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袖珍手机     
现在的手机都太大了,所以我就想设计一款袖珍手机:屏幕、键盘、电池各为一部分,然后三部分能够统统"合体"。这时候手机看起来就像个胶卷一样。软性屏幕可以像胶片一样从主机身内拉出来,不用时又可以缩回去,电池也是可以折叠的。整个手机卷起来就可以像戒指或手镯一样戴在手指或手腕上,看起来既小巧玲珑又美观实用。  相似文献   

2.
罗桂香 《成才之路》2013,(28):46-47
“手捧智能手机,眼聚手机屏幕”,这就是信息化时代部分中专学校的课堂。老师与手机在争抢学生,人与机器在较量。如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成了我备课上课的焦点。一、抓住时代脉搏。设计课文导语 抓住时代脉搏,设计课文导语,能迅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转移视线:从手机屏幕转向老师。  相似文献   

3.
太让我高兴了,爸爸终于把他用了多年的"老爷手机"给我了。我自然要跟好伙伴江依蓝分享这个好消息。和她通完电话后,手机屏幕上显示了"本次通话00:21"的信息。我知道这是这一次通话的时间——21秒。  相似文献   

4.
正1高考前不久,我收到一条留言。留言的女生说:"我被同学们讨厌,他们偷看我的日记和手机,排挤我,对我指指点点。我衣服穿好看一点,他们嘲笑我是网红;我认真学习,他们戏谑我是学霸;我跟哪个男同学走得稍近,他们就说我成天跟男生套近乎。我一直敏感自卑,遇到别人的指责,首先想到的是,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久而久之,更加自卑。我也尝试着在他们面前低眉顺眼,但他们并未就此对我停止攻击。我该怎么办?"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难过、委屈和敏感。  相似文献   

5.
手机之爱     
今天晚上,我母亲打电话来的时候我正在做晚饭。这是她今天第三次打电话来了。我知道这是她打来的,是因为“妈妈的手机”就像时代广场上的一顶大帐篷一样点亮了我自己的手机屏幕。我放下手中的切刀,把粘在手上的洋葱片和红辣椒甩掉。妈妈有手机了,好家伙,一切都变了!  相似文献   

6.
尽管手机、游戏机或者PDA(掌上电脑)已成为我们经常随身携带的物品,但我却始终没养成掌上阅读的习惯。对我来说,手机除了打电话和收发短信息外,没任何其他作用。游戏机或者PDA能够进行阅读,但在一个巴掌大的屏幕上读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又因为一页的内容不多,就得不停地按换页键,这使得眼睛非常疲惫,也非我所喜欢的  相似文献   

7.
奇特的手机     
手机发出一连串的怪叫之后,只见一道亮光划过眼前,紧接着又是一声悚然的巨响小双被一股旋风卷走了。他醒来后,发现自己正躺在一片草地上,身边站着一部手机,有脚有手,差不多跟人一样高。手机见小双醒了,就跟小双说:“你现在在手机王国,我们国王想见见人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就让我去找个人来瞧瞧。正  相似文献   

8.
今年,知名品牌三星、苹果手机频出"爆炸门",这些频频爆炸着实触动了消费者的神经,也让"手机防爆贴膜"火了一把。"防爆"宣传听起来挺让人动心的,难道手机贴了一层膜,就能防止爆炸?手机贴膜的"防爆"并非指的是防止手机爆炸,手机防爆贴膜其实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手机屏幕的碎片飞溅,跟防止爆炸并无直接关系,多为商家夸大宣传。手机防爆贴膜是一种在手机电容屏玻璃上加贴的一种特殊钢化处理玻璃材质,厚度、韧性和硬度比普通屏幕贴膜要大一些,价  相似文献   

9.
徐知乾 《教师博览》2014,(11):63-64
近些年来,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的屏幕阅读也得到了持续发展,人们使用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各种屏幕阅读方式,其人数和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10.
潘变 《家长》2023,(25):45-46
<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为孩子的人生奠基。亲子共读,则是帮助孩子从声音世界过渡到文字世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经常有家长跟我抱怨:“老师,我家孩子不爱读书,一有时间就拿手机玩儿,您说我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让孩子喜欢上看书呢?”每次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就会问家长:“那您自己经常看书吗?您平时是不是也经常拿着手机刷视频?”家长会很委屈地说:“我会看书,但是看手机的时间也不少,一来是需要在手机上处理工作上的事,二来是工作太累,想着玩玩手机放松一下。”我说:“身教胜于言教。如果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自己先要有阅读的习惯。尤其是孩子年龄小的时候,要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1.
TA说     
我希望可以像个
  英雄一样出现在你面前
  ·白岩松
  别以为你是九0后,就不会遇到跟我们六0后一样的问题,你用手机微信发求爱信,跟我们当初用圆珠笔写求爱信,心跳是一样的,但问题就在于,你们更不幸,被回绝的时间更短,我们那时候还有等待憧憬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短信     
和鹏 《老年教育》2014,(4):30-30
嘀……刚想眯瞪一会儿的我拿起手机,咦!竟然是母亲发来的一条短信。我立马坐起来,惊奇地盯着手机屏幕。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2014,(2):44-46
一场关于手机阅读和纸质阅读的讨论 案例刘姿爽老师和家长多次向我反映,班里很多学生沉迷手机阅读。我深知一味打压禁止是不现实的。于是,我决定开展一场关于手机阅读和纸质阅读的大讨论。班会课上,我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二十分钟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相似文献   

14.
短信     
跟平常一样,晚饭后,蔓歌拿着老爸的手机兴冲冲地玩着“俄罗斯方块”。“五十四”“五十五”……“七十三”哈哈,要破记录了。正当她为自己的成功激动不已时,突然传来“嘀嘀”两声短信提示音。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2014,(2)
正(一)澄清认识,让学生自省自悟一场关于手机阅读和纸质阅读的讨论案例刘姿爽老师和家长多次向我反映,班里很多学生沉迷手机阅读。我深知一味打压禁止是不现实的。于是,我决定开展一场关于手机阅读和纸质阅读的大讨论。班会课上,我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二十分钟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相似文献   

16.
书要捧着读     
网络上的浏览,从广义上说也算是阅读的一种。但是,它跟阅读印刷品的书籍还是不一样的。因为一本书在你手里,它有一种相对的安定感和归属感,你读起来会相对比较认真,思考也会比较多。当你拿着一本书看的时候,你会把它当作一种道理,一种经验,一种智慧,需要你去消化,用我的语言说就是"互证",是一种跟它掰扯的愿望,这个是网络阅读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17.
成千上万的日本手机用户正热衷于在 小小的手机屏幕上阅读厚厚的大部头小说。 最新版本的手机小说被分成小段下载, 作为Java程序在手机上运行。你可以如同置 身于书店一般自由浏览,无论你是在家中、 办公室中或者在市郊火车上。你可以将整个 图书馆浓缩进你的手机中。  相似文献   

18.
未来的书包     
2050年,我已经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发明家了。我发明了多功能鞋、多功能饭桌等。最令我开心的是我发明了一种多功能书包。这种多功能书包和别的书包不一样。它跟手表的大小、造型一样,但是屏幕上有十个按钮,每个按钮的颜色都不同。它们分别是红、绿、黄、蓝、橙、紫、青、灰、黑、白色的。多功能书包的左上角有一支貌似很小的笔。只要你一拉,想要多长就有多长。这种笔叫收缩笔。书包  相似文献   

19.
阮平春 《福建教育》2009,(11):15-15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藏着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着深刻。把握教学细节是一节成功课的重要标准。我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春联》一课,抓住教学细节反反复复地设计、修改、试教,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更加丰满。  相似文献   

20.
追梦女孩     
看着手机屏幕拼命地挣扎了三秒.最后的半格电终于消耗完毕。 跟安藤和染的座位只隔一个走廊。她们是同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