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支辩论队赛场上只有四位辩论手.但仅靠四人之力不可能赢下一场比赛,这是团队的较量。让我感动的并非辩论赛场上惊心动魄的交锋.而是在整个每程中大家所体现的团队精神。场上,队友之间需要信任与默契,这样才会有漂亮的配合和出彩的个人。场下,如果没有其他所有人的帮助,我们四个人根本就不可能站在决赛的赛场上.辩论讲的是配合,靠一个人不可能赢得胜利。”  相似文献   

2.
辩论赛具有在特定的时境中,以口语和体语为载体向听众传播信息的活动特征.作为一门实用的大众传播艺术,辩论是一种熔道德伦理、社会政治、文学艺术的为一炉,巧妙揉合美学与生活实践、人生哲理和语言艺术的人际传播方式;作为一种社会现实活动,辩论是传播真理、倡导文明、促进学术和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作为一种培养和锻炼人的有效途径,辩论是开发智力、拓宽知识、锻炼技能、提高素质的有益活动,在人才的成长开发和塑造上起重要作用;作为思想教育的良好方式,辩论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授之以知,导之以美,明之以实,联之以身的心灵碰撞,在说服人、感染人、引导人和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中起积极作用.上海汪天云教授提纲挈领地综述:“一、辩论赛有利于推广新观念;二、辩论赛有利于人才的推广;三、辩论赛有利于推广新风尚;四、辩论赛有利于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3.
要谈辩论赛的意义,首先得了解辩论的意义,了解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性——从我们日常谈话中对某一观点的执拗坚持,到政党之间唇枪舌剑的总统竞选辩论……从某种意义上讲,辩论是无处不在的。议会制辩论起源于英国议会制辩论,井然有序却不失激烈,因此成为世界大学间主流的英语辩论赛形式。"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比赛在1997年将英辩比赛引入了中国,对我国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选取大学生辩手以及英语教学这两个视角试图阐述英国议会制辩论赛在中国的的意义,并结合笔者亲身体验阐述此类辩论赛评判的主客观性。  相似文献   

4.
熊成哲 《师道》2003,(1):33-34
这是一个学生辩论赛的辩题,像很多我们熟知的辩论赛一样,这样的形式也许并没有太多新鲜的东西。可这一次,是几个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跟高二年级学生的辩论,并且,论题是学生们自己挑的,初三的学生拿到了“我平庸,我快乐”这个用他们的话来说“最广泛地代表了学生想法”的正方观点。整个辩论赛中,高二年级的“学长们”显得咄咄逼人,可初三的师弟们却沉着澹定。比赛是紧张而激烈的,双方的表现都很出色辩论结束以后,我听到了在场的老师啧啧的赞叹声和一致的会心笑意,其中一个老师说,“这些学生,真了不起,真让我吃惊”。  相似文献   

5.
成长辩论赛     
成长中既有快乐又有烦恼,这点每个人都深有体会。话说一日夜晚,成长快乐兄和成长烦恼兄在我家开了一场辩论赛。主持人:作者辩论成员:成长快乐、成长烦恼辩论话题:成长是快乐乎?是烦恼乎?比赛马上开始。主持人坐在床上,辩论员坐在床边。“辩论赛现在开始,请各自亮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新观念、新思维的碰撞往往能进发出智慧的火花,为了能给读者提供一个思想驰骋、观点汇集的空间,本刊从本期开始推出“辩论台”这—栏目,专门就读者关心的话题进行讨论。本期特别推出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上海家庭教育时报》提供的根据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中的一场辩论赛整理而成的辩论词,作为“辩论台”的开篇,欢迎广大读者提供辩论话题和参与我们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作为辩论社的一名千事与校辩论队的成员,在辩论社工作的这一年多的时间中,我感悟颇多。初来乍到,看学长们辩论赛赛场上口若悬河,我似乎总感觉到,他其实是避重就轻地用片面的话去证明一点道理,去证明属于他们的观点,他们眼中的真理。辩论,一个原本神圣而又似乎高深的词,骤然间,在我眼中似乎等同于了“说话技巧训练”,没有了我想象中的那份高贵,少了一些我想要的激情。  相似文献   

8.
对于目前大学生辩论赛,我有许多不满。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赛模式,陈词的时间太多,针锋相对的自由辩论才有四五分钟;而美国俄勒冈式辩论模式,一个陈词结束,马上就要应付对方的质询,氛围就紧张得多。我本以为,作为一种训练口才的方式,辩论赛像许多时髦玩意儿一样,流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很快受到冷落。但是,几年过去以后,没有想到连比较小的大学每年都经常地举行,就是功课最重的医学院的学生,居然也在一段时间里,把那几十本厚得像砖头一样的书丢在一边,投入各种各样的辩论赛。投入得火热自然是件好事,但越是火热,各校之间的关系也就越容易紧张…  相似文献   

9.
辩论赛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具有团队协作、唇枪舌剑、思想"外显"的特征。在骨干教师培训中引入辩论赛将有助于培训模式与课程内容的创新。辩论赛应力求辩题的适切性、参与的广泛性、过程的指导性和学员的主体性。培训机构要做好方案策划、专题培训、团队组建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辩论赛也叫赛场论辩。本文从攻防·谋略·应变三方面浅谈了论辩的技巧。以期达到通过论辩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继“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之后,全国高校纷纷举行各种各样的辩论赛,且每年都有几十名辩手参加全国性的辩论赛。辩手们在辩坛上儒雅的风度、机智的应变能力、娴熟纯正的语言表达技巧,深深吸引了各个高校的莘莘学子,以及社会上的各界人士,从而掀起了一场“辩论热”。随着辩论热的不断升温,一些有识之土开始关注各种各样的辩论赛,并潜心研究思考,撰文探讨论辩之道,取得了很大成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尝试着把辩论赛引人语文教学实践之中,效果很好,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下面我就从论辩的技巧方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说理文习作虽然在小学阶段所占比例较低,但对高年段学生来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说理性"表达的能力。前不久,我结合"手机使用的利与弊"小小辩论赛,进行了一次"从辩论赛走向说理文"的教学尝试,效果不错。一、观看辩赛,类比中感知文体特征首先,我让学生观看视频《"开卷有益"与"开卷未必有益"辩论赛》,了解辩论赛的基本流程":开篇立论——驳论、自由辩论——结辩"。然后组织讨论:师:"开篇立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辩论伊始双方都亮明  相似文献   

12.
辩论赛中自由辩论违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86年新加坡举办了首届亚洲大专辩论赛以来.特别是1990年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时复旦大学勇夺桂冠、扬名狮城后,辩论赛迅速风靡全国,特别是在大中专学校掀起了历久不衰、一浪高过一浪的辩论赛热潮.究其原因,我们认为除了是因为文化的魅力、汉语的魅力.以及刚出现时形式新颖的新加坡辩论模式的竞技性和观赏性,更重要的是因为辩论作为一种特殊的会话方式,常常打破一般的会话原则,产生出乎意料,充满机趣的会话含意,成为语言交际的较高级形式,这才是吸引众多辩论爱好者的真正原因.由于新加坡辩论模式的程序发言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背诵已准备好的稿子,或充其量是一种针对对方的演讲、相比较而言,尽管自由辩论也是有“背”而来,  相似文献   

13.
辩论赛     
星期四的综合实践课上,我们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辩论的话题是“汽车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我加入到反方队伍中。我看到反方的人熙熙〔xī〕攘攘的,心想:辩论赛不一定要人多,要口才好、反应快才能取胜。我们这边人虽然多,但大多是“乌合之众”,“精兵良将”没几个,是否会……张老师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等主辩手发完言后,便是我们的天下了——自由辩论。我是个急性子,首先发言:“我方认为汽车的坏处很多,尾气严重污染环境,噪音令人烦躁不安……”我一口气说了一大串。对方辩友沉默不言,他们应该被我难住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民主政治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不断深入,辩论环节作为英国民主议会制的核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认为,议会制辩论赛的盛行,不仅在于大学生可以在辩论赛中相互讨论与交流、促进思想火花的碰撞,更因为其公平性、正义性对传播、发扬民主思想具有一定的借篆意义。因此,本文就英国议会民主对议会制英语辩论赛模式的影响及其促进大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培养世界公民的意义进行讨论,以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议会制辩论赛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海外英语》2012,(2):64-64
英国议会制辩论赛可谓:智者善辩,赢之在理。我很幸运,可以拥有这样一个机会,接近辩论,了解辩论,甚至到最后的迷恋!  相似文献   

16.
台下十年功     
佚名 《高中生》2009,(15):55-55
说来奇怪,我一直都对辩论赛有抵触心理。但是从初中到大学,我却经常要代表班级或系里参加比赛。每次参加辩论赛,我都要准备很久。但辩论不是单向的演说,而是需要很多临场的应变,  相似文献   

17.
运用格莱斯和利奇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来考察辩论赛中的自由辩论部分,发现辩论双方为了使用辩论分出胜负,既要遵守会话的合作原则,又要“有意违反”合作原则,迫使辩论对方推导出有利于自己的语用含义。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式辩论赛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新加坡辩论赛形式运用于课堂教学,对传统教学思想是一种新突破。它有利于2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趋势,是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种新探索。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对辩论题进行深入,充分的分析,在上课进参照新以式辩论赛的程序实施教学,注意把握好总结讲评这一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辩论赛曾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辉煌一时,现在却逐渐走向低靡。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高校辩论赛的兴起、鼎盛和现状的分析入手,通过相关社会调查,对当今辩论赛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对辩论渐行渐远背后高校思辨精神凋零的担忧,并提出了"人文思辨"的概念以及在大学校园里重振辩论雄风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要上的是口语交际——辩论。题目是“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铃声刚响,我就兴致致勃勃地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我们举行一次精彩的课堂辩论赛,让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看谁的观点正确,谁的理由充分。”辩论开始之前,我根据辩论主题的基本观点“要”或“不要”,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即主张“要”的为正方,主张“不要”的为反方。并在各组推选几名辩论代表,其余学生作补充发言。正方(李龙江):对“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我的主张是“要”。多看电视能补充我们的课外知识,了解古今中外百科知识,特别是当今的国际国内大事。不是有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