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说,夏日读书滋味长.夏天炎炎,酷暑难耐.可因为读书,夏天也有了诗情画意.用书香消夏,能让人回到自然,能让枯燥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夏天读书,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夏天万物繁盛,而阅读的灵感,也像夏天的雨一样说来就来.在树下,在时时飘来的风中,一卷在手,与古今的智者对话,读到精彩处是“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的舒适.读圣贤之书,能涵养身心体会大道;读君子之书,能知察天地通晓人情.  相似文献   

2.
正教师经常会被人称为"读书人",言下之意有二:一是教师是接受学校教育时间相对较长的一批人,其次就是教师是在平时生活中读书较多的一群人。读书能让你浮躁的心灵宁静许多,也能让你面对一些教育现象理性思考;读书能使你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能让你贫乏的头脑充实许多,也能让你面对动态的课堂自信许多。  相似文献   

3.
牟凌霞 《考试周刊》2014,(91):37-37
<正>"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使人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立身处事的方式、信念。它能涵养人性,净化心灵,让学生体会到读书是件快乐的事情,掌握简单、易行、有效的读书方法是老师的职责。教育能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在阅读的路途上"扶"他们一把,让他们体会到克服困难的快乐,让读书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一、动笔读书,个性阅读古代文人讲究"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墨是指在书上作批注和做读书笔记。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用特定的符号在文本  相似文献   

4.
正伴随着一个个奖项的颁发,浦江一中以"会读书、能读书、爱读书"为主题的读书节圆满闭幕。本届读书节历时近一个月。各年级组的活动精彩纷呈:六年级的诗歌吟诵创作活动让同学们领略了诗词歌赋的韵味,七年级的"成长小故事大擂台"展现了少年的自信与乐观,八年级的英语课本剧创作让大家感受到经典英语故事的魅力,九年级古诗文默写大赛也让初三的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品味到一丝乐趣……多彩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也成为大家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  相似文献   

5.
正"今天存储知识,明天提取智慧,读书成就梦想"。这是太原市后小河小学每位少先队员的2014年的新年梦想。为推进全民阅读,尤其是在少先队员中倡导阅读风尚,学校在2014年新年隆重推出"我的一本课外书"达人秀活动。此次活动是少先队开展的一项梦想助推活动,让人人爱上阅读,让读书长知识,让读书增智慧,让读书促养成,让读书树理想,让读书育人格,让读书成就梦想,让阅读成为少先队员精神意义上的存储;此活动也是少先队员进行的一次书香校园建设的普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酷热的夏天,让人稍一活动就会"挥汗如雨",令许多人觉得此时减肥真是"事半功倍"。老人说:夏天好,出汗多了能排毒;孩子们说:夏天好,泳池里玩一下午都不累;女士说:夏天好,不怎么动弹就能减肥……于是,入伏之前",运动员"们也纷纷出动了。  相似文献   

7.
<正>上世纪60年代读中学,学校组织"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有些话耸人听闻,如"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时时提及。把"读书"和"死"联系在一起,让我们这些少年感到"读书"的恐惧。可是,在那些年,学科教学受极左思潮影响,可读的书已经不多。"文革"尚未开始,学校里已经找不到一本《论语》,"封、资、修"文艺已在逐步清除,学生即使想尝试读那些能"致死"的书,也未必能找到。我们  相似文献   

8.
读书随谈     
正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同时这一天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逝世纪念日。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  相似文献   

9.
读书润秋     
<正>秋天来了,古人说:"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菊灿疏离情寂寞,枫红曲岸事仿徨。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读书润秋,能从繁忙的生活走出来,用文字静静记录心灵的呼唤。秋天读书,是一种沉静的优雅。树叶渐渐变黄,夏天渐渐远离。秋天的清晨是最美的,金色  相似文献   

10.
<正>日理万机的总理都能"抽出时间读书",您呢?每天只要一有闲暇时间,泡上一杯清茶端坐在书桌前,看看书、浏览报刊了解时事新闻,把自己感兴趣的刊物或报纸剪辑进行整理收集,一边阅读一边做好读书笔记,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了。前不久,阅读到了一篇关于《总理都能"抽出时间读书",您呢?》的报道,让我对读书又产生了一些简单的思考。报道称,李克强总理在瑞士参观访问时,一位瑞士大学生问李克强:"你作为中国总理是否还有时间读书?"李克强笑着回答:"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是的,读书能医愚,读  相似文献   

11.
(标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书非借不能读”的古语)读书不分四时。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相似文献   

12.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一、兴趣的激发为课外阅读创造不竭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读书。为在学生中形成读书热潮,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体验读书的  相似文献   

13.
<正>当下,很多学校都在以创建"书香校园",开展"读书节"活动等形式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不乏"创建成功"、节目结束便将读书活动置之一旁,学生的读书活动也随之戛然而止的情况发生,使得学生读书活动沦为一种功利活动和形式主义。那么如何让读书活动在学生中长期地开展下去,让学生长久地保持良好的读书热情,从而真正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呢?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此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将每节语文课前的五分钟时间单独劈开构建"阅读微课堂"作为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14.
<正>课外阅读有一种魔力,它能促进阅读者智力才能的发展,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育得更好,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促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一、培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主动地读书,首先必须培养他们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可在课堂上向学生反复强调阅读之于人生的重要性,也可用生动的事例加以说明,如西汉匡衡勤学苦读,"凿壁偷光",最终成为大学问家;战国苏秦发愤读书,深夜时用铁锥刺大腿来提  相似文献   

15.
教师经常会被人称为"读书人",言下之意有二:一是教师是接受学校教育时间相对较长的一批人,其次就是教师是在平时生活中读书较多的一群人。读书能让你浮躁的心灵宁静许多,也能让你面对一些教育现象理性思考;读书能使你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能让你贫乏的头脑充实许多,也能让你面对动态的课堂自信许多。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就要求我们让学生在记忆的最佳时期多读一些美文佳句。若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正>用读书夯实文化底蕴,用读书铸造完美人格,用读书提升生命的境界。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大量阅读,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沉浸童年。一、开展多样活动,激发读书热情(1)挑战行动。班级宣传读书典型,表扬鼓励一批优秀读书小队、先进个人,颁授"读书郎"等荣誉称号,并授以物质奖励(书籍等)。班级读书会要发动向先进学习的号召,鼓励人人确定自己的读书目标、超越对象,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相似文献   

18.
<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这些话都强调了"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学更加离不开有效的朗读,这往往比唱一首美妙的歌曲,跳一段婀娜的舞蹈来得更加美轮美奂,它能给课堂增添光彩,让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所以我在每节语文课前,选择大声朗读这一环节来奏响课堂。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几年,我校开展了"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活动,我认为这是一项"师生共受益师生同成长"的好举措,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只有飘满书香气的校园才算是一处上进的、真正的学校。读一本好书,不仅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更可以开阔视野,让人变得聪明睿智。年少读书,志在千里,而中年读书则别有一番情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是充斥着思想的河流。"作为用  相似文献   

20.
正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书读得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得心应手。其实,读书还能拓展视野,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读书的好处不胜枚举,但如果你只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地读书,读完后没有任何印象,那书就白读了。所以每读完一本书,我们都要写下自己读书后的感悟,才能让每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