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学习应重视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并根据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语文学习成长的过程,加强教师、文本、学生个体这三者之间的互动。为了改变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习目标的统一性、评价方式的唯一性,近年来,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语文成长个案"做了些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蒲云祥 《教育》2014,(29):40
“上善课堂”的由来及模式双江小学因汇聚两江(长江、澎溪)精华而得名,注定与水有着不解的因缘。因此,学校以“水”为载体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并提出打造“先学后教、形散神聚”的“上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是“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多学少教,先学后教,自学为主”。也就是要以学的方式定教的方式,以学的内容定教的内容;以学的进度定教的进度。增强教的针对性,提高教的效率。“形散神聚”。“形”指形式或方法;“神”指内涵或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在和一个逃学归来的孩子谈心时,他无奈地告诉我:心里的话谁敢说,向谁说?我们的老师也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连老师的话都听不进去了!究其原因,师生"距离"疏远,导致师生关系僵化,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节点.  相似文献   

4.
马世美 《考试周刊》2011,(47):214-214
本文是对一例因肢体残疾而导致自卑的职中生进行辅导的案例报告,在充分了解造成该生自卑的原因后,作者用真诚、尊重及良好的沟通策略与该生产生情感交流,并采用一系列心理辅导技术,使其改变自卑的认知倾向,建立起自信,重拾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迅速成长中的小学生,每大一岁都当“刮目相看”,学校要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必须在纵向上是连贯整合的,横向上是适应该年龄段学生成长需要的。所以.系列性的学生工作,首先其教育主旨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年段学生的主要特点来研究各年段的教育分支,才会更加体现其“系列性”。我这里所论及的三至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及相应的工作系列,只是对自己三年采带着这批弦子避渐成长过程的一次纵向的归纳与总结,或许会对横向的系列研究,提供一些实战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帮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好孩子",我们于2006年开始试行"学生成长伙伴制"。首先,"学生成长伙伴制"反映的是一种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理念;同时,"学生成长伙伴制"也是一种有效  相似文献   

7.
高娟妮 《辅导员》2014,(8):63-63
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有体会:当一名班主任难,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更难。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我认为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关爱自己的学生。只有把这两方面工作都做得扎实具体了,才会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下面我就从这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作为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配套的评价方法——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已被我国中小学所广泛使用,文章就学生"成长记录袋"的适用范围、内容选择、实施方式和监督制约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语文是生长的,学生是语文的重要建构者,他们通过建构语文滋养自己的成长,也促进语文生长。让学生"在建构语文中和语文一起成长"作为语文教学本质追求,其价值是:生命成长的内在要求,语文发展的本质需求,教学改革的核心追求。其策略是:让学生在学课文中架构自己的语文;在赏佳作中润泽自己的语文;在做作文中实践自己的语文。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有其价值追求,不同的价值取向,实现不同的培养目标。基于“成长”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其核心是为“学”而教,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以学生“学”的起点为起点,以学生“学”的状态为状态,以学生“学”的进度为进度,以学生“学”的发展为发展,逐步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良好的语文素养,更好地润泽和促进生命的成长。其运作要旨是,  相似文献   

12.
胡祥友 《学语文》2004,(6):52-52
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乡村中学,我尝试用“活动”来引导学生乐学语文,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往简单处说,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常常埋怨学生:不善于倾听,不喜欢读书,说话不连贯,作文不通顺。其实,这些毛病在我们有些语文教师身上也能找到影子。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身上的这些毛病是从教师那儿“习得”的,是被教老师传染的。  相似文献   

14.
刘丽霞 《成才之路》2023,(10):49-52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融合,既给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机遇,又给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挑战,既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平台,又给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将教师专业成长与信息技术发展相融合,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语文教师成长存在的问题,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意义,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蒙怨”,是指学生蒙受委屈,心中怨恨没有及时得到疏解而形成不良的情绪。“蒙怨”现象一旦在学生尚未成熟的心理上留下阴影,就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学贵有疑"是我国传统的学习理论,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也有许多。这足以说明我国历来都十分重视质疑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而"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传统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在学生的心中,课本就是"真理",课本就是"权威",不敢向课本挑刺,不敢向权威挑战。这与新课程所强调的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背道而驰的。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鼓励学生敢于向课本说“不”!  相似文献   

17.
“成长树”伴随学生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成长树”评价,就是教师用书面的记录“亮化”学生的成绩,包括学生的行为习惯、课堂学习、课外表现、学习成果等。它要求教师时时用期待、动态、发展、积极、鼓励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上周,教育局在学校组织了原州区优质课评比,来自不同学校的十几名语文教师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正式比赛的前一天下午,祁老师抽到了五年级的课题并熟悉了学生,指导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鼓励学生在听课时踊跃大胆地举手发言。可是,第二天授课时,祁老师几次提问,不论提出的问题难还是容易,学生竞无一人主动举手回答,情急之下,教师只好让邻桌的同学相互讨论,课堂上还是鸦雀无声。整个课堂气氛寂静沉闷,授课教师的尴尬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一直高喊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对“智”的理解却很片面,特别是对语文之“智”更是茫然。什么是智?狗见肉包子,绝不绕弯,直线奔过去: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是智,在大众口语中叫“乖”。什么是“乖”?“智”教你这么做,“德”也允许这么做,便是真正的“乖”!有人多智少德,是“精”;  相似文献   

20.
甘淑兰 《今日教育》2007,(1S):45-45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