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怀疑     
老师:“美国异常辽阔。如果我们从美国的东岸坐火车,5天5夜后还到不了西岸。”多多:“真的吗?我怀疑火车坏了。”怀疑$牡丹江市宁安市实验小学五(六)班@王晓菲  相似文献   

2.
齐曼的《真科学》需要从理性怀疑的角度重新解读,对科学本来面日的还原启发了我们的怀疑精神。但怀疑过渡就会走向极端,需要对怀疑本身进行反思和怀疑。当代中国需要用理性怀疑的精神进行思想启蒙。  相似文献   

3.
怀疑     
每年七月底中考成绩一公布,总有不少人离重点线只差那么一丁点而痛惜不已。第二天招办便挤满了要求查分的学生与家长,他们希望能在哪份卷上查出决定命运的关键的几分。 今年要求查分的人特别多,有的离重点线差十几分甚至几十分也来查。当然他们并没天真到指望能查出那么多分而使之达到  相似文献   

4.
怀疑     
《学语文》2005,(11):50-50
[启示睿语] 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但有疑才有问,问了以后才能释疑,才能进步,人就是在带有疑问的求知中不断进步的。“怀疑一切,察其所由。”“怀疑精神”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它是一种基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科学方法之上的批判性思维活动。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有所怀疑才能有所创新。如果不具有怀疑精神,对所有的观念,不管是合理还是荒唐,都全盘接收,就失去了分辨是非、去伪存真的基础,科学也无法发展。  相似文献   

5.
怀疑     
刚担任校长不久的库金,第一次见到区执委会副主席波兹尼亚耶夫怒容满面。  相似文献   

6.
敢于怀疑     
这是一件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小事。不久前,一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给法国的小学生和上海的小学生先后出了下面这道完全一样的测试题: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  相似文献   

7.
怀疑完美     
假期里,妈妈的住院使我忙碌万分,无暇顾及儿子的作业。遇有英语默写的任务,我就叫儿子先把中文抄下,再自行默写,已上初一的儿子乖乖地照办着。有一天,恰逢姐姐从乡下赶来照看妈妈,我得以抽身出来,回家查看儿子的作业情况。  相似文献   

8.
怀疑牛顿     
上世纪80年代.一个宁静的黄昏.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学生们正埋头演算一道数学命题。这一命题来自科学巨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三卷,诺尔教授试图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看他们能否计算出与牛顿同样的得数。然而,一名叫罗伯特的学生打破了宁静。  相似文献   

9.
论怀疑     
我们有办法使别人去信一件事,但我们却无法使自己也能同样去信什么。将他人引上信仰之道的宗教家,未必是丝毫不具怀疑心理的人。他渗透他人的力量的一半来自于他身上依然存在着的怀疑。至少,若不是如此,宗教家就不能说是思想家。  相似文献   

10.
鹰的怀疑     
  相似文献   

11.
怀疑和多思     
怀疑是一种极可宝贵的创造心理素质。古今中外伟大思想家的成长过程表明,怀疑是获取知识、作出创造的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英国十六世纪大哲学家培根的最重要贡献,是为欧洲正在勃兴的学术尤其是自然科学奠定了认识方法的理论。他提出做学问的首要原理就是怀疑。他说,欧洲以往学术错在“没有怀疑的能耐,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谋算便盲目地匆匆下论断。这两种沉思方法就象古人常常提到的两种行动方式;一种起初简单平易,但最后走进死胡同;另一种入门时崎岖而费力,但很快就转为坦途。沉思时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从确实始,便将于怀疑终;但如果我们从怀疑始,并耐久地怀疑,则我们将于确实终。”  相似文献   

12.
怀疑与学问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视察。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随便”一词的两处运用,笔者认为有待斟酌。第一处在第四自然段:“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第二处在第五自然段:“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轻信。”从意义方面说,查《现代汉语词典》,“随便”(suíbiàn)一词的意思是:1、不在范围、数量等方面加限制。2、怎么方便就怎么做,不多考虑。3、任凭;无论。再看“随便”修饰的几个词:“轻信”的“轻”是“轻率”之意,“盲从”的“盲”是“盲目,不问是非”之意,“迷信…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怀疑与学问》一文是我国已故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本文主要阐述了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才能启迪新发明。笔者对本文进行了反复研读,觉得本文至少有两处值得商榷,现就教于行家里手。(一)分论点的表述不准确。本文开篇引用北宋哲学家程颐的“学者先要会疑”和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两句名言,独立成节,提出中心论点,也就是治学者必须要有怀疑精神。这两句名言既可做论点又可作论据…  相似文献   

15.
信任与怀疑     
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两种人,一种是对任何事和任何人都不相信,持怀疑态度;另一种则是对任何人或任何事都很容易相信,毫无怀疑。盲目地相信别人和盲目地怀疑别人都是不可取的,是待人处事两个错误的方式。盲目地相信别人,把世上每一个人都想象得和自己一样真诚,对任何人和事都不加思索地相信,那么说明你在思想和行为上还很幼稚,没有成熟。那么你也必然会有上当受骗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怀疑能让一个人谨慎,相信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年轻的爸爸和9岁的儿子一起在放风筝。突然,刮起了一阵旋风,一棵小树的树枝把风筝线紧紧地缠住了。于是,爸爸取来了一架梯子,准备往上爬。  相似文献   

17.
相信与怀疑     
人总是在年轻的时候相信许多假东西,年纪大了又开始怀疑许多真东西。  相似文献   

18.
相信与怀疑     
赵春春图  佚名 《高中生》2012,(12):43-43
人总是在年轻的时候相信许多假东西,年纪大了叉开始怀疑许多真东西。  相似文献   

19.
少年的怀疑     
20世纪初的某一天,托尔斯泰走进莫斯科的一家啤酒厂,请求厂长让他参观啤酒的酿造过程。那或许只是托尔斯泰的一次偶然的散步,又或者是他想了解社会中的各种行业。厂长同意了,并亲自为托尔斯泰做了导游。不过托尔斯泰可能并不知道,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大气不出、寸步不离地跟着他的那个少年,便是厂长的儿子,未来的作家伊利亚·爱伦堡。  相似文献   

20.
少年的怀疑     
流年 《高中生》2013,(25):45
20世纪初的某一天,托尔斯泰走进莫斯科的一家啤酒厂,请求厂长让他参观啤酒的酿造过程。那或许只是托尔斯泰的一次偶然的路过,又或者是他想了解社会中的各种行业。厂长同意了,并亲自为托尔斯泰做导游。不过托尔斯泰可能不知道,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大气不出、寸步不离地跟着他的那个少年,便是厂长的儿子,未来的作家伊利亚·爱伦堡。这次会面的经历,50年后仍然刻在爱伦堡的脑海中,他将它写进了回忆录里。当初的少年惊愕地发现,他心目中的巨人托尔斯泰竟然比他父亲矮。有人送上一杯热啤酒,托尔斯泰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