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教育实际上是美育及审美教育,它是审美和教育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音乐是一门极富情感的艺术,它的美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所以音乐教育者们必须把这种"美"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懂得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2.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明德 《科教文汇》2008,(20):167-167
托尔斯泰曾说:“我喜欢音乐胜过其它一切艺术。”音乐是一门听觉、时间的艺术,也是最富情感的艺术,它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音乐的作用,是人们通过对其欣赏,受其熏陶而达到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让学生学会欣赏,在欣赏中体验音乐作品的内涵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本文试谈谈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托尔斯泰曾说:"我喜欢音乐胜过其它一切艺术。"音乐是一门听觉、时间的艺术,也是最富情感的艺术,它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音乐的作用,是人们通过对其欣赏,受其熏陶而达到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让学生学会欣赏,在欣赏中体验音乐作品的内涵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本文试谈谈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4.
王义伟 《今日科苑》2009,(16):272-272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音乐若离开了情感的体现与抒发,也就不是音乐了。因此,音乐教学应突出情感体验,并始终贯穿于音乐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性。使学生更好的感受美、体验和表现美,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缺少音乐美感,缺少情感魅力是当前音乐教学实际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所以音乐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音乐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  相似文献   

5.
现代多媒体音乐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因为音乐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音乐使人通过听来感受其中的意境与情感。通过对音乐旋律、节奏和力度的体会来展开想像,因此应着力于听。电视是一种视觉媒体,它主要是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提供具体、直观的形象,使人通过看来理解画面内容和画面含义,并以此为依据展开想像。因为有具体的逼真的形象为依据,学生通过看电视来获得信息要比通过听来获得信息快得多,这是听觉媒体所不及的。可见,若是将视听相结合运用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那么,使视听艺术相结合进行教学,效果当然就大不一样了。而现代化手段…  相似文献   

6.
创设一个充满艺术美的教育环境至关重要,在形成艺术能力的同时,也要增强艺术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兴趣,参与艺术活动,音乐情感所表现的多姿美,使学生的情感丰富,并且在聆听和演唱过程中产生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欣赏音乐可以调节人的情绪,这种听觉的艺术能在瞬间给人以心灵的启迪,还能够激发人的情感,鼓舞人的意志。  相似文献   

8.
合唱是一门综合艺术,集音乐、文学、说唱为一体,是一种多声部旋律纵横交织发展的高层次艺术。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合唱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合唱的旋律美、和声美、情感美,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美感?美感就是感悟体验生活的美的能力。我们要明确艺术美感在音乐中的重要意义,音乐教学实践要注重学生对音乐作品美感的熏陶和美的体会。我们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美感应用于音乐的教学实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使学生能够体会到音乐作品的情感美、节奏美、内容美。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革新,我们对美感的体会将会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0.
音乐艺术是凭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乐由情起",音乐也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