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可以说是一篇老课文了,位于旧人教版的第一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单元的第一篇,是高一新生在进入高中文言文学习阶段首先遇到的一篇课文,编者这样安排可以说是独具匠心,从中也可见这篇课文的地位和作用非同一般。在新的人教版中,这篇课文位于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一】阅读鉴赏第二单元文言文阅读鉴赏的第一篇,其作用和地位同样重要。为此,笔者是这样来设计讲授这篇课文的。  相似文献   

2.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经典课文。在教师的心目中,这是一篇老课文。老课文好不好教?请听听一位教师的看法:这是一篇老课文,但我在教学此文时却还是穿老鞋走老路,毫无创新,感觉很失败,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3.
《詹天佑》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最后一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与旧教材不同的是,这篇课文没有明确规定阅读训练的重点,是对学生小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归纳。1.初读课文,抓住中心。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教学这篇课文时,可采用“提取中心法”...  相似文献   

4.
九年制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四册有一篇课文是《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很经典,很多老师上公开课都喜欢用它。对于这篇课文的示范课,我也听了不少于五次。可每听一次,大多是前一次的翻版。  相似文献   

5.
九年制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四册有一篇课文是《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很经典,很多老师上公开课都喜欢用它。对于这篇课文的示范课,我也听了不少于五次。可每听一次,大多是前一次的翻版。  相似文献   

6.
《孔乙己》是现行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选入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重要课文,也是中考的一篇重要篇目,所以很有必要给学生讲清讲透这篇佳作。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想打破常规,采取一种新的模式来教学这篇课文。
  因此,我从以下三个角度,让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来学习本篇课文。  相似文献   

7.
《齐天大圣》这篇课文安排在第十册第四组的三篇讲读课文之后 ,读写例话之前 ,主要是引导学生将前面学到的分清事情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 ,在这篇课文中加以运用 ,并逐步形成能力 ,这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而在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 ,简要地复述课文 ,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一、个人自学 ,小组讨论 ,理解内容《齐天大圣》是一篇阅读课文 ,属半独立阅读性质。学生大都看过《西游记》电视剧和动画片 ,其中的故事都比较熟悉 ,对孙悟空这一形象了解得也比较多。所以教学这篇课文时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真正…  相似文献   

8.
《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讲读课文。这一课的内容是围绕本单元“注意积累材料”这一训练重点编排的。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写他在西湖玉泉公园的见闻,赞扬了一位画金鱼的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这篇课文,要继续训练学生抓住课文主要  相似文献   

9.
《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是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它被安排在两篇看图学文之后的第3课,是学生进入二年级后首次遇到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故事,与前面学过的课文相比,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情节较曲折.随着年级的变化,教学要求的提高,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和课文后面提示的要求,关于《诚实的孩子》一课的教学可从这几方面去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的家在哪里?》是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①的一篇课文,反复研读这篇课文,总觉得这篇课文有三处语言表达有问题。此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1.
对于《水》这样一篇课文,如何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呢?我以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和具体课文三者的结合。确定教学内容时,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课文的主要特征。一篇课文的内容是极为庞杂的,我们应该选择最能体现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2.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主题单元──"走进名著"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这是编者对古诗进行的"再创作",课文对古诗的解说虽有合情合理之处,但是过于片面和单线性。这篇课文仅仅是学习这首千古名诗的一个参考而已,但绝不是全部。这样一篇文包诗课文,为教师"用教材教"提供了  相似文献   

13.
<正>《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经典课文。在教师的心目中,这是一篇"老"课文。"老"课文好不好教?请听听一位教师的看法:这是一篇"老"课文,但我在教学此文时却还是"穿老鞋走老路",毫无创新,感觉很失败,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14.
《我的心事》(第十一册)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该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这篇课文原在五年制教材中是配合“外表和内心”这一训练重点。了解课文编排的这一变化,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确定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教学独立阅读课  相似文献   

15.
郑宇 《小学语文》2010,(10):54-54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里有几篇比较难的课文,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要算其一。这篇课文主要难在两方面:一是文化背景的差异。这篇课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一篇演说词,字里行间传达的是印第安人对自然和生命的认识,这些认识与我们的自然观、世界观不太一样,  相似文献   

16.
原先《秦始皇兵马俑》在我眼里只是一篇普通课文,研究军阵也罢,描摹兵俑也好,并没有发现课文有什么感动自己的地方。直到自己要在市属上这篇课文,我才对这篇课文有了新的认识,也从亲身实践中悟出孩子需要的是一种"扎实有效、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构成这篇课文的字、词、句、段是有机组成部分。要读懂一篇课文,就必须抓住课文的整体结构,强化部分教学。我认为: 一、抓审题,着眼于整体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它不仅概括了文章的主要  相似文献   

18.
第一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河北张建忠一、第八单元教材分析这单元由三篇讲读课文和一个基础训练所构成。三篇课文中有一篇韵文、一篇短文和一篇童话故事,是这一册课文体裁最多的一个单元。这些课文,有的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房屋建设的变化情况,有的赞扬了...  相似文献   

19.
每逢实习之前,常有一些学生问:怎样去钻研一篇小学课文?根据我指导实习的体会,要钻研一篇小学课文,必须从课文整体出发,弄清与课文有关的四个问题,即:(一)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二)怎样写?(三)为什么这样写?(四)作者的写作目的或编者编入教材的目的是什么?下面以《珍贵的教科书》(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一文为例来谈。 (一)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这是问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一"把精读课文当作略读课文来教,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你怎么像上精读课文一样?你没见标题前面有星号吗?""线条太粗了,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至少得用两个课时,你一课时就上完,还不蜻蜓点水才怪?"这是我们在听课评课中经常可以听到的话语。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学中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分是相当讲究的,好像旧社会中大户人家的正房与偏房那样,身份和地位分得一清二楚。精读课文就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