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导课。师启发生大声发言。板书:二泉映月) 师:请读题目。生:(轻声地)二泉映月。师:再响亮一些。生:(大声地)二泉映月。师:《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曲子,是谁创作的? 生:是阿炳创作的。生:阿炳的原名是华彦钧。  相似文献   

2.
《二泉映月》是一篇内涵极其丰富的课文,主要描述了阿炳创作此曲的过程及乐曲所表达的内涵。其中品读感悟乐曲内涵的描写是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4.
教师小传 顾素,女,小学语高级教师,区小学语学科带头人,区教科研先进个人。三次参加县、市青年教师语优质课大赛均获一等奖;多篇论在各级报刊发表,参与省级课题的实验研究成果获省“九五”科研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刘婧 《辽宁教育》2006,(7):77-78,81
一、文本分析 《二泉映月》生动地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的精神。文章真挚感人,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6.
方业东 《广西教育》2013,(22):46-46,52
《最后一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小说最出彩亦是最重要的莫过于它的爱国主义思想价值。依靠教师的分析,学生感受和把握这一思想价值是不难的,但教学效果往往大打折扣。文章撼人心魄、发人深省,其令人奋发的爱国主义主旨却只能得到肤浅的体  相似文献   

7.
一、发现一道风景 师:不用我说大家也一定清楚,《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是吧?  相似文献   

8.
[片段一]师:同学们,饱经风霜的阿炳会怎样卖艺度日?请同学们在纸上写下来。师:我们交流一下。谁来说说?  相似文献   

9.
孙双金 《江苏教育》2006,(1B):15-18
师:(板书:二泉映月)读题目。 生:(轻声地)二泉映月。 师:声音再响一些。 生:(大声地)二泉映月。 师:《二泉映月》是一首名的曲子,是谁创作的?  相似文献   

10.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根据教材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用音乐,可优化教学过程,生成精彩。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有幸观摩了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执教的《二泉映月》,孙老师在课堂中匠心独运,自由挥洒,体现出他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学智慧、巨大的人格魅力。整堂课师生和谐交融,真情激荡,课堂教学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人折服于孙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其中,孙老师出奇不意的词语创新教学,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下面,撷取其中的片段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和体验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和《二泉映月》丰富的内涵;学习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  相似文献   

13.
李卫 《文学教育(上)》2010,(11):104-105
《二泉映月》是一篇声情并茂的文章。其中浓缩了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应该做到一下三点:一、一泓清泉,一片月光——理解这处"景";二、一段坎坷,一生情怀——理解这个"人";三、一次倾诉,一种力量——理解这首"曲"。  相似文献   

14.
作家李锐说:“作家就是在词语的池塘里游泳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在知识的梯子上攀登时,使他迈出最初的,在我看来也是最宽阔的步伐的,就是通过词来认识世界。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跃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他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啊!”从作家的创作体验和教育家对词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难看出对词的感受、理解和欣赏在培养学生语感、增强学生阅读能力上的重要作用。苏教版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有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15.
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传世的《二泉映月》二胡曲,内容深刻、结构严谨、艺术新颖、演奏手法有所创新,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今天,我们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对二胡教学与演奏的提高,而且对弘扬我们民族音乐优秀传统和创造民族的新音乐文化,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郑志刚  孙萍 《中国教师》2011,(10):60-61
<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出词感(词语的感觉)。3.根据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分清段落,尝试用小标题概括段意。【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改的天地里又迎来一股新风"简单教语文",还沉醉在"多途径结合教学"中的教者们又一次陷入"整改"的境地.我们不知道语文究竟该怎么教,但我们明白"语文究竟是什么".语文是人的精神生命的承载体,正因为有了它,人才会触景生情、才会睹物思人、才会享受内在的精神旅途,缺少了它,人的生命只属于物质,没有灵魂的空间.但是从我们目前的教学状态来看,许多人都把语文看作是人的生活的附属物:认为语文纯粹是因为生活需要才存在,使得语文失去了理想,失去了生命状态,是一种"惟利是图"的机械操作.  相似文献   

18.
詹棉棉 《文教资料》2012,(22):77-78
《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的民间艺人华彦钧创作的二胡曲,它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秀文化,而且表达了中国人的心声,创造出了动人的音乐形象,该曲是创作者坎坷人生的真实写照,旋律娓娓道来,动人心弦,意蕴深远,表现了创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本文从曲式结构、旋律音调结构、精神内涵结构等方面对其所蕴涵的艺术特征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相似文献   

20.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评论界对《二泉映月》所表现的内容和呈现的形式,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论述。我个人认为,把《二泉映月》理解为一首双主题变奏曲式的无标题音乐似乎更为贴切,而我们从旋律中可以感受到乐曲所抒之情,也应该是表达了作曲家阿炳的悲愤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