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死亡过程充满了孤独、荒谬和象征性。他的死不仅仅是个体的消亡,而且深刺地反映出西方社会对人的压迫和异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墙》和《死无葬身之地》的仔细阅读,可以认为:在这两部涉及酷刑题材的文学作品中,萨特对受刑者刑前心理的分析,展现了本我和超我在逼仄的生存空间里互相斗争,最终自我做出行动选择的过程。这一文学的表达,既继承了弗洛伊德关于本我和超我的理论,表现出人性的复杂和脆弱,也融入了自己的存在主义思考,肯定了人自我选择的尊严,表现了文学与心理学的交织。  相似文献   

3.
对教育类电影《死亡诗社》的讨论和研究至今余势犹存。电影最基本的主线实际上是围绕着“自我”的抗争而展开的,自我的成长意义以及处身于制度化学校教育中的自我所遭遇的生存困境,这是电影中蕴含的基本教育学主题。这种自我范式是属于浪漫主义性质的,在影片中,制度化学校教育从一开始就对这种“自我”展开了围剿。具体说来有三重围剿:学校教育文化信念对自我的围剿;学校的知识观对自我的围剿;家长的权力意志对自我的围剿。尽管有这三重围剿,但是我们对以促进自我成长为指向的教育保持着一种积极的想象。  相似文献   

4.
"墙"作为一个意象出现在中国古典戏剧中,它的涵义已超过纯粹意义上的地理空间的内蕴,而是作为阻隔与约束的象征包含深厚的文化意蕴,成为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的一道障碍,对他们的自我个性及命运产生了很大影响。逾墙相从,翻墙私奔成为打破封建礼教,追求健全人格,实现个性解放的起点。  相似文献   

5.
《墙》是萨特的成名之作,也是受到我国文学界最早关注的萨特的一部文学作品。在我国学术刊物上见到的关于《墙》的评论文章约20篇,这些文章基本上是采用从作品到作者的文学批评方法,即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来推测作者的创作意图。不过,它们在推测萨特创作《墙》的意图时,却又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论。一种认为,《墙》是萨特创作的一部反抗西班牙法西斯政权的写实之作;另一种则认为,《墙》是一部萨特用来阐述他的存在主义理论的哲理小说。而且在如何理解"墙"的象征意蕴上,它们的解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传奇故事是莫言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色。莫言自称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他在作品里总是孜孜不倦地讲述着一个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诺贝尔委员会也认为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莫言的作品可读性强,富有传奇性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会唱歌的墙》非常具有代表性,作者通过刻意地营造传奇的环境,根据文本需要加工选择传奇类型,赋予东北乡丰富的内涵来讲述着他独特的传奇故事,这种独特营造使他的作品充满魅力。  相似文献   

7.
死亡是阎连科小说创作的主题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个人对死亡的情感体验:恐惧。阎连科没有局限于抒发一己之感,而是将这种恐惧感深广为对人类存在的深切关怀。《日光流年》和《丁庄梦》这两部小说,体现了贯穿在阎连科小说创作中独特的死亡意蕴,即在面对注定要失败的命运,人的生存形态和精神形态将会如何。  相似文献   

8.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萨特,其早期的文学创作受多方影响呈现出别样的艺术风格,同时也表现了他初期的哲学思想。效仿普鲁斯特运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内心独白。采用了互文性的手法,不仅与《恶心》等文本互文,同时也与小说本集内的每篇小说在内涵中构成互文。  相似文献   

9.
现代主义认为,人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异化,而这种异化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崇尚物质主义的生活原则造成的,从而导致现代人生存处境的荒诞和虚无。盖茨比的一生就是这种荒诞、毫无意义的社会的牺牲品,对死亡的选择是其实现自我复归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残雪作为先锋派作家之一,始终贯彻先锋文学的探索精神,以前卫的创作姿态,对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这主要表现在她运用大量的内心独白,消泯了小说的日常时空逻辑,在充满神秘与恐惧的心理意识流动中,建构起新的小说心理时空逻辑,并在这种新的心理时空中,对死亡做出新的文学释义。本文将围绕时间、空间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死亡做出新的释义;在对残雪小说《苍老的浮云》作细致解读的同时,分析残雪的人性化书写方式,探讨残雪小说蕴含的深层的人性关怀。  相似文献   

11.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中,大量出现关于"死亡"的描写,村上通过描写人物的死亡,来表达一种向死而生的存在主义死亡意识,同时他认为死亡是自然而然的可以给生者新的感悟。这在他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班级主题墙是幼儿教育资源,是家园沟通的重要窗户。它具有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价值。因此,笔者以季节为班级主题墙环境创设——《走进春的畅想》为个案简述创设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叙述了众多人物的死亡。对人物死亡的叙述可分为客观地叙述和抒情的叙述。这些死亡叙事不仅是作者在客观地叙述英雄们的命运,更是作者塑造英雄个性、承载自己伦理价值判断和情感的重要手段,而且这些死亡叙事也增加了小说情节的逻辑连贯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4.
《嘉应学院学报》2019,(4):71-75
儿童文学创作不能像成年文学那样呈现死亡的腐朽与沉重,常新港以其丰富的叙事技巧弱化了死亡情形的表达,形成了常式死亡表达的新内涵,把死亡构筑成了儿童文学创作无法规避的重要母题,也使得他的作品可以作为针对少年提早开展死亡教育的特殊范本。  相似文献   

15.
死亡一直是鲁迅作品中常谈深论的一个问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先生最深最广地涉足了死亡世界。鲁迅的作品从来都是直面任何“死亡”的暗示与明宣。生与死几乎贯穿其作品思想中心,他希望一切在死亡中得到生存。在《朝花夕拾》这个回忆散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死亡意识标志着人的觉醒和个体生命的成熟,他的死亡意识浸染着对个体生命的深刻思考,反映其面对死亡的坦然超脱,直视死亡而后反顾自省的深沉回思。反抗死亡折射出反抗绝望的人生主题。  相似文献   

16.
主题墙的创设,是丰富幼儿教育环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7.
《今日停诊》是日本著名作家井伏鳟二的战后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反映了二战后日本社会百废待举,财匮力尽,底层民众生活极端困苦的境况,表达了井伏鳟二对战后日本社会走向的担忧和对重生的深切希望。该小说牵扯到很多"死亡"问题,本文将探究《今日停诊》的死亡主题,透视死亡主题背后的深意,找出底层群众由死亡到重生所折射出的精神价值,揭示井伏文学中死亡主题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为解读井伏文学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8.
明清小说中的一些死亡描写,具有明显的道德评判意义,既表现出传统儒家对死亡的认识和态度。也体现了古代士人的道德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9.
理解教学法的基础是理解文本,理解文本不但是理解教学法的前提,也是理解教学法的重点及难点。怎样更好地在大学中文专业中运用理解教学法是每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潜心研究和探讨的教育课题。下面将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例与广大同仁共同探究理解教学法的基础是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20.
苏童在短篇小说《狂奔》中塑造了一个陷入死亡幻景的病态形象——榆。本文试从精神分析角度,探究儿童的个体发展与生命经验,以情感缺失、死亡意识、本能与压抑、俄狄浦斯情结等为切入口,全方位多角度剖析榆的心路历程,从而更深层次展示生命的空无性与悲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