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金瓶梅》通过直面女性的情欲使女性的生命存在获得了一种主体地位,使女性从那种不公正的扭曲中摆脱出来,这种对妇女性权利的公平正视,是人性得到尊重的一个基础。但另一方面,它也走进了一个极端,女性形象成了"情淫"的化身、"情欲"的符号。文章主要从"欲海沉沦者"和"欲海超脱者"两大类五小类来分析《金瓶梅》中的淫娃荡妇形象。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与《十日谈》女性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作舟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4):66-67,70
《金瓶梅》与《十日谈》被视为中西方两大奇书,作为反封建主流文化的旗帜性作品,它们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在文坛上得到了充分肯定。而两部作品中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广为世人所关注。然而,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时代背景,两书的作者在各自的作品中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之奇,奇在描摹了绚丽多姿的女性世界,再现了明代的真实性,《金瓶梅》挥洒自如的神笔,章法严谨的结构,亦有可称“奇”之处,简言之:人奇,事奇,神奇,意奇,奇,《金瓶梅》可谓天下第一奇书。  相似文献   

4.
宋惠莲从小在蔡通判家受到淫荡风气的熏染,所恪守的情感原则与传统化中对贞节观的“正宗”诠释有着不同的内涵。孙雪娥一直冷观旁观这个污浊的家庭,在好的身上带有一定的主体亮色和情爱追求的微光。韩爱姐悲观厌世,甘愿自绝于命而恪守贞节,实际上是她人生幻灭心态的一种非本质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在揭示晚明社会诸多社会现象的同时,深入地、细致地、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晚明女性文化和心理不可多得的材料。其文化价值不仅开中国市井小说之先河。而且影响了中国人对文学作品审美对象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虽然和《水浒传》中的武松有血脉贯通的一面,但并非完全照搬,由于两书创作主旨不同,两个形象在书中的地位,作用自然也不同,《金瓶梅》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对武松形象进行了再创造,深化和扩展了人物性格,使人物更具社会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7.
东西方文学史上两部奇书《金瓶梅》和《十日谈》有着相似相异的创作背景,通过对两性关系的惊世骇俗、特立独行的描写,塑造了迷失和寻找中的女性形象,表达了东西方不同文化观照下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作为第一部世情小说,历来被学术界所关注。本通过对小说中世情大暴露、色欲大宣泄、审美大逃亡的剖析,重现了明朝中叶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一个鬼蜮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与《红楼梦》都对女性着墨较多,已引起了学者对女性意识问题的研究,但并未涉及女性意识的比较研究。因此,从偷情情节出发对两部著作进行对比分析是有意义的。偷情情节的描写反映出女性在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中自我意识觉醒的有无及程度。《金瓶梅》女性面对自然肉欲,或沉沦于自然本能,或消融于社会中。《红楼梦》将女孩与妇女区分开来:女孩有主体意识的自觉,但最终在封建社会下走向悲剧命运;妇女们或变身为欲的符号,或售色易财,并无自我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真、实地揭示了封建专制制度下,女性的悲剧根源;表现妇女在传统的伦常纲纪中苦苦挣扎;她们不为道德伦理所囿的举动是对封建社会的无意识抗争。《红搂梦》为妇女的痛苦和不幸请缨,将男冬女卑的封建等级观来了个历史的颠倒,赞扬那些备受凌辱的女奴身上闪烁着的追求平等向往自由的民主思想火花。这艺术的双壁是中国封建社会妇女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容替代的独特地位和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金瓶梅》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已经产生了大量研究专著和研究论文,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拟就《金瓶梅》与晚明女性生育民俗的角度探究被称为"中国十六世纪后期的社会风俗史"的《金瓶梅》所反映的晚明女性生育民俗文化的特点,使我们透过作品真实地感知晚明时期女性的生育状态,了解晚明女性生育民俗。  相似文献   

12.
本认为《金瓶梅》小说除了报应性宿命论,鉴戒垂训思想比较明显外,其它学思想带有模糊性,不确定性与混合过渡性。这是《金瓶梅》小说的学思想特色。  相似文献   

13.
“深得金瓶壶奥”——《红楼梦》借鉴《金瓶梅》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砚斋说《红楼梦》“深得金瓶壶奥”。《红搂梦》正是在继承和借鉴《金瓶梅》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合贯通,革新创造,从而走向成熟,达到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高峰。  相似文献   

14.
1996年 9月 ,笔者在《昆明师专学报》上发表《 <金瓶梅 >与云南方言集序》。序中讲了全集分语音、词汇两部分。本文即词汇部分。文中收集目前能见到的多种词典中对近八十个词的解释 ,为方言研究提供该词来源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的本结构是一个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问题。从《金瓶梅《本所体现出的中不同的性格综合推断,除所谓“赝作5回外,前91回为原作,后9回则为续作。  相似文献   

16.
散曲用在小说中,是两种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的结合。据不完全统计,小说《金瓶梅》所用散曲之多,为中国小说史仅有。这些散曲的运用有得有失,但总的来说。大多滥而别扭。本文主要从小说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来探讨《金瓶梅》中散曲运用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写了一个又一个淫纵的场面,字里行间又都透出两个可怖的字眼-死亡。纵欲与死亡,是《金瓶梅》全部情节所努力说明和最终体现出来的主题。这是一个永远新鲜的、以生命的代价不断予以证实的人类生存的主题,从中给人们以生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评点者侧重文本细读,多向挖掘文本意旨,凸显《金瓶梅》广泛的意义承载。市井风貌是小说题旨的外在表现,劝惩之旨突出小说文本的功能效应,泄愤说则为文本最为内在的题旨指向。《金瓶梅》评点者的题旨论述提升了文本的艺术价值,成为小说家体验崇高的方式,焕化成评点者生命精神的存在表征。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评点家发掘人类潜意识最隐秘的情感体验,反思当下的生命形态和生活存在,阐释死亡书写的审美意义和叙事功能,拓展了死亡书写的存在价值.他们以死亡叙事为基点,切入人类的生命意识和透析黑色幽灵的道德言说方式,建构一幅惩恶扬善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演变图景.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的意象运用,主要表现在人物的塑造,叙事单元和叙事脉络的整一性和明晰化,整个叙事行为意蕴的凝聚,叙事行为发展的暗示、推动与补充以及小说叙事模式的完善等方面。意象的运用不仅使以叙事为要务的小说具有了诗的韵味,而且其本身也具有了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