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如森 《教师》2013,(36):61-61
在阅读活动中,作者、文本、读者这三个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书面交际过程。今天,提倡学生“主动阅读”,把书“读活”。为此,我们要树立“超文本”的阅读教学理念。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怎样才能在遵循文本的前提下,实施超越文本呢?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活动中,作者、文本、读者这三个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书面交际过程。新课程提倡学生“主动阅读”,把书“读活”,要树立“超文本”的阅读教学理念。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怎样才能在遵循文本的前提下超越文本呢?笔者在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3.
公莹 《黑龙江教育》2001,(10):31-32
在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呢?学生的阅读心理过程一般分为“感知”“理解”“评价”三个阶段。也就是说,阅读是一个高度感知、提取、概括、评价的过程,思维活动就贯穿于这三个阶段的始终。“需要是最好的老师。”需要的意识越强烈,思维的状态就越积极活跃。基于此,根据阅读的三个心理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4.
张冬华 《天津教育》2020,(7):103-104
“以文带文”课型是“主题阅读”七种课型中的一种,是阅读教法的“杀手锏”,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主要手段,也是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以文带文”使阅读成为一个持续的连续过程,有助于思维进入状态,并保持在一定的时空状态中,这就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的文本材料进行对比与反刍,有利于处理好阅读广度和阅读深度的关系。那么如何实施“以文带文”的阅读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本解读”是阅读主体通过对文本的感知、理解、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的材料的价值取向的一个过程。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任何教育都要忠实于文本。”对文本意义的生成与创造不能把他当作用具,也不能不着边际地任意创造,只能忠实于文本而阐发。如何深刻地臻美地去解读文本呢?  相似文献   

6.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读者阅读时总是凭着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在与文本对话。这就告诉我们,读者感知文本不是始于空白的,并且,不同读者感知同一文本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显然,当读者初步感知文本时,读者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会起关键作用,而此时的阅读初感会烙下鲜明的读者色彩。以此观照阅读教学,我们会发现:课文还没教,可学生对其中的许多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知晓或已明白的问题教师还在“津津有味”地大讲特讲;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但仍在强打精神地应对教师的问题。其实,这种种现象表明,学生的阅读初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存在,教师对学生阅读初感的忽略,会造成课堂对话无效的结果。因此,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并把它作为教学起点是阅读教学理所当然的事。  相似文献   

7.
理解文本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加以引导,才能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感悟。那么,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怎样引导学生文本阅读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成才呢?笔者认为有“三大法宝”可以实施。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题型稳中有变,2019年11月30日,山东省举行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模拟考试),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目在这张官方试卷中却呈现颠覆性的变革。2020年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将会以何种形式来考查?对于即将到来的2020年高考,考生应如何迎战呢?  相似文献   

9.
在个性化阅读中,怎样处理“一个哈姆雷特”与“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关系呢?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课程目标、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和谐统一呢?一、个性化阅读要以读懂文本为前提一位教师在执教《鸬鹚》一课时,抓住“一抹”这个词,以  相似文献   

10.
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总要经历从整体深入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到整体的过程。在阅读时,很多学生由于阅读方法的缺失,整体感知不能提炼文本的框架梗概,深入阅读又不能悉心体悟文本的内在气韵,致使整个阅读始终无法真正深入到文本的内核,造成了阅读的高耗低效。要真正读懂文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在细致阅读中培养学生会读善思的阅读品质,促使阅读主体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1.
何新华 《现代语文》2014,(5):111-11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整体感知文本,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获得先进思想的启迪,享受优质审美的乐趣。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何关注阅读者对文本的个性体验呢?  相似文献   

13.
在个性化阅读中,怎样处理“一个哈姆雷特”与“一个哈姆雷特”的关系呢?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课程目标、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和谐统一呢?  相似文献   

14.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新增的内容。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新课标为什么耍增加这样一个内容?对大多数教师而言,“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名词。它向广大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话题。新课标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与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一线教师又该如何指导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呢?本文就以上问题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网络时代,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学习”的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的核心部分,这应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探究的重点。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除了靠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外,还要靠大量阅读各种课外读物。如何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的一般规律,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呢?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感知、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提倡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感知是对事物的感觉和初步印象。对某一新事物的正确感知是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深刻理解的基础,否则一切将无从谈起。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就是要对文本有一个正确的、初步的印象,这是语文教学由过去的对文章支离破碎的分析过渡为真正培养学生大语文观的前提。然而,面对新的教材、新的要求,有些教师对“整体感知”感到无所适从,往往回到过去那种简单的线索梳理、段落层次的划分上。那么如何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呢?如何引导学生,使他们对文本有一个正确的初步印象呢?在讲解鲁迅先生的《风筝》一文时,我借助形象的…  相似文献   

17.
三、正本清源:阅读价值指向“培养终身阅读者” 阅读教学是诱导学生参与文本意义生成与理解的过程,是一个从寻求理解到自我理解的建构过程。所谓寻求理解,就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具体化解读,感知文本形象、体验文本情感和领悟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2007年以来,新课标地区试卷二卷阅读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考察小说,散文很少涉及。小说以微型小说为主,散文以叙事、写景、抒情类为主。而实用类文本阅读以传记为主,新闻为辅。在这二选一的阅读中,这几年小说阅读得分比实用类文本阅读平均得分低2-4分。究其原因,是对小说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把握不到位,方法不得当。那如何才能在考场小说阅读答题中获得高分呢?  相似文献   

19.
所谓“陌生化”,是一种重新唤起人对所看事物兴趣的方法,它要求人们对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的事物保持一种“陌生感”,保持一种新鲜感。儿童阅读教学中采用“陌生化”,旨在让儿童对文本进行细读,激发儿童文本阅读的积极性,调动儿童文本阅读的主动性,让儿童对文本进行欣赏和品味。一、“陌生化”阅读:内涵与意义课文是儿童直接感知的文本。教材文本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时常和儿童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在对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学生的阅读感受。要让学生倾心地阅读,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在感知中领悟、明理。因此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导引学生的阅读习惯。笔者对此有以下三种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