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义务教育校际差距过大既影响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也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为了解决义务教育校际差距过大问题,国家出台了有关政策,取得了积极效果。但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若干理论和实践误区。为了更好地促进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理念,树立科学的策略观。  相似文献   

2.
李秉中 《教育研究》2005,26(5):83-86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不仅存在区域差别和城乡差别,还存在同一区域内校际之间硬件条件和生源状况的差距以及教师待遇差距。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直接导致学生所接受教育质量的差距和学生发展机会上的不平等。实现西部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贵阳市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主要措施包括:改造初中薄弱校;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制度建设;推进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招生方式改革;加强农村中小学和农民工子女学校建设;完善校长职级制度和教师聘用制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肇东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的具体实践,以肇东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调查问卷、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肇东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情况开展研究,梳理了肇东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从而发现了在部分政策制定方面相对比较滞后、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师资力量上存在一定差距、资源配置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教育不均衡发展,主要体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学校发展的不均衡。作为历史发展产物的校际不均衡,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当前,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指引下,各级各地政府运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如命令性工具、激励性工具、能力建设工具、系统变革工具和劝告性工具等,试图不断缩小校际不均衡。但是,每一项政策工具在运用的过程中,各有其适用情境。因此,有必要对正在运用过程中的各项政策工具的优势和不足予以准确评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以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校际均衡发展的政策工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教育不均衡发展主要体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学校发展的不均衡。作为历史发展产物的校际不均衡,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当前,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指引下,各级各地政府运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如命令性工具、激励性工具、能力建设工具、系统变革工具和劝告性工具等,试图不断缩小校际不均衡。但是,每一项政策工具在运用的过程中,各有其适用情境。因此,有必要对正在运用过程中的各项政策工具的优势和不足予以准确评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以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随机选取北京市九所中小学校,围绕择校规模、方式、影响因素、特征和负面作用五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中择校行为背后隐藏着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配置不均衡的矛盾。择校问题的最终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疏导——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与满足公众合理需求并进。  相似文献   

7.
择校是我国目前普遍存在而且社会反响较大的现象,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自身利弊。但现阶段自由择校制度在我国还不具备实施的条件,必须坚持就近入学的教育政策,并对择校现象作出规范和引导。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校际差距,并加强对择校费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研究区域内校际均衡问题,我们选择了H市城市公立初中为研究对象。并对该市六所城市初中进行了实地考察,探讨在同一个城区内,同样的教育政策,同样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义务教育供给校际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并尝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的目的、功能、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等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0.
择校是我国目前普遍存在而且社会反响较大的现象,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自身利弊.但现阶段自由择校制度在我国还不具备实施的条件,必须坚持就近入学的教育政策,并对择校现象作出规范和引导.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校际差距,并加强对择校费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开展课程实施监测是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其中尤以针对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的科学类课程实施状况进行监测最具现实意义.本研究以省(市、自治区)课程实施方案和大规模学生课程表调查为基础,采用课程评价的“差距模式”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科学类课程实施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其中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在整体上,中小学科学类课程设置脱节情况比较突出;第二,存在第一层差距,即极少数地方课程实施方案不符合国家课程设置方案规定;第三,存在第二层的“开齐”差距,即部分班级存在未开设或者更改科学课程名称的情况;第四,存在第二层的“上足”差距,即小学科学课程“缺课时”情况明显,初中物理和化学课程“超课时”情况突出;第五,不同区域学校在“上足”差距上存在明显差异.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聚焦科学素养一体化设计科学类课程;进一步明确地方创造性课程实施空间,建设专业化的科学类课程管理队伍;开展聚焦于科学类课程实施的专题培训,引导学校规范创新实施科学类课程;引导学校及其教师树立科学课程育人的理念;为欠发达地区提供更多科学课程资源支持和教师专业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2.
蔡卓倪 《幼儿教育》2012,(Z3):70-72
学前融合教育在我国很多地方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部分幼儿园教师认为有必要开展学前融合教育,但是普遍缺乏技能。目前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面临三方面矛盾。幼儿园、特殊学校和相关高校应携起手来共同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模与效益的情况,通过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发现:其一,从2005年到2010年,全国城市中小学、县镇中小学的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农村中小学在校生人数逐年减少。其二,同2009年相比,2010年西部地区初中阶段的超大班额比例、小学阶段的大班额比例均有所下降,而宁夏中小学的超大班额和大班额比例却有所提高,且高于西部地区超大班额和大班额的平均比例。合理的办学规模是保证较高办学效益的前提,学校规模布局的调整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为前提,方便学生入学为重点;采取提高领导和教师的认识,强化区、市、县级统筹规划工作,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合理规划学校规模与班级人数,建立动态的学校规模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内外在这方面已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在如何确定交流对象、交流方式、交流比例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仍存在基础薄弱、观念转变困难、人事和编制管理体制障碍、保障措施难以落实等困难和问题,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方向,推行循序渐进、激励引导、多途径推进等原则,尤其要坚持多部门联动,通过教师队伍管理体制的创新来推动改革。  相似文献   

15.
梳理长株潭城市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各种类似于共同体形态的校际合作模式,提出了均衡发展共同体,并基于对理想形态均衡发展共同体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的分析,提出了强化行政引导与科研支撑、建立利益激励与补偿机制、培育与生成共同体文化、创新教育督导制度等构建均衡发展共同体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6.
17.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而统筹城乡就业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成都市温江区946名流动人口就业情况的实证调查,总结归纳其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在统筹城乡就业问题上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举措,以期为城市发展提供部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成都曹家巷的自治改造案例表明,组织化的公众参与有利于改变城市改造和建设过程中的非均衡博弈关系,对于整合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保护居民合法权益有积极作用。本文认为,需要从避免多数人以"集体利益"的名义去胁迫少数人放弃个人利益,培育引导多元社会主体为自治改造提供援助服务等,着手进一步完善自治改造机制,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收付实现制——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而固定资产折旧不记入教育成本,就不能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因此,高校应改革现行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将基建财务和事业财务合并统一,做好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建立以教育成本核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