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是让学生乐意接受教学并很好地学习。我在教学实践中讲求学生乐学小语的做法,归纳起来有八种:  相似文献   

2.
3.
语是一门人学科,肩负培养学生热爱祖语言字,提高道德修养、思维品质和化,培养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的重任。然而据“减负”调查,语学科最不受学生欢迎。语课怎样改变它的形象?笔认为,必须让语教学充满情趣,具有吸引学生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对于现代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既要汲取传统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还需要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将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将微信功能应用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介质。围绕小学语文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性地利用微信,在学生兴趣使然之下,真正实现学生通过微信的助力来不断提高各种语文学习能力,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目的,促使其能够全面而综合地发展与成长。  相似文献   

5.
吕丽萍 《考试周刊》2014,(12):51-52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人们逐渐认识到学校学习不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终身学习的起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本文从教学模式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打好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收获知识与技能,而低年级的教学就是打基础的过程。因此,保证低年级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主要阐述了进行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7.
“再创造”是把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活动过程来进行,自始至终让学生有自由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处于积极创造的状态,有进行创造的欲望。如何让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再创造的过程呢?在此结合《洞庭湖》的教学感受,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一、原型启发,全体参与,诱发再创造原型启发是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型启发是创造、发明的主要思维方法。本课教学中,我利用画图作为原型范例来诱导学生的再创造思维。在一段激趣导入以后,我出示了画图“望洞庭”,让学生先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并给这幅图起个名字,然后分小组交流,再从…  相似文献   

8.
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是教学的一个目标。教学-有效性是系统的有效性,创设情境、问题设计、教学板块、活动组织和评价练习等,都达到有效性,才能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因此,提高教学有效性,就必须提高教学流程每一个环节的有效性,才能构建精彩的、流畅的、有效的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从注重课外阅读的新视角,对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进行了全面探讨,从而帮助小学生学会如何沿着阅读这个"阶梯",多渠道地去获取语文信息,以此拓展语文知识领域,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11.
沈丹 《湖北教育》2004,(5):44-44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必须把情感贯穿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以情促教,以情优教,进而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主要是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思维交流能力,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现代课堂教学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更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展示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此,要改进预习,放手课堂教学,要扩展课后活动,为学生提供能力展示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17.
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展示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此,要改进预习,放手课堂教学,要扩展课后活动,为学生提供能力展示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反思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帮助学生爱上语文,使他们愿学语文,乐学语文,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最有效的途径。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帮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呢?  相似文献   

19.
反思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帮助学生爱上语文,使他们愿学语文,乐学语文,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最有效的途径。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帮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呢?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们对客体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映。现代社会中 ,良好的情感 ,不仅能促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 ,更能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 ,使人有尊严地生活。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在现实的教学中 ,“惟教惟书”的现象比比皆是 ,只把学生作为容器来灌输 ,对学生的发展缺乏全面的认识与重视。笔者尝试凭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引领学生感知体悟 ,激励学生表情达意 ,达到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移情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一、发掘情感源流———“蓄情”有效阅读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激发起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