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我国接连遭受了雨雪冰冻、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及雅安地震等自然灾害。一序列自然灾害的发展绷紧了全国人民的神经,也受到了全球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汶川8级大地震,是一起典型的属于自然灾害性质的突发事件.对于媒体来讲,突发事件因具备广泛关注度,且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经常会成为重点报道的题材.  相似文献   

3.
《记者摇篮》2008,(12):13-14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在迎战这场严重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充分展示了自己同心共济、共闯难关的坚韧民族性格。在报道此次惊心动魄的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身份,首先是抗击这次严重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4.
震断产业链     
大地震的种种影响不会停留在日本国内,也会辐射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将造成全球产业链严重断裂。史上最强大地震在日本发生。经济学家断言,这将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自然灾害,它不仅仅是对日本,对太平洋两岸以及全球经济的影响都会很快显现。  相似文献   

5.
近60年来,中国发生了3次死亡人数在万人以上的大地震,除了今年的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8.0级大地震之外,另外两场大地震都发生在30多年前的上世纪70年代,重读中国30多年前两场大地震的新闻,不能不让人生出许多感慨.  相似文献   

6.
一、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极端气象风雨雷电等引发的灾害事件;异常地质变化引发泥石流、滑坡、地震、海啸等事件。这类事件发生的特点是人力所不可抗拒。例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二、社会类突发事件各类交通事故、矿山事故、建筑事故、火灾事故、刑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档案》2010,(4):9-9
地震灾害作为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是威胁档案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汶川大地震对档案安全所造成的损害情况出发,就如何预防和减少地震灾害给档案带来的破坏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中国立法史上第一部保障公民知情权、建设“透明政府”的专门法规.标志着我国各级政府将迈向一个信息公开的时代。汶川大地震是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后.国家发生的第一件重大公共灾难事件。此时,政府信息公开也面临着大考。本文通过对“汶川大地震”中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传播情况的研究.探讨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在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危机事件应对中的作用以及需要改善和握高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们是中国人 灾难给人带来痛苦,也可能给人们带来想不到的东西. 最近四川汶川大地震,人民死伤,房屋倒坍,儿童呼号,河水倒流,一场历史少见的灾难降临在中国大地上.人民解放军紧急出动,打一场对自然灾害的战争,全国人民的捐助活动如潮水般涌起,表现了中国人固有的"相濡以沫"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四川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特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各方面的工作都是严峻的考验,对新闻媒体来说同样是严峻考验。震灾发生以后,从第一时间始,由媒体不间断地滚动报道灾情,不仅是对公民知情权的应有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不断遭遇新的自然灾害的时代,广播媒介如何开发自身巨大的社会功能潜能,将自身不可替代的媒介优势开发至最大化?日本"3·11"大地震中的广播媒介的表现和"不可替代"的社会效果为我们提出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从2008年南方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到2009年西南大地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再到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各地洪灾,几年间,特大自然灾害频发。同时,国内自然灾害新闻报道也日趋成熟,电视新闻报道中记者现场出镜报道在大幅增加。那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自然灾害的现场报道?笔者认为,在自然灾害报道中,出镜记者把握好了“入”与“出”,就可以把报道做得既有“生气”又有“高度”。  相似文献   

13.
汤国基 《青年记者》2008,(12):17-18
近60年来,中国发生了3次死亡人数在万人以上的大地震,除了今年的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8.0级大地震之外,另外两场大地震都发生在30多年前的上世纪70年代,重读中国30多年前两场大地震的新闻,不能不让人生出许多感慨。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活动中,全国各类新闻媒体都做了大量的专题报道。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在遭遇特大自然灾害以后,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宏大场面,很多境外媒体也纷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界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分歧,观点争论貌似激烈.但多数情况下都是"茶杯里的风波" 汶川大地震是中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伴随着如火如荼的抗震救灾活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条化的宣传口号,被充满人性的话语所替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画面,不断地催人泪下,也催人奋进.当共和国的总理站在废墟上,召开新闻记者招待会的时候,所有的繁文缛节,所有的陈词滥调,都失去了存在的机会和可能.  相似文献   

16.
《全国新书目》2008,(11):8-8
本书分为:规避自然灾害和与人为事故两篇。内容包括地震: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地震肆虐人类家园;如何衡量地震的大小;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地震为何多发生在夜间;气象异常与地震有关吗;植物怎样预测地震;动物能预报地震吗等。本刊摘发其中关于避震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地震是当今世界上人们面临的最大自然灾害之一。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破坏性地震近千次,其中震级达7级或7级以上的大地震约十几次,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财产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以及引发的海啸成为日本二战后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员数以万计. 地震灾害突发时的信息备受关注,而海啸警报的播报更是人命关天,分秒必争.广播电视以实时的迅速播报、覆盖广泛、简洁明了、诉求性强等特点在地震灾害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便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今天,广播电视的作用也都难以替代.  相似文献   

19.
四川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的精神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勇敢地正视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迅速抵达灾害发生的现场,准确描述灾害的真实情态,及时跟踪灾害的变化过程,全力沟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联系,鼓舞人民抵御灾害的信心和勇气,提供抗灾抢险的实用方法,努力降低灾害引起的社会震荡,这是四川汶川大地震  相似文献   

20.
是非 《北京档案》2002,(4):10-11
以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高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风险.人们在享受网络所拥有的快速便捷和高度信息共享之时,也对网络安全的漏洞防不胜防.用户失误、服务攻击、非法访问、盗取信息、商业间谍、病毒破坏、黑客行为……都使得各色各样的社会信息每时每刻身处险地,"天有不测风云"不再是危言耸听.而令人心悸的莫过于瞬间发生的自然灾害和人为制造的灾难.例如世界各地的大地震和美国"9·11"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