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宝川 《考试周刊》2013,(11):35-36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而语文教师就是研究这门艺术的艺术家。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熟练而灵活地运用这门艺术,巧妙地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提问,把握好"提问"这门艺术。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活动.教学的科学性要求教师要做一个明白人,同时,教学的艺术性要求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要做一个糊涂人,即"揣着明白装糊涂",运用"糊涂"艺术,探寻知识的形成过程,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结合案例说明课堂教学中的"糊涂"艺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林晓玲 《考试周刊》2013,(29):186-187
<正>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即如何在一节课中通过"预设"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实现"预设"的目标。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许多教师往往非常注重课前的预设,尤其是上观摩课、公开课前,更会使出浑身解数精心编制教案,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甚至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都考虑得清清楚楚,都预设得明明白白,直至认为无懈可击方安心定稿。而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4.
王晶 《考试周刊》2014,(13):27-28
<正>教学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的艺术实践活动,它是教师教学表达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就离不开教学语言这个有力的手段。于漪说:"语言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很多东西。"好的教学语言常常可以使教学艺术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不高,就会"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往往直接导致教学艺术的失败。只有当教学语  相似文献   

5.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启动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课堂提问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辅相成的双边活动,教学节奏的快慢调控,更是一门艺术。在追求高效课堂的路上,有些老师是"急"性子,教学过程仓促急躁,不仅自己教得累,学生学得更辛苦,教学效果往往事与愿违。如何使课堂的节奏更加均衡、有效,铸就数学课堂教学的"慢"艺术,是一个值得我们一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教师成长的发源地,课堂是教师生命的舞台。多年来,我立足于教学,将教学研究的触角伸向教学艺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维等领域,突破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定律,取得了教学与研究的双丰收。教学艺术的探索成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可缺少教学艺术。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且完全可以成为一名教学艺术家。我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8.
<正>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它反映出一个教师的语言艺术、引导艺术、激励艺术,是一个教师教学机智与高超教学艺术的体现。好的评价语可以开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智,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引发向上的学习动力,建立足够的学习自信,甚至有时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终身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恰当运用课堂评价,相信课堂一定能充满生机。以下是我在实施、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课堂评价的一些尝试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便是艺术会演的舞台。由教师、学生的互动,演绎出一曲曲精彩的乐章。教师就像乐队的指挥,控制着整个乐队。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犹如乐曲中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在"指挥者"娴熟的调控中,各种乐器协同演奏出和谐动人的旋律。曲终音邈,令人回味。这就与指挥者高超的调控艺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不久听专家讲座,互动时他抛出一个问题:有人说教学是"技术",有人说教学是"艺术",你怎么看?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从横向来看,对绝大多数普通教师而言,教学是一门"技术"而非"艺术",靠着教书这个一技之长谋生。只有对极少数优秀教师而言,教学才是"艺术"。他们是教师群体中的佼佼者,终极追求已非物质层面的需求,而是精神层面的享受,这种享受只有把教书教出"艺术范儿"才能获得。而他们的出色往往不仅是因为他们可以让学生在考试中  相似文献   

11.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教学,一半是艺术。这话确实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奥妙。所谓"教学艺术",对教师而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领悟、去发现、去创造的"导演"艺术。其中较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课堂激趣法"。  相似文献   

12.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交流的一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不是完全按教师的预设而进行的,有时候出现一些"意外",是很正常的事,能不能恰当地处理好课堂上的"意外"体现着一个教师的教育艺术和教学机智。许多教师可能都遇到过学生"插嘴"的情况。如何面对?这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3.
教学艺术掌握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存在着一系列现实困惑: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止于低层次的模仿,将教学艺术简单等同于"教学技术",对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补充过当导致学科特征的丧失。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教学艺术掌握理论向实践转化机制的研究缺乏、教师可供参考掌握的教学艺术方法甚少、教师的发展动力不足。据此认为应当深化教学艺术掌握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为教师提供系统的方法论指导和现实的榜样示范,激励教师进行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作品。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值得深入观赏、反复品味的艺术作品。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品,如果从艺术的角度加以考量,"意境"应该是一个很值得追求的目标。"教学意境"是一个比较时尚的说法,它实际上表示的是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意与教学情境两者契合的状态。具体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  相似文献   

15.
每个教师都应具有一样不可缺少的东西--幽默感.曾经有过许多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都显示,学生非常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不喜欢冷漠呆板、语言寡淡的教师.从教学调控艺术的角度而言,面无表情、干巴巴的讲授会使学生"因噎废食",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点幽默,制造出轻松的教学氛围,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师知识讲授的"输出功能";对于激活学生的接受与反馈意识,形成灵活积极的心理暗示,都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一切要做到适量合度、浓淡相宜,既"寓教于乐"又"乐而不嬉".特别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研究幽默艺术,做一个富有幽默感的教师,以对教学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掌握并运用课堂教学氛围的调控艺术是体现教师 教学境界的标志之一,本文从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的主导作用的视角出发,简论教师把握好"激情度" 的调控艺术、提问艺术和教学语言艺术三个基本要素。 一、"激情度"的调控艺术 所谓"激情度"是指为迫切实现某一目的而激发 积极的、奋进的激动情感的强烈程度。课堂教学中师 生的激情必须适度,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激情度的调控 艺术。  相似文献   

17.
刘宝军 《教师》2013,(20):53-55
"木材学"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专业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技工院校的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对待学习的积极性欠佳。这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想让学生喜欢上木材学,与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掌握、发挥好课堂教学的各种艺术,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罗丹说过:"有风格的艺术作品才是美的."有风格的课堂教学,也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是美的.这应该是所有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教师的追求."风格"是指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气度、气质;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一个人的文艺作品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从词的本义来讲,我认为教学风格是指能够反映教师个人教学艺术的特点,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思想和对所教学科课程的理解,并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定的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给予学生的是未来发展的"必需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对于数学价值的思考以及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学生学习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导"的艺术。小班化教学能够给予每个学生较多关注,有利于数学教学导思的有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正>人们常说,教学是科学,教学又是艺术。"乐学与乐教"即是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一、"乐学与乐教"的内涵"乐学",是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愉悦感的体现,就是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带动求知,并使学生从中获得愉悦感。"乐教",是教学艺术激发教师教学热情和愉悦感的概括,就是教师在学生积极探求新知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