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追问"作为不可缺少的调控手段,是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策略。教学中有效的追问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机智。现结合本人的课堂实践,谈谈"追问"在《孤独之旅》教学中的作用。这堂课围绕感悟"孤独"这一主问题展开,安排三个环节:朗读课文,抓情节,感知"孤独";跳读课文,理环境,感悟"孤独";精读课文,寻细节,理解"孤独"。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环境、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上。在课堂教学中,用有效追问架起预设和生成的桥梁,产生了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2.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是篇幅较长的自读课。课文展示了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孤独而坚强的成长历程。文中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教读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爱的边缘     
外面的风好大好大,呼呼地刮着。艳艳百无聊赖地坐在桌前,丈夫在一旁边吃饭边看着教科书。艳艳走到门外,上晚自习的学生都那么认真地在自学。她觉得自己好寂寞,好孤独。就像此时那苍茫的碧空中孤独的一颗星星。爱的边缘□邢学大结婚三年,她感觉似乎丢掉了些什么,恋爱...  相似文献   

4.
解语 《河南教育》2005,(10):48-49
解语:我是一名山区农村教师。大山深处的景色四季不同、风光秀美,可是环境封闭、交通不便。平时忙着上课,时间还好打发,一到节假日,学生们放假了,成了家的教师也都回家了,我守着空空荡荡的几间教室,觉得时间仿佛停滞了一般。除了孤独和寂寞,还是孤独和寂寞,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度日如年”。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教育片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人物活动的环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我打开录音机,播放配有音乐伴奏的课文朗诵,让学生边听边想象那“甲天下”的美丽景色,体会伟大祖国锦绣河山的自然美,从...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三册第十课. 设计理念 本课通过创设情境、表演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把自己沉浸于课文中去体会,在"边读边体会"的阅读中,逐步感受狼的凶恶、奸诈、蛮不讲理和小羊的天真、善良.随着读书的深入,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7.
秋日玫瑰     
秋日里,庭院边 孤独地挂在枝头 最后一朵玫瑰  相似文献   

8.
李晓峰 《教育教学论坛》2011,(18):251-253,226
很少有人能理解和体会到真正的孤独和寂寞,孤独,就是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统一。孤独时刻是学习、思考、修炼、创造的最佳时刻。当一个人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孤独,孤独就会成为生命的一部绚丽乐章。人生就由此成熟。  相似文献   

9.
翟新倩 《考试周刊》2014,(56):162-163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对学生主体的心理诉求、个性心理等心理环境的忽略,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僵硬,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以格式塔流派的"场论"理论为基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消极性孤独为例,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下消极性孤独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弱化大学生的消极性孤独感受,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在起主导作用的时候,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处于传递接受学习的状态,但更多时候,学生是在教师帮助下主动思考与探索。笔者对如何处理好信息教学中的双重关系体会如下:一、坚持信息技术教学中双重主体性形式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基于文本、语音、图形和视频等多媒体的教学支持。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指示,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师生双方的  相似文献   

11.
孙碗 《广西教育》2013,(25):64-65
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中,学生对于“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真正含义比较难理解。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个问题进行有效的突破,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2.
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能力,是学生积累语言,学习表达,获取知识,体会情感的基本途径。但是小学课本上阅读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和阅读需要。为此,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营造氛围,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并启发学生边阅读边思考。  相似文献   

13.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根据教材编排,先组织学生白选学具创作平行四边形,在操作活动中感知、体会其特征,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边平行”揭示出来。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有操作却没有发现。对此,我做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听了一堂《丑小鸭》的教学,其中的一些教学环节引起了我的思考。【案例一】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丑小鸭的孤独,要求他们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丑小鸭的哥哥、姐姐,你在咬丑小鸭的时候,会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举手。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节“认识三角形”的课.为了让学生体会什么是三角形.教师把一个三角形变化成几种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辨识,其中有这样两幅图:图1中,有两条边没有合拢;图2中,有一条边延长了。在辨识图1时,学生在解释原因时说不清、道不明,  相似文献   

16.
探讨高职一年级学生自尊与孤独之间的关系;采用自尊量表和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对350名高职一年级学生的自尊和孤独进行调查;结果高职一年级学生感情孤独在性别方面差异显著,且男生感情孤独得分高于女生;高职一年级学生自尊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显著,且非独生子女得分高于独生子女;其他方面差异均不显著。高职一年级学生自尊与感情孤独和社会孤独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引导、干预。  相似文献   

17.
留守学生的存在是当今中国农村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成了农村学校教育一个难点问题。因为特殊的生活环境,远离父母的监管,缺少亲情的抚慰,留守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常见的有:心理性格不健康,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理想,安全无保障,违纪违法较多。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首先解决留守学生的心灵孤独和生活孤独。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大脑》一课,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活动“眼疾手快”。该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让学生初次尝试抓尺,然后让学生多次专心抓尺,最后是边背诵诗歌边做抓尺活动。活动逐层推进,在强烈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的同时,能让学生轻松体会大脑的工作的奇妙。  相似文献   

19.
设计一【思路综述】在快速阅读并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从文章的题目关键词“孤独”切入,让学生领悟文章的主旨,感受人物形象,揣摩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悟成长,领悟人生。【教学简说】一、导入人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战胜脆弱和孤独变得坚强成熟的过程。你在生活中有过孤独的体验吗?请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一下。让我们带着曾经有过的孤独体验来感受一下《孤独之旅》中杜小康的一段孤独的成长历程。二、整体感知要求:1.自由阅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解决。2.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三、探究学习1.内容主旨探…  相似文献   

20.
一、以“境”唤起学习兴趣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走近文本。如在教学占诗《山行》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每句诗中表现的各种不同色彩,然后边交流每句诗边逐句用投影出示诗句所表现的情境,叠合成一幅深秋山间美图。学生亲眼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