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高校中都处于—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开课,教学效果微乎其微;不开课,面对大学生如此不堪的语文水平又于心不忍.因此,老师们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和设想始终没有停止,本文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观念和大学语文的教学观念入手,针对学生学习和语文教学的现状作了相关分析,尝试用大语文观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提倡大学语文教学领域从笼统走向细化,从鉴赏转为实践练习,希望学生可以通过各类语文训练心手合一,改变传统语文学习观念,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大学教育则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语文是每个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的重要课程,是语言的基础,也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学生可以从语文中学习到语言文字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学习到更多人生道理,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格。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较大,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对学生的道德素养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作用,运用语文教学,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为人诟病,就是因为课程没有充分注意教学对象的性质和特点,把大学生与中学生等量齐观,把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等量齐观。因此,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就是这门课程的学习对象的性质与特点。“桂版语文”在教材中植入了大学教育、中国文化、广西元素、通识理念、语文技能五个元素,力图使大学语文名副其实,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作为普通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公共课,大学语文目前处于一种“学生不爱学,老师难教学”的尴尬状态.探索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新的语文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语文的兴趣已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应该充分明确大学语文的学科特点、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把大学语文课程建构成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完善学生人格道德、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文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学科.本文指出了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及目前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其次,探讨了现代在校大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现实情况,那就是对汉语文学的认识欠缺.提出了对大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新设想,并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采用表演法的必要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水平。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到:“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南开大学的陈洪、李瑞山等先生,把大学语文教学定位为“母语高等教育”。这样就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具有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大学语文课程,使学生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媒介,提高学生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是大学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必修课程,对于构建学生个体生命意义、丰富学生生命情感体验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生命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缺失,制约着大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培养.高校大学语文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灵活使用教学策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实现生命教育,使其回归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大学生整体素质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大学语文的教育和学生人文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语文的教育能对大学生人文素质进行培养和提高,在进行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将语文内容中的德育知识进行充分的挖掘,将大学语文的作用予以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语文是大学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审视当下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下误区:在课程目标和内容层面缺乏自觉的课程意识,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层面忽略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为适应社会生存发展最急需的基本语文素养缺乏应有的关注。该文从分析当前大学语文教材及教法入手,提出大学语文只有走出课程、教材和教学的误区,才能体现"独当其任的任"。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雯 《滁州学院学报》2012,14(1):114-115
当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由了由应用文写作替代大学语文课、大学语文变成中学语文的叠加、教学改革日趋边缘化、出现取消大学语文的呼声等问题。学校应从转变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教师的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活动,活用教学方法和改革完善考试制度等几方面进行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以期达成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面对大学语文的存废之争,文章指出,大学语文应该摆脱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崭新的教育理念致力于确立科学的课程目标,选取立足于语文文学性、人文性和当代大学生视角的优秀教材,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从而形成大学语文特色教学,增强课程魅力,为大学生实现思想和文化的超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能提升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前瞻性、针对性与有效性,实现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多元融合发展。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内容对大学生的教育成长与未来就业有着深远影响,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重要的教育指引。探究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教学改革的内在依托,并探索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如筛选有效内容、创新趣味化教学、优化课程教学实践机制等,从而拓展大学语文育人的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创造性思维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树立创新意识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是高校面向 2 1世纪教学活动的重点 ,应该贯穿于各门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大学语文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基础课程 ,同样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一、大学语文教学适合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条件分析语文是语言的艺术 ,也是思想的艺术 ,语言文字是基础 ,是手段 ,深邃的思想见解是关键、是目的 ,要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提高大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思想的深刻、思维空间的宽广 ,创新意识的增强既是语文教学的要求 ,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要求。语文教学内容和创造性思…  相似文献   

14.
依据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要求,教师可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涵养大学生精神。文章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应挖掘和开发教材资源,改善教师观念,还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多元变换教学方法。此外,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学无止境,适度拓展也至关重要。大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借鉴文中方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大学语文教学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素质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责无旁贷.课程的定位必须突出高校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我们应该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建立起与"大学语文"和谐配套的多样性人文课程和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6.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大学语文课程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语文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化自信对大学语文教学发展提升的必要性,讨论了新时期文化自信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证了文化自信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效果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校大学语文教学陷入低谷已是不争的现实。要使大学语文走出困境,就必须从体制上改善大学语文教学环境,改变传统观念,完备教学硬件,激发教学主客体对该课程教与学的热情,使大学语文真正担负起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美化大学校园文化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语文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语文应用能力的公共课。本文在对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语文新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路:准确定位,重新认识课程性质;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行多样化的考试与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前 ,我国理工类大专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由于不少院校的领导认识上存在误区 ,以致此门课程至今在不少高校尚未明确定为公共课 ,开与不开很随意 ,课时无规定 ,师资无保障 ,最终导致有半数左右的理工类的高校此门课程尚未开设或开设不全。理工类高校开设《大学语文》十分必要 ,理由分别是 :语文乃百科之母 ;《大学语文》的开设有助于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 ;理工类的学生尤其应加强语文学习。加强理工类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 ,领导必须端正认识 ;所有相关人员要达成正确的共识 ;课程设置必须到位。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形势是进步的,但是在语文教育上却面临着众多困境,主要表现为语文教育被边缘化、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和内容不利于教学活动开展、应试教育和语文无用观念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等。笔者通过现有的研究资料和自己在这一方面的教学经验认为:要想解决上述困境,应该提高语文在大学生教学中的地位,积极推动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转变语文学习的方式及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