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背景《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先生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首诗歌,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面对当时中国的黑暗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于是在《天上的街市》里诗人借助想象反传统地进行了创作,对牛郎织女的传说进行了全新的诠释,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这首诗被收录在最新的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教材里。这一单元课文有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等,都富于想象力,引人遐思,旨在引导学生换一种眼光来看世界。作为教师就需要很好地引领学生感受诗人的神奇想象,进而理解、学习诗人的情怀,从而用更好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看待世界。  相似文献   

2.
"红楼"佛语     
张威 《华章》2010,(22)
<红楼梦>描写了两个宗教世界:一个是以"大观园"为代表的理想世界;一个是"大观园"以外的世俗世界.作者在追求人的无限性这一理想时,对理想世界表示了赞美和向往,对现实世界表现了嘲笑与贬低.  相似文献   

3.
从《星火集》中的文章看,何其芳已经不仅仅是评论这个世界,而是按照《讲话》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进行文化宣传和统战,是个人与现实的融合过程写照。《星火集续编》更是将自己完全融入现实世界斗争中,批判现实,揭露国统区的黑暗。从《星火集》到《星火集续编》可以清晰地看到何其芳思想的嬗变,这是一个自我融入现实、最终与现实完全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李霜月 《考试周刊》2009,(34):35-36
本文通过对爱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艺术形式(民歌)这三个角度,论述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背后的人情美、人性美,这也是小说最令人动容的情愫,是绝望生活中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一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落差,而正是由于这两极的张力悖论,激越了无数世间英雄,在精神空间自由飞翔,在物质世界勇敢探索,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迈进。他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可敬的足迹。承意大利文艺复兴余绪,经启蒙运动和狂飙运动洗礼的一代德国知识分子就是这样的,为了人类的理想,积极地反抗黑暗腐朽的封建现实,在物质上、在精神上追求独立自由。歌德《浮士德》诗剧中所塑造的浮士德形象则鲜明地  相似文献   

6.
鲁迅小说《呐喊》《彷徨》中各种形态的"笑"与小说整体阴冷的基调形成鲜明的对峙,在这寓悲于喜的描摹中,鲁迅把社会的黑暗、国民的麻木愚钝、觉醒者的孤独寂寞等社会现实进行了血淋淋地呈现,震人耳目,促人深思。这种喜剧表象中蕴含了作为时代觉醒者的鲁迅精神世界中的悲愤绝望。  相似文献   

7.
客家人的婚恋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既有地域的"本土性",又吸收了外来的"现代性";有理想的追求,更有现实的执着。错综复杂,构成了五光十色的世界。《程贤章中短篇小说选》便是这一世界的剪影。  相似文献   

8.
徐佳 《当代学生》2012,(Z4):56-57
乌托邦,即"理想国",是人类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梦幻世界。而在音乐的世界里,才华横溢的歌手们也为我们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乌托邦",希望美好的梦想都能化为现实。悠长假期,让我们和范玮琪一起分享甜蜜幸福《爱,在一起Together》;和创作才女徐佳莹一起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人生》;与张靓颖一起《倾听张靓颖》,展现真我本色,回归音乐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赵婉竹 《考试周刊》2013,(33):17-18
虽然莫言《透明的红萝卜》在数万字的中篇里,作为主人公的黑孩竟然未发一言,但眼睛是心灵之窗,读者仍然能够通过他的眼睛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文中共61处写到黑孩的眼睛,他有两只"又黑又亮的眼睛",这眼睛"清澈如水",这眼睛"水光潋滟"。他沉默拒绝成人世界的同时,向大自然敞开了心扉。黑孩在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中的眼神的不同折射出他不同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吴趼人以《恨海》、《劫余灰》、《情变》为代表的写情小说,集中大量笔墨刻画女性形象,对男性世界的刻画则相对比较薄弱。本文通过对吴趼人写情小说中男性世界的三种类别:一消失的男性世界、畸形的男性世界、正常的男性世界的具体分析,探讨小说中男性世界的塑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贯穿于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全篇的感情线索。在这篇优美的散文中,一方面表现出朱自清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朱自清在形势剧变与政治重压下,虽苦闷、彷徨,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高洁磊落的情怀。更主要的方面,抒写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不肯与之妥协的态度,以及理想破灭,追求刹那安宁的梦幻世界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路遥在他的一系列小说中都始终不变的表现了悲剧这一主题。平凡世界里的爱情,总是充满了现实困顿的磕磕绊绊。真诚的爱情,往往要经受人们潜意识中的悲剧宿命的磨难,最后幸存的爱情几乎成了一种理想。短暂的美好和永恒的苦难相比,甜显得那么奢侈,正如沈从文先生说的,美丽的总留下忧伤。此文想讨论的正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的悲剧爱情。  相似文献   

13.
一《红楼梦》是由两个世界构成的,一个是以贾家为中心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以太虚幻境为中心的非现实世界,这是作者曹雪芹创作出来的幻想世界。如果说《红楼梦》的现实世界是以曹雪芹的实际体验为创作基础的话,那么非现实世界则是以曹雪芹的理想为基础创作出来的。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同时存在两个世界,除了现实世界之外,非现实世界也是必要的。但是在一个故事中,象这样具有相反的要素,同时存在于两个世界并不是容易的事。正因为可能同时存在,这两个世界才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这也是让读者所必须了解的。在这里,曹雪芹利用的…  相似文献   

14.
在《恶之花》中的《酒魂》,诗人表达了他对酒的喜爱之情和对现实黑暗的鄙弃,然而我认为这首诗的深层意蕴是诗人以酒代诗表达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相似文献   

15.
守望理想     
李金和 《教师》2013,(18):1-1
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理想,讴歌理想——罗曼·罗兰说:"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屠格涅夫说:"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巴金说:"理想并不能被现实征服,希望的火花在黑暗的天空闪耀。"是的,理想是美好的,它圣洁而崇高,能唤起人的遐想,引领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离骚》是一部伟大的抒情长诗,也是一部"感伤的诗",屈原通过对黑暗现实的揭露以及"香草美人"意象群的方式为作品注入了浓浓的感伤意蕴。屈原的感伤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政治极度黑暗的客观现实和自身所具有的崇高理想与执着追求的精神。他感伤的使命或者说感伤的目的是追求美政的理想和完美的人性。  相似文献   

17.
"洞穴的比喻"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经典哲学寓言,包含了柏拉图理念论的所有重要内容。"洞穴的比喻"所表现的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不仅体现了其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两分倾向,而且也反映了其价值观的基本观点。他的这一思想奠定了西方哲学二元论的发展模式与道路,同时也确立了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8.
欧叶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小说《欧叶妮·葛朗台》的中心人物,在作者的诗意描绘和理想化处理下,她给人以纯洁天使般的印象,成为黑暗污浊的金钱社会中的一抹亮光。这表明,巴尔扎克不仅严格解剖、批判现实,也热切赞美希望和理想,他的现实主义艺术染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无疑,欧叶妮·葛朗台这一形象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理应得到充分阐释与关注。  相似文献   

19.
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以西方的想象视野为出发点,构筑了中国西藏的香格里拉这一神秘梦幻的乌托邦世界。但即使在理想世界的香格里拉也不可避免地充斥了世俗与丑恶。面对社会环境的诸多矛盾,小说人物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痛苦地徘徊,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成为了社会和时代的"多余人"。  相似文献   

20.
散文集《野草》是鲁迅先生对生命进行哲学思辩的结晶 ,其生命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命的矛盾意识 ,包括黑暗与光明、生和死、绝望与希望、理想与现实几对矛盾范畴 ;另一方面是生命的抗争意识 ,即生命在对外界的压迫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意识 ,这两种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