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赞成提倡读经典的,而且主张对于经典要细读、精读、反复读,从容咏诵,悠游浸润,沉潜默会,意往神驰。但是,我不赞成停留在笼统地提出一个读经典的口号。就问题本身来说,不是一切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既能读又能写是小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有识字、写字、阅读能力,还要有写作、口语交际等综合运用能力。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写作指导就起着重要的角色,教师要有目的性地挖掘课文中有利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因数,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读和写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当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经典阅读也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在经典阅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之后.“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就很现实地摆在了我们每个语文学科教育工作者的面前。经典阅读的益处固然很多.但如果不能解决好“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那么阅读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与人们的初衷南辕北辙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经典美文,有的立意高远,有的语言精美,有的构思巧妙……是指导学生写作不可多得的范本。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品味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又要指导学生探究、模仿其高妙的写作技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经典美文潜在的写作范文价值。本文就多读经典,激发兴趣;利用教材,品词析句;读记结合,深入思考;依托文本,读写结合这四方面谈谈经典美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文艺学研究生的培养为例,指出研究生读书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二是"怎样读".阐述了研究生阅读经典的基本原则:有兴趣、有目的地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读;理论经典与文学经典相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刘敏 《教师》2019,(4):5-7
阅读的意义不言而喻。加拿大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他的名著《阅读史》中写道:“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文章从课内到课外,从确立经典阅读体系解决读什么的问题,到设计经典阅读课程解决何时读、怎么读的问题,为经典阅读提供了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围绕"经典阅读的意义与方法"这一主题,我想谈谈读经典的三个根本问题: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读经典?怎样读经典?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经典?每个学科都有若干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著作都是历史长河中各个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时代精神的精华。判断经典的标准至少有:一是在思想史上是否引起争论,二是研究这一经典的成果有多少,三是是否经过较长历史时间的检验。要谨防仅以发行量的多少来判断经典。重点谈一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读经典?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是对于个人的作用和意义。一个人如果总是快餐式地读一些畅销书,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等等也会慢慢降低。现在大学里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只读教科书。教科书的  相似文献   

8.
朗读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理的经典课文,指导学生流利地读、声情并茂地读、因文而异地读、因人而异地读,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9.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营养品,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是莎士比亚的名言,的确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好书则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读书要读一些经典文学,经典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不仅能使我们视野开阔,还能使我们不再局限于生活中的一角,可以自由自在地畅游古今中外,博览群书,而且使我们从中汲取中华人文素养,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情怀,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来谈谈如何通过经典诵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小学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自己能够很好的范读,而且要能指导学生如何朗读,朗读指导的方法有:怎样做到准确流利地读;怎样做到声情并茂地读;怎样做到因文而异地读;怎样做到因人而异地读。只有把朗读指导做细做实了,学生朗读课文才能学得好学得快。  相似文献   

11.
一、润物细无声——以诗学史以史促读学生初读一首古诗,并不能很好地读通、读顺,那就更难理解诗意。如果让学生了解了诗人创作背景,在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与传说,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12.
短信     
那天,像往年一样,好几个以前的学生又送来了鲜花.还有的从门缝塞进了小卡片。我小心地收起卡片.卡片上的话读了一遍又一遍.幸福的感觉洋溢在我身体的每一部分。可是.总觉得少了什么。于是就想起我的老师来。那个穿得一尘不染清清瘦瘦的老师.这是二十年前他教我们时的形象,当然也是永恒的形象。老师不苟言笑,可是有几句话到今天越发让人感慨是“经典”。他多次对我们说要多读书,衣服可以不奢华.但书要多读!现在想来.这话分量好重!这不是台湾知识分子倡导的“新读书主义”的关键词吗?可老师不是名人.只是二十多年前他常这样教我们。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时代,读“经”是必要的。但何为“经”,“当今时代”有何特点,这些问题要先搞清楚,才能进一步研究如何读经。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朗读教学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那种低水平的朗读既窒息了学生的灵性又败坏了朗读的名声。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思考粗浅地来谈谈这些问题。一、朗读形式"喧宾夺主"语文课上,学生还未开读,教师就绘声绘色地读了起来,而且一读到底,过后,示意孩子学着老师朗读的样子读一读、练一练。可大部分的学生连生字关都未过,哪谈得上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又怎能遂了教师范读时的美好心愿,实现教师的期许呢?此种范读得不到实质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镇西 《班主任》2011,(7):66-67
我们学校有一个自愿报名组成的读书会。大家定期围绕一些书籍交流心得,分享快乐。记得在今年三月的读书会活动中,有的老师问我:"有的教育理论书我读不懂,怎么办?"我的回答是:"读不懂就不要读!"其实这个问题也曾经是我的苦恼,我也曾经为读不懂一些高深的理论书而自卑。后来我读博  相似文献   

16.
开学初,校领导告诉我要上一节经典阅读课。上什么呢?无意中又读到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我毫不犹豫地认定了它,开始了"一咏三叹"的备课历程。我捧起《长相思》虔诚地读了起来,短短36个字,很快就背出来了。本指望能像其他文章一样,熟读成诵后灵感也会冒出来,不曾想越读越没了感觉。这样下去可不行,我找来毛笔,把《长相思》写了一遍又一遍,原本想在一次次的沉思默想、心灵对话后得出些许灵感哪知道,几天下来,最初  相似文献   

17.
适度的魅力     
贾宪章 《山东教育》2012,(28):12-13
青青刚上二年级,老师要求每天读一篇经典诗词。老师很负责地定时检查阅读记录,并一笔一画给予批注:项目空白就直接提醒"不能将今天的任务留给明天",字迹潦草就委婉评价"相信你可以管好这些顽皮的字词",答非所读会及时警示"多读书,读好书,爸爸妈妈才会更喜欢你"……可不到一周,她就从刚开始的极度主动到了现在的极不情愿。  相似文献   

18.
李华娟 《山东教育》2011,(16):31-32
开展经典阅读、以读促写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为此,我们结合实践,开展了品读经典、快乐习作的实验与研究。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读书,读好书,用阅读经典名著带动学生快乐习作,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品读经典,巧用方法德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能力,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同样一本书,有的同学读得又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经典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但是职业院校也面临着青少年对传统经典敬而远之的教育困境。我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中华经典诵读为教育抓手,重点解决"读什么"和"怎么读"两个核心问题。首先,我校注重编选中华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要使职校学生由技术精通的职业人转变为技艺精湛的现代职业人,必须补齐文化素养短板。为此,我校语文教研组教师精心编选了《古诗文精华读本》,该书主要具有三大特色:编排科学,便于自学;主题鲜明,文质兼美;言简义  相似文献   

20.
《青年教师》2005,(3):56-57
问题一,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厅,东西又贵又难吃,桌上还爬着蟑螂,你会因为它很近很方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光临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