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学会 《成才之路》2014,(24):35-35
正优秀的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地捕捉学科教学中或学生心理上、思想品德上的突发的东西,演变成新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恰当的、合理的处理,这便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教师还要强调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追求的境界是"天上不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这种无痕教育能给学生纯洁的心灵留下美好的回味,能让学生向你袒露心扉,产生信任,爱上你的课堂,爱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无痕"似乎成了品德课堂一个时髦的话题。品德教育反对严肃空洞地说教,提倡生命体验,"无痕"应该是教师追求的课堂最佳境界。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品德课堂真的是"无痕",没有在学生心里留下任何痕迹,并没有因为品德课而改变什么。追根溯源,主要是因为教师忽视了目标教学"德"字,忽视了课堂上"儿童"的需求,体验没有入"心"。下面就这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中学课堂教学监控是实现课堂教学目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工作环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中,适时、适度地把握和灵活运用显性或隐性监控策略,能有效地统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一个良好有序和谐的教学环境逐步锻炼、提高自我元认知监控能力,实现教育教学监控真正向"无痕"化方向发展。一、显性教学监控策略的运用所谓显性教学监控策略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有形的手段对教学进行监督、调控的一些策略。这种策略与教学过程中学科内容传授的教学策略同等重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课堂的效率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课堂作为老师传播知识,学生接收知识的阵地,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势在必行。这要求老师需要适应新课改的趋势,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多开展互动,让学生在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拓展知识面。一、教师要推崇"省略原则"现阶段我国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就是教师"满堂灌式"。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作为教学内容的传体,通过他们的灌  相似文献   

5.
教育同世间其他一切活动一样,以"无痕"为行动的理想境界,因此,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监控也应该是无痕监控.它富于美感,蕴涵创造,充满暗示;它通过营造润物无声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广泛充分的参与机会、谱就张弛有致的教学节奏等方式来实现;它需要教师具备卓越的个人魅力、平等的教育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等条件.  相似文献   

6.
叶桂金 《考试周刊》2014,(16):150-150
我国基础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权威叶澜先生呼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力。在此理论的基础上,"角色扮演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角色扮演为生物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师的组织下由教师或学生依据教材扮演特定的人物,在扮演过程中开展学习活动。活动过程包括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编写脚本,进行角色扮演,教师总结、点评等环节。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要求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仅是知识丰富、能力超群,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品德、丰富的情感、健康的个性。时代呼唤德育,学校德育该如何应对?本文进行"无痕"德育策略的探索与实践——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课堂设计在关注学生生活、学习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在不露痕迹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关注把德育自然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一并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操上的陶冶,让德育达到春雨润物、情景交融的无痕境界。  相似文献   

8.
任晓霞 《考试周刊》2013,(14):76-77
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在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自主建构,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至关重要。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准确把握,定位教学的起点;合理设计,聚焦学习的障碍;恰当评价,分析学生的错误;回顾反思、建构知识的体系。放下对课堂的控制欲,以学生的视角分析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步骤,真正做到"顺应有道,同化无痕"。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为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理念和创新教育理念的深化,使音乐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思想与观念,并且善于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能力,打造无痕音乐课堂,激发学生审美意识和艺术情怀,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本文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总结出几点打造无痕课堂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有位学者曾说过,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将学生的大脑作为一个简单的容器,把课堂作为灌输和填鸭的场所,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灌"和"填"的流程.  相似文献   

11.
张朝虎 《中国教师》2013,(24):20-21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把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而"课堂互动教学"恰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一、"课堂互动教学"的内涵与意义"课堂互动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教学过程,即围绕某一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交流合作,产生新观点、新思想的过程。在"课堂互动教学"中,师生互动是主要的表现形式。师生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与小组互动以及教师与班级互动等。"课堂互动教学"是师生感情交流的主要渠道。"课堂互动教学"承载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期望和评价,既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完善人格,又可培养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民主、教学民主、建立民主的课堂氛围、做民主型的教师已经成为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其核心应该是教学民主。然而,人们对教学民主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认为教学民主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尊重和理解,把教学民主理解为教师的一种"给予"行为;有人把教学民主理解为教师  相似文献   

13.
陈刚 《湖北教育》2007,(8):42-43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基础。"我认为这句话是对"无痕教育"的最好注解。如何在生活化德育的大背景下在品德教学中实施无痕教育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沟通和探讨关系,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抓契机,运用情境感受,强化  相似文献   

14.
杜黎明 《教师》2013,(8):40-41
"不露痕迹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在"无痕"的课堂中,我们看不到矫揉造作的牵引,我们领略的是行云流水般的自然与洒脱,品味的是"匠心独具"的谋划。我们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多花时间,多下工夫,多舍精力,"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语),达到无痕而教的教育境界,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所说的:"教学无痕,而教师的用心处处有痕。"本文通过《百分数的认识》这一实例,从三方面阐述了对"无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一种基于学生发展的理想化的教学设计理念,即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过程。但是,因为品德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的复杂  相似文献   

16.
课堂学习评价是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即时的了解、判断和解释,以提升教学过程的价值,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发展。课堂学习评价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评价研究的热点领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它不是教学的一个环节,而是教学过程中的一条基本的线索。把各种评价方法(如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有利于把教师的"教"建基于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堂评价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在实施课堂学习评价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理想的教育状态是通过"怎样教"达到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和潜移默化中学习,通过"教什么"让学生获得知识,通过"为什么教"使教师更加清楚教学的真正意义是帮助学生形成能力,在淡墨无痕和春风化雨中发展思想、培养精神,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本文就"怎样教、教什么、为什么教"三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邢瑾 《辽宁教育》2012,(9):74-75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要让学生变得更聪明,教师应该用"聪明"的手段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中进行教学。而教师的教学智慧就是使"每一锤都敲在学生的心上",融生活、时尚、快乐等元素于有声无痕  相似文献   

19.
"无痕教育"的境界是教师永恒的追求。如果品德课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能做到不显山露水,而又能引导学生跋山涉水,战胜自我,那是绝妙的教学艺术。偶然的一次"遭遇",使我初尝了"无痕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当代教育教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也就逐渐凸显出来了。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在历史课中以及历史课下通过自主的学习、讨论与思索去发现历史学习中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自主能力培养,使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知识的导航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