝当局颁布了禁止蒙古官员在江南购置房产的禁令。  相似文献   

2.
“有罪推定”原则是与“无罪推定”原则相对的一个司法概念。在“无罪推定”原则已经成为刑法发展的主流的今天,对于官员腐败这个特殊领域,本文笔者从法律学的“徽言”探究政治学与管理学的大义的角度,来探析对官员腐败实行“有罪推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社会,仕宦官员“丁忧”不仅事关其孝道操守的官场道德评判,而且与其仕途任职乃至官场政治风云变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仕宦官员“丁忧”对古代官场社会所产生的重大政治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一,“丁忧”普遍与官场仕职变动相联系,直接引起丁忧官员黜陟迁转的仕宦命运变化;其二,围绕丁忧过程中的“夺情”起复,官场权力倾轧与派系政争波澜迭起,往往导致高层权力纷争势力的此消彼长及人事变迁;其三,仕宦官员面对“丁忧”与“夺情”的两难取舍,屡屡引发古代官场“忠孝不两立”的尖锐矛盾冲突。由于仕宦官员“丁忧”始终与其仕宦命运相联系,因此,原本“丁忧”尽孝的人伦道德行为,一旦付诸官场人事实践,必然被打上浓厚的官场政治印记。  相似文献   

4.
我说中国的一些官员在“逃避自由”,有人会说我脑子有问题——中国官员有太多的自由,会有人“逃避自由”吗?  相似文献   

5.
中国官员“留学”海外学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之间  方子 《神州学人》2004,(8):10-11
在赴海外学习的队伍中,除了学生、学者以外,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政府官员。尽管有关部门始终保持低调,但中国官员“留学”海外的消息还是不断被敏感的媒体(包括国外媒体)报道了出来。那么,中国官员是何时开始海外“留学”的?他们在海外学什么?是如何学习的?“留学”对他们的工作又有什么帮助呢?……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6.
当前,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那就是“官员明星化”,主要表现为:不求务实,只图虚名;哗众取宠,抬高自己;拉拢亲信,肆意吹捧。  相似文献   

7.
官员:一种职责相当的高风险职业 据有关人士讲,“引咎辞职”,在中国作为一个越来越被经常使用的政治术语,极有可能始自原重庆市彭水县副县长蒋成谷。  相似文献   

8.
宋朝逐步建立起一整套比较严密的官员铨选制度,即朝廷中央选拔、任免、考核各级官员的制度,其中包括官员注授差遣、叙迁、考课、荐举、恩荫、奖惩等许多方面。 官员在任职期间,建有功勋或有劳绩,按规定朝廷应给予奖励。犯有罪过,则应给予惩处。 奖惩的形式和名目极多。且不说物质上的奖励和刑事方面的惩罚,只就人事行政方面奖惩而言。宋理宗时,《吏部条法》“差注门”列举了“较量”官员“功状”和“过犯”的“通用格”。其中功  相似文献   

9.
《河北教育》2011,(5):32-32
周冬祥在《推进校长专业化建设造就教育家型校长》中指出,推进校长专业化,就要改变“校长官员化”管理模式,把校长的管理从实际上存在的“准公务员”范围内剥离出来,按照学校教育的学年制度和校长专业标准,由学校主办方组织实施人事管理。政府主办学校的校长管理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直接负责,非政府主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校长管理由学校的主办方负责,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与学校主办方协商,委托合法的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依据教育法规要求对校长进行专业考核评估,  相似文献   

10.
官员退休是古今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本文将散见于我国古代官箴书中关于退休的论述归纳为“官员年老体衰,应及时退休”、“重轻名利富贵,方能愉快退休”、“退休后宜正确对待自己”等三方面内容,并指出它以儒学为本,宋代新儒学兴起后,更力图用伦理道德力量压制官员心中的私欲,以弥补官员退休制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官员退休是古今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本文将散见于我国古代官箴书中关于退休的论述归纳为“官员年老体衰,应及时退休”、“看轻名利富贵,方能愉快退休”、“退休后宜正确对待自己”等三方面内容,并指出它以儒学为本,宋代新儒学兴起后,更力图用伦理道德力量压制官员心中的私欲,以弥补官员退休制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社会,“清”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对官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是官员群体的自期与自戒。面向官员群体的官箴书对此有较为集中的反映,特别以清代官箴书“清者大节”思想最为突出。“清者大节”是清代官箴书中对“清”这一道德操守的高度概括,由清心寡欲、清廉俭朴、清正廉明等内容构成,分别与官员的精神追求、生活准则、施政规范相对应。在历史上,官箴书“清者大节”思想作为当时政治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发挥了帮助提高官员道德素养、规约司法审判、参与塑造循吏、因应清官崇拜等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明代致仕官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官员的致仕形式主要有以老致仕、因病致仕、以养亲致仕、被强令致仕、官场失意等等;致仕官员享有物质照顾和政治特权,并接受明政府的管理;致仕官员以其自身的社会活动在地方上发挥着“正”、“负”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官员的公费用餐制度,可以追溯到汉代。此后,经过近10个世纪的逐步发展,到宋代终于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从西汉至五代十国,官员公费用餐制度初具规模,大致为官员在经过的地点,由地方官府负责供应公费膳食~①;京师各司和各州郡用一部分“公廨本钱”,供应官员和六宫的膳食;官员平时在官府办公,享用“公厨”提供的工作午餐~②;宰臣在政事堂的专门餐厅用餐,称“堂食”~③;常参官每逢朝见皇帝,由朝廷供应一顿午饭,称“常食”或“廊餐”、“廊下餐”~④,等等。到宋代,因为官员众多,该制度对各类、各级官员的公费…  相似文献   

15.
从公职人员屡出“雷语”的现象看,我国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亟待加强,应从媒介认知、媒介应对、媒介使用、媒介环境适应四个方面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16.
洪巧俊 《学习之友》2008,(12):27-27
“你是人民选举出来的官员,你的个人财产就应当向社会公布,接受人民的监督。”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向大会提交议案,呼吁建立政府领导干部个人资产公布制度。  相似文献   

17.
年老退休是我国自古至今对国家官员的一项管理制度。古代史书中把官员退休称“致仕”、“致事”、“致政”等。这一名词的出现早在先秦历史文献中即已有之,但真正形成一种制度在全国普遍推广实行则起始于汉代,经过隋唐时期的不断发展,到宋代时统治者日益认识到这一制度的重要意义,“尤所重之”,并制定了一系列条例和法令,使这一制度更加完善与系统。对致仕官员的年龄、待遇、安置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临沂市委书记李群作为公派出国干部代表团成员到美国研修“公共管理”,并担任康涅狄格州纽海文市市长“特别助理”,在他的眼里,美国的官员是这样的:上班,不得坐公车请客,不能用公款考察,不许去企业发言,不超8分钟  相似文献   

19.
官员“走穴”原因与防范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员"走穴"是权力寻租与官商勾结的一种形式,看似合法的官员"走穴"行为实则披着腐败的外衣。官员"走穴"有其自身的成因和危害,如何去防止和避免以官员"走穴"为形式的腐败行为是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纪委、监察部在其官网宣布山西4名官员被“双开”,其中晋中市委原副书记张秀萍和高平市原市长杨晓波,除“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索取、收受他人财物,且数额巨大,情节严重”外,均有“与他人通奸”行为,这是历来通报中对违纪女官员首次采用“通奸”字样。有人对此次通报女官员“通奸”颇有微词,甚至有人说有侵犯个人隐私之嫌。难道男官员与人“通奸”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